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游戲之外,還有一個異常豐富的手機應用程序世界,它正在創造財富,改變商業規則。
人們很容易對瘋狂的手機應用程序網站表示不屑。他們下載到手機或個人電腦里的小軟件看上去多是愚蠢的游戲和無聊的幻想。但是越過蕪雜的應用軟件,你會看到一些重要的東西正在形成:一個方興未艾的小應用程序經濟正在為企業家創造財富,并改變著商業的運行模式。
App Store與應用程序商城
小應用程序行業發展速度驚人。僅僅兩年前,這一領域還幾乎一片空白。蘋果的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這個歐美最流行的手機程序終端,于2008年夏天發布。現在市面上有超過12家類似的在線軟件商城,用戶可以在其中找到至少10萬個應用程序。
我國國內的應用程序業也正在興起,在成功引進了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之后,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魯東亮向媒體表示:“中國聯通正在上海建設手機軟件商店,剛剛進行了測試。”
魯東亮介紹說,聯通手機軟件商店將包括音樂類、GSP類、商務類、視頻類等應用,目前還在進行測試,推出后將與蘋果的App商店很像。而早在iPhone正式進軍中國之前。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就已經推出了針對其他品牌手機的軟件商城。
一些涉足應用程序的創業公司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就發展壯大,盈利頗豐。成立兩年的Zynga,靠制作熱門游戲軟件起家,現在已經盈利超過1億美元。而谷歌直到第三個年頭才開始掙錢,而且利潤少得多。
在數千新開發的應用程序中,有一些是正兒八經的商業工具。Salesforce.com的程序使管理者能夠使用iPhone或黑莓手機(BlackBerry)處理客戶關系。甲骨文(Oracle)的程序可以讓經理檢查庫存或一覽業務部門業績。以往人們在辦公桌前處理工作,逐漸地就能帶著移動設備在哪兒都能處理。
應用程序將決定技術領域的下一個大贏家。蘋果iPhon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比起對手而言,它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軟件選擇。RIM公司(Research InMotion),商用黑莓手機的制造商,一直努力追趕蘋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曾經的巨頭如諾基亞和微軟也在奮力爭取用戶,不由使人懷疑其發展前景。
在早期,沒人確切知道應用程序經濟的規模能有多大。公司通過出售應用程序,在程序里放置廣告,或者出售使用程序的電子產品而獲利。綜合起來,分析人士預計,現在這一領域的市場規模至少有10億美元,2012年將達到40億。這對一個新興的商業領域來說很不錯。
的確,很多收益來自于無聊的游戲。美國蘋果App商店中一個最熱門的游戲叫“饒舌歌手”。網迷可以下載游戲到他們的iPhone里,模仿饒舌歌手像機器人一樣的說話聲音。不過現在應該留心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里的機遇。售價2.99美元的“饒舌歌手”2009年已經為它的制作公司Smule帶來了300萬美元的收益。“應用程序已經變為主流。格局變了。”Smule的主管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說。
農場游戲等社交游戲大獲成功
