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班級建設的指導者,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引導者,是學校溝通家長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廣大農村初中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夠,學習習慣較差,這就決定了農村初中班主任應進一步提升班主任素質。
一、尊重個體差異,關愛學生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的基礎和有利手段。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多幾種尺度,多量出一些好學生。善于激發和弘揚學生的個性,多給學生幾次成功的機會。具體來說,班主任不僅要看到學生的過去,還要熟知學生的現在,更要把握他的未來;不僅要看到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看到他德、體、美、勞等其他方面的情況;對差生,不能只看到他們的缺點,還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們不斷進步;對優生,不能只看到他們的優點,還要善于發現他們的缺點,并引導其克服缺點。只有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才能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和影響學生,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如筆者在新接任一個班級時,在一次班會上要求學生們說說自己的長處,開始,幾位后進學生都不好意思,后經老師多次勸導,大都找到了自己的長處。但有一位女生依然艱難地說:“老師,我的確沒什么長處。”這時,我便開導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找不到不行!”結果到第二天這個女生便不好意思地告訴我:“我心腸好,愛干活。”聽到這話,我馬上給予肯定:“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愛助人為樂。到哪里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愛干活更是一大優點,只要勤懇。你就一定會干出好成績,學習也是如此,只要你肯學,就一定會學好的。”經我這么一開導,這位女學生高興極了。以后她更是發揮心地善良、樂于幫助人的品質,班級勞動時,她爭先恐后,一個人干好幾個人的活,學習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變得比以前好學多了。因此,班主任必須學會賞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賞識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
二、良好的心理素質
管理好班級,班主任是關鍵。班主任要發揮好自身的作用,必須具備良好過硬的心理素質。班主任要善于在各種情況下自我調節,因人、因事、因時靈活轉變心態,控制情緒,沉著應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發現,班主任經常會因為學生不好好學習,不遵守紀律而苦惱。有些老師在面對學生犯錯的時候,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要么破口大罵,要么拍桌子怒斥學生,這樣的教育方式勢必會造成師生之間的矛盾,影響教育效果,因此,在工作中班主任必須鍛煉和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班主任要有豁達寬廣的心胸。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以人為工作對象。而做人工作的第一條,就是要有一顆熱忱待人的心。班主任若心胸開闊、朝氣蓬勃,就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清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在廣闊的情感背景上與學生產生共鳴。相反,如果班主任悲觀抑郁、心胸狹窄,那么他就很難與學生溝通并友好相處,就不能有效地影響和教育學生,而且他本人的內心也會非常痛苦。
班主任要有誠實正直的性格。魯迅先生曾經指出: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個“誠”字。班主任誠實正直的性格特征是以高尚的師德為基礎的。這一性格品質表現為,班主任在遇到各種教育問題時,能從客觀實際出發,體現公正的態度,不摻雜個人的好惡,不濫用自己情緒,這是每一位班主任應具有的心理品質。
再次,班主任要有寬容忍耐的度量。“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話對于班主任正確處理“突發事件”很有借鑒價值。初中生由于年齡和閱歷有限,他們情緒不穩定,看問題比較片面,完善的品格尚未形成,往往言行“出格”,但這時班主任就不能跟著“出格”,而應該居高臨下地給予寬容和諒解,然后再規勸教育引導,千萬不可斤斤計較。當然,這種寬容并不是沒有分寸的。比較科學的分寸應是:既要向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既不能無原則地遷就,又不能板起面孔來訓人,即既要寬松又要嚴格,很好地將兩者和諧地統一起來。
三、加強安全責任意識
教育要以人為本,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如果一個學校出了安全責任事故,那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將付諸東流。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定的預見性,要把學生之間的安全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走進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如通過開展經常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重點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保護個體生命安全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知識和法律法規,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使學生逐步樹立安全意識。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一定要讓學生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學生的傷害,保障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四、加強學生青春期性教育責任意識
長期以來,對于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性”一直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件事。現在,要把這件事拿到課堂上,在大庭廣眾之下講授相關的知識,對于許多教師而言,確實是一個大的挑戰。面對學生的早戀和性教育,現在真的是無法回避了,社會的開放性,媒體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有中學生本身的好奇和學業的壓力,一些學生承認,和異性交往是他們緩解壓力的方法之一,但是又控制不了這個度。如:我校一位男生和別校一位女生平時關系比較密切,班主任認為他們是戀愛關系,把他們叫去“訓斥”了一番。沒想到兩個孩子因為害怕老師向父母告狀,干脆離家出走了。于是在學校和家庭中攪起軒然大波。因此,對學生早戀的教育一定要慎重,單純的說教作用很小,必需讓學生能真正認識到其中的利弊,對這份感情進行正確的認識和梳理。只要他們從主觀上認同一種客觀的理智的概念,才能發揮作用。因此,班主任每學期必需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性教育。
五、確立關注學生生命和諧發展的理念
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目前在廣大農村,初中班主任或多或少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加上現在對教師、學生的評價體系沒有完善,也沒有更新,促使班主任過多地在意考試分數,追求名次和升學率。什么能力發展、品質培養、情感熏陶、價值觀引導不少都是停留在口頭上、計劃中,更別說走出校門,參與社會實踐了。因此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社會閱歷低,缺乏自理和交際能力的現象。這樣的管理是粗線條的、單一的,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不利的,必須加以改變。現在班主任必須要樹立關注學生生命和諧發展的理念,關心學生的學習、生理、心理,做到既要教書更要育人,引導學生向合格+特長的方向發展。班主任的角色應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菜單,讓學生自由選擇努力目標,自主選擇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式及期限,發展學生個性,讓個性由依附走向獨立,由內斂走向凸顯,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意志、態度和價值觀各方面都得到發展。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是有責任感的,也是能持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