數學是思維的科學。數學思想方法孕育于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是“數學素養”的要素,是從知識到能力的橋梁;“過程”是“思想”的載體,是領悟概念本質的途徑,是思維訓練的通道,是培養數學能力的土壤。因此,數學教學要特別關注兩個過程:一是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二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可以這么說,沒有過程等于沒有思想。沒有過程的教學把“思維的體操”降格為“刺激—反應”訓練,是教育功利化在數學教學中的集中表現。沒有思想就難以理解概念的實質,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的紐帶,概念間的關系就無法認識,其聯系也難以建立。這就導致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缺乏整體性,其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和穩定性等“功能指標”都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