去年年初,創業公司Zynga的創始人馬克·皮克斯(Mark Pincus),與員工聚集在舊金山的辦公室里,商議新產品計劃。Zynga開發的游戲程序可以在社交網絡如臉譜(Facebook)或手機上玩。皮克斯想要開發一個高級一點的撲克游戲。一位員工提議農場游戲,玩家可以種電子玉米,然后賣掉掙虛擬錢幣。皮克斯很喜歡這個主意,為其開發大開綠燈。首發四個月后,農場游戲變成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應用軟件之一。到2009年年中,美國已經有6000萬人在玩。“它遍地開花。”皮克斯說。
這就是快速成長的應用程序經濟的商業特色。成功和金錢可以一夜之間獲得。Zynga不收取下載農場游戲的費用,但它賣電子玉米,牛和農場。玉米種子平均10美分,牛每頭20美分。所有這些電子商品累積起來數目可觀。Zynga公司去年上億美元的年收入就來自農場游戲和其它20個小游戲軟件。
這只是開始。過去兩年,美國公司在這些社交網站游戲上的收入已經攀升至7.2億美元,分析人士預測到2012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20億。而根據艾瑞核算統計,2008年中國休閑類社交網絡市場規模為1.9億元,較2007年的1.2億元增長64.0%。而2009年更是達到3.7億元,并可能在2012年達到16.1億元。投資銀行ThinkEquity的分析師阿圖·巴哥(Atul Bagga)說:“這些公司非常成功,它們讓消費者自己決定愿意花多少錢去買某個游戲或應用軟件。”
Zynga公司的風格很像早年的谷歌。那里有按摩師為員工按摩,有廚師為員工提供一日兩餐,這樣他們就不必浪費時間外出找飯吃。像谷歌的創始人那樣,它每周舉辦小型派對。皮克斯努力營造輕松的氣氛,即使在公司已經擁有468位員工的時候。每周的撲克比賽冠軍可以免費開一天蘭博基尼跑車。皮克斯稱這種氣氛為“聚居工作”。
Zynga的辦公地點位于舊金山附近的工業園區。去年10月的一天,43歲的皮克斯穿著牛仔褲和牛津布襯衫,在一個白板上畫了三個交叉的圓圈,說網絡的下一個巨大機遇就在三股趨勢的交叉點上——應用程序、網絡服務和消費者的小額網絡支付。皮克斯不認為應用程序是個產品,而是消費者花點小錢通過社交網絡或iPhone獲得的一項持續的服務。他說: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玩游戲的人可以一直玩下去,并給他們這樣做的理由。”
這樣的戰略充分體現在農場游戲工作室里,那兒有一個30人的團隊打理公司最大的業務。這個游戲是電子世界的一個奇跡:玩家獲得一塊他們認為合適的虛擬土地來耕種。他們種玉米掙到錢,然后用這些錢買更多的種子、牲口和拖拉機之類的農具。因為所有的玩家都登錄社交網絡,他們可以和朋友或其他人一起合作或競爭。目前玩農場游戲的人大約是美國現有農民數量的20倍。
對這樣的超級游戲來說,工作永遠沒完。在工作室里有一張墻壁大小的圖表,上面列著下一次改進游戲時需要考慮的事項,它們來自員工的點子和消費者的要求。負責農場游戲的馬克-斯凱哥斯(Mark Skaggs)說,對消費者的反饋迅速作出回應,這種能力使他們有別于以往的模式。斯凱哥斯曾在全球領先的電子游戲公司電子藝界(Electronic Arts)這樣的大公司工作過,他評論道;“在那兒你有一個設計,兩年之后才能知道是否可行。這兒,你今天設計,明天就能用在游戲里。”
隨著游戲不斷發展,Zynga變成了一個超大的創意實驗室。運營主管維什·馬可賈尼(Vish Makhijani)說:“用戶的每一次點擊都被記錄下來。”這意味著Zynga可以很快發現細微調整對留住玩家或增加收入的影響——比如改變農場游戲里白菜地的面積或者黑手黨游戲里新槍的價格。最近的一個成功案例:電子甘薯種子每袋5美元,復制不花任何錢,三天就為公司帶來超過40萬美元收入。
這么好的機遇當然帶來激烈的競爭。游戲的制造者通過各種技術平臺爭取用戶。最大的目標是臉譜(Facebook),它有超過3億會員,還有蘋果的應用程序商店,有超過5000萬iPhone和iPod用戶。 快速增長,激烈競爭,這不禁使人拿當前的局面和網絡先驅亞馬遜以及eBay初創的歲月做對比。然而,一個顯著的不同是,應用程序領域幾乎沒有任何準入門檻,這意味著任何一家公司都難以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現在,有數千小公司開發應用程序,但分文不掙。
