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啟動“希望教師”冠泰基金項目
本刊訊 3月20日,“希望教師”冠泰基金項目啟動儀式在廣西師范大學舉行,首批90名志愿者接受培訓后將赴桂林30所希望小學支教。據悉,該項目在桂林試點后,將逐步推向全區,為鄉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和促進貧困地區教育公平探索新的資助模式。
“希望教師”冠泰基金是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兩家聯合下設的專項基金,由桂林冠泰全資資助,首期啟動資金為50萬元。“通過民間出資。愛心企業和個人參與的形式推動愛心事業的深入開展。”該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啟動后將通過培訓,提高希望小學本土的師資力量;招募優秀大學生到希望小學實習和支教,充實希望小學緊缺專業的師資力量;在全球招募志愿者到希望小學傳播知識、開啟智慧之門。
首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立體化實驗區在邕啟動
本刊訊 全區首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校、家庭、社區、網絡”立體化實驗區于3月12日在南寧市西鄉塘區啟動建設。
據了解,立體化實驗區充分挖掘和發揮城區學校資源、家庭資源、社區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勢,形成多部門協同、協作、融合的育人合力,開展實施學校、家庭、社區和網絡的育人工程。立體化實驗區的建設從2010年至2011年,分兩期建設,第一期是城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整體化建設期,第二期是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整體化建設期。今年西鄉塘區將有30所中小學、10個社區、10個網吧、3000個家庭成為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立體化實驗區建設的實驗學校、實驗社區、實驗網吧和實驗家庭,立體化實驗區試點成功后將在全區推廣。
我區開展義務教育常規管理評估驗收活動
本刊訊 3月12日,從教育系統挑選出的200名評估專家在南寧接受培訓,熟悉“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的評分標準。從今年3月開始,他們將分期分批對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達標工作進行評估驗收。這意味著解決了孩子“有學上”問題后,廣西正進一步探索如何讓孩子“上好學”。南寧、柳州、桂林等主要城市城區的評估驗收重點是城鄉結合部的中小學校和薄弱學校。對不能達標的學校,要向全區通報學校及其校長名單,不達標學校達50%以上的,要向全區通報該縣(市、區)教育局及局長名單。
2007年我區實現“兩基”目標后,基本解決了孩子“上學難”的問題,但我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67萬所、農村教學點1.07萬個,在校生656.74萬人,其中2/3在農村,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廣大農村地區學校的管理水平、教育質量與城市差距較大。為此,2009年6月,廣西正式啟動跨越兩年的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年活動。同年7月,自治區教育廳先后組織培訓了全區鄉鎮中心學校校長近1300名,全區市縣教育局局長200多名,使參加培訓的校長、局長明確了開展常規管理年活動的要求。
我區將免除庫區移民子女和國貧縣高中生學費
本刊訊 自治區人民政府日前決定,從2010年春季學期起,對就讀普通高中的庫區移民子女和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讀的普通高中學生實施免除學費。此項惠民政策是自治區人民政府201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將減輕學生負擔約1.2億元。
從今年春季學期起,享受全免學費政策的高中學生范圍是:就讀公辦普通高中(含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下同)的庫區移民子女、在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讀公辦普通高中的學生。免除學費標準按各市、縣政府及其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學費標準確定。對在市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的民辦普通高中就讀的庫區移民子女,以及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讀民辦普通高中的學生,按照當地免除學費標準享受補助。各地免除學費后,由自治區財政按以下標準對學校給予補助:(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每生每學期540元,非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360元。(二)其他市、縣(區):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每生每學期590元,非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395元。
為落實好這項免學費政策,自治區物價局、財政廳、教育廳聯合要求,各縣教育行政部門、各普通高中要及時將免除學費政策傳達給學生,并組織庫區移民子女及時申請。
(責編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