因為員工分別在獨立的庫房式辦公室里工作,Zynga的運行看上去更像是11個獨立的小公司粘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個大公司。這反映了公司的運作:工作室的頭兒設定目標,然后實現,不管用什么方式。成功者獎勵現金和股票分紅,并允許使用額外的資源,如雇用新員工。最近一個名為“咖啡世界”的新游戲創造了公司記錄,頭兩周就有1600萬用戶。對游戲負責人羅伊·塞格(Roy Sehgal)的獎勵除了可以擴招一群員工外,還有他已經申請了數周之久的真皮沙發。
皮克斯管這種管理風格叫“真正的精英式”,說它有一部分是模仿亞馬遜(Amazon)的模式。上至經理下至普通員工都適用。在撲克游戲團隊的頭三個月,辛恩(Harsimran Singh)連升三級,因為他幫助公司壽命最長的游戲“德州撲克”重獲增長。進人Zynga一年之后,這位25歲的年輕人開始領導整個撲克團隊,手下有45位員工。
最近董事會議的一個議題是:公司什么時候上市?Zynga不差錢。2008年它獲得3900萬風險投資,這些錢至今沒動過。不過一個公開的股票市場讓皮克斯有錢去交易或發放員工獎勵。
軟件商城成功的背后推手
如果一定要選一個使應用程序商業活躍起來的人,那這個人非埃迪·丘(EddyCue)莫屬。這位負責網絡服務的蘋果副總裁是蘋果App商店的創建者和監管者。數百萬iPhone用戶已經下載了蘋果App商店提供的8.5萬個應用程序,遠遠超過谷歌、微軟和黑莓手機的用戶。
丘和他的團隊正在確保這些追趕者不要很快趕上。沒有哪個對手能擁有1.5萬個以上應用程序。盡管如此,丘的團隊仍然在努力,使蘋果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對用戶更具吸引力,對軟件開發商更有利。2009年10月14日,蘋果首次告訴軟件制造商可以讓顧客先試用產品,然后再付錢。
丘今年45歲,初入蘋果時,是IT部門的一名底層員工,親歷了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蕭條。1997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重掌蘋果帥印,丘不僅在大裁員中幸存下來,還逐漸成為喬布斯最信任的幕僚之一。本世紀初期,蘋果發現自己在互聯網音樂領域已經落后,喬布斯委任丘創建iTunes音樂商店。丘沒費多大周折,音樂商店幾周內推出數百萬首歌曲,從此成為美國在線音樂領域的王者。
時間推移,丘的角色除了運轉音樂商店,還要為它尋找合適貨源。通常喬布斯簽訂合同,而丘負責與唱片公司和好萊塢工作室討價還價。
在蘋果的硬朗文化中,丘友好的風格令人矚目。毫無疑問,丘忙于App商店的快速發展。蘋果在2008年宣布ADD商店計劃時,用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公司只好匆忙上馬,包括如何核準和推廣程序,都是一邊干一邊完善。現在,蘋果的支持端設施,像iPhone的設計一樣,可以說是它最具競爭力的優勢。軟件開發商蜂擁而至,因為他們親眼看到了蘋果App商店如何使許多程序大獲成功。
蘋果的成功也招來一些非議。有些程序開發商抱怨遲遲不能進入蘋果商店,而聯邦通訊委員會也正在調查蘋果拒絕認可來自谷歌的應用程序。分析人士指出,蘋果需要改進方法,讓用戶在數千選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應用程序,讓更多的軟件開發商獲取更大的利潤。
不過,多數軟件開發商對蘋果和丘評價很高。他們喜歡蘋果商店,而且依靠其成功過活。應用軟件開發商社會游戲網絡(Social Gaming Network)首席執行官舍文·皮什瓦(shervin Pishevar)說,“蘋果真正傾聽市場的聲音。”
雅虎也行動起來了
雅虎(Yahoo)在應用程序上也有大手筆。蘋果也許開啟了讓正規科班出身的程序員為iPhone制作手機應用程序的先河,而雅虎想要使應用程序進入更為廣泛的領域。
迄今為止雅虎最具野心的手筆是重新設計首頁,以容納獨立的軟件供應商的應用程序。隨著變化調整,應用程序直接列在雅虎首頁的左邊,每月有超過3億人使用。訪客可以定制自己的主頁,挑選想要的程序,然后不用離開雅虎站點即可以瀏覽《今日美國》的頭條或競拍eBay的一件物品。
雅虎將從應用程序內嵌的廣告中掙錢。它也考慮發布自己的應用程序商店,收取使用費,和軟件開發商共享收益。 這只是雅虎開發的前沿陣地之一。公司已經開發了用于電視的軟件,人們可以一邊看喜歡的電視節目,一邊在電視屏幕上打開微博和社交網站的應用程序。另一項新技術讓人們在使用雅虎郵箱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程序。無論人們在哪兒,雅虎想要“建立一座集合人們所有可能行為的陳列館。”雅虎研發中心主管普瑞哈卡·瑞海文(Prabhakar Raghavan)說:“這兒有5000萬件是你可以做的事情——訂票,上傳照片等。每件事情都是一個程序。”
雅虎的首頁戰略初見成效。幾十家開發商已經注冊,把他們的程序放在“應用程序陳列館”。這是一個菜單,用戶可以挑選他們喜歡的免費程序。個人金融網站Mint,com商業部主任凱瑞-克勞奇(carrie Cronkey)說,如果Mint被雅虎推薦,那人們會更愿意加入,因為這意味著安全。“你的程序在雅虎網頁上,這說明你值得信賴。”
對雅虎來說,開發電視應用程序,首頁對應用程序開放,所獲得的真正報酬來自于數據。通過跟蹤人們使用哪些程序,如何使用,公司提高了投放廣告的精準度。這將有助于它和谷歌這樣的對手競爭廣告費。“應用程序在公司理解用戶的行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瑞海文說。
風險投資嗅到了商機
當2008年春天巴特·德奎姆(BartDecrem)為新公司TapuIous尋找辦公地點時,碰到了風險投資商杰夫·克萊維爾(Jeff Clavier)。杰夫看到了iPhone應用軟件的巨大商機,于是不僅為德奎姆提供辦公地點,還為他注資。
18個月之后,杰夫對Tapulous的投資看上去是最聰明的決定。公司推出的一款小游戲軟件取得了巨大成功。游戲及其眾多衍生產品下載超過1500萬次。通過銷售應用軟件、在游戲中投放廣告、銷售游戲虛擬形象產品授權,Tapulous在2009年夏季已實現盈利,就技術創業公司而言成功來得相當之快。
這次投資使杰夫和許多風險投資商相信手機應用程序領域還大有潛力。據最新統計,用戶已經從蘋果App商店下載了20億次程序,而這只是其中一個地方。克萊維爾相信新成立的程序開發公司會變成價值數十億的大公司,挑戰傳統的游戲和軟件公司。他認為,“這些公司的收入將非常可觀,有些發行者會變成著名品牌。”
高速增長也吸引了其他投資者高調入場。2008年3月,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投資1億美元支持為iPhone制作應用軟件的新公司。2009年10月,美國移動運營商威瑞森無線(Verizon Wireless)宣布投資13億美元用于研發無線應用程序和相關技術。“我們看到巨大的市場和改變的契機。”黑莓合伙人、基金聯席管理合伙人凱文·塔伯特(Kevin Talbot)說。
人們相信智能手機和其它便攜裝置正在改變技術世界,這一信念刺激資金大量流向應用程序。移動電腦的發展鼓舞軟件開發的復興。游戲軟件是現在最熱門的應用程序,不過,移動購物、內容傳播、社交媒體、通訊和生產力工具正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負責蘋果專用投資基金的合伙人馬特·墨菲表示:“這一發展趨勢短期內不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