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置不同鉀濃度的營養液處理,通過對寶坻大蒜植株長勢和質量的觀測,分析鉀濃度變化對寶坻大蒜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基質栽培寶坻大蒜在不同濃度的鉀含量的營養液處理后,其株高、莖粗、節間長及收獲后的整株質量、地上部分質量、地下部分質量均有一定的差異,其中以鉀濃度為234.59 mg/L的營養液配方與其他處理差異最大,各項指標達到了最大值,說明鉀濃度含量為234.59 mg/L的營養液配方最適合寶坻大蒜的生長。
關鍵詞:鉀濃度;寶坻大蒜;營養液;無土栽培
中圖分類號:S633.4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1.031
Effects of Nutrient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otassium Content on the Growth of Baodi Garlic in Soilless Culture
LI Shu-he,LIU Chang,ZHANG Wei-hua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nutrient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otassium on the growth of garlic. In this study, the height, cauloid diameter, internode length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growth of garlic seedlings. And, the seedlings weight, bulb weight and bulb diameter were surveyed after harv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garlic was influenced by potassium supply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ulb diameter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the recommended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in nutrient solution was 234.59 mg/L in media culture of garlic.
Key words: potassium concentration;Baodi garlic;nutrient solution;soilless culture
大蒜(Allium sativum L.)為百合科蔥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世界各地均有栽培[1]。大蒜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降血脂、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降血糖、解毒等功效,可治療數十種疾病,深受人們的歡迎。
寶坻大蒜是天津市名牌產品,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其均勻的蒜瓣、獨特的風味、較高的產量,均受到了種植者和食用者的歡迎,在華北地區久負盛名。但近年來由于施肥方式方法的改變,影響了寶坻大蒜的產量和品質,種植面積不斷萎縮。因此,探討寶坻大蒜施肥技術、改善施肥水平是當前大蒜生產中的重要問題。
李孝良、王偉等[2]對無土栽培生菜吸鉀的規律做了研究;胡學玉、劉寒遷等[3]對菠菜營養液配方做了研究;魏榮彬等[4]對番茄的營養液配方做了初步研究。但國內很少有人對蔥蒜類蔬菜的營養液配方進行研究,因此,有必要對寶坻大蒜營養液配方中各種元素的變化情況進行研究,以期給出寶坻大蒜栽培過程中各種元素適宜的配比。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試驗以寶坻大蒜為試材,將珍珠巖、蛭石以1∶1體積比均勻混合,作為無土栽培混合基質來種植寶坻大蒜,為了隔離露地土壤,選擇在營養缽種植大蒜。營養液配制所需要的試劑均為市購的分析純試劑。
1.2方法
1.2.1試驗設置采用盆栽試驗,每個處理種植15株。播種時澆透水,播種后注意保溫,以利于出苗。出苗后,每隔7~10 d使用1次營養液,每次每缽澆200 mL,根據基質干濕情況進行澆水。
1.2.2試驗處理試驗設5個鉀處理濃度,分別為0,117.29,234.59,351.88,496.18 mg/L,除鉀以外的大量元素選用Hoagland和Snyde(1938)通用配方[5],如表1所示。微量元素采用微量元素通用營養液配方[5],如表2所示。本試驗以不同鉀濃度梯度的營養液作為大蒜的營養供給,通過大蒜營養體長勢和鱗莖產量綜合比較來篩選最適的營養液配方。

1.2.3試驗測定方法為了解大蒜的生長過程,分階段觀測寶坻大蒜的株高、莖粗、節間長等生長勢指標。產品收獲時觀測大蒜鱗莖長勢和質量。對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并進行顯著性測驗。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鉀濃度對基質栽培大蒜長勢的影響
2.1.1不同處理對大蒜株高的影響從表3可以看出,鉀含量為234.59 mg/L 的營養液處理下的大蒜的株高最長,達到35.00 cm;而鉀含量為351.88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的大蒜的株高最短,為30.58 cm。234.59 mg/L鉀濃度處理與其他各處理對大蒜株高的影響差異顯著,與351.88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的大蒜株高差異極顯著。說明不同的鉀濃度處理對30 d大蒜株高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鉀含量為234.59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的大蒜的株高最長,達到56.26 cm;而鉀含量為351.88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的大蒜的株高最短,為47.89 cm。234.59 mg/L鉀濃度處理與其他各處理對大蒜株高的影響差異極顯著,其他出處理之間的營養液對大蒜株高生長的影響不顯著。說明不同的鉀濃度處理對58 d大蒜株高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2.1.2不同處理對大蒜假莖粗的影響從表5可以看出,在第30天鉀濃度為0 mg/L 的營養液處理下,蒜假莖最粗,為4.08 mm;而鉀含量為496.18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的蒜假莖最細,為3.03 mm,兩者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說明不同鉀濃度處理對30 d假莖粗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從表6可知,第58天鉀濃度為234.59 mg/L的營養液處理后的大蒜,其假莖最粗,為7.68 mm。而鉀含量為117.29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的假莖最細,為6.43 mm。從濃度變化影響可以看出,鉀濃度為234.59 mg/L 的營養液處理對大蒜假莖粗的影響與351.88 mg/L、496.18 mg/L、0 mg/L的鉀濃度相比均無顯著差異,而與117.29 mg/L的鉀濃度營養液配方相比,達到極顯著差異,說明不同鉀濃度處理對58 d假莖粗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2.1.3不同處理對大蒜節間長的影響從表7可以看出,在鉀含量為234.59 mg/L的營養液處理下,大蒜的節間最長,為3.53 cm,此處理與鉀濃度為498.18 mg/L、117.29 mg/L、0 mg/L、351.88 mg/L的4個處理相比存在極顯著差異,但4個處理之間的營養液影響差異均不顯著,說明鉀濃度處理對58 d大蒜節間長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2.2不同鉀含量的營養液處理對基質栽培大蒜產量的影響
2.2.1不同處理對大蒜整株質量的影響從表8中可以看出,234.59 mg/L鉀濃度的營養液處理的大蒜整株質量最大,與496.18 mg/L、0 mg/L、117.29 mg/L、351.88 mg/L 4種鉀處理的結果達到極顯著差異。說明不同鉀濃度處理對84 d大蒜整株質量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差異。
2.2.2不同處理對大蒜地上部質量的影響從表9中可以看出,鉀含量為234.59 mg/L的營養液對地上部生長的影響最佳,此處理下的地上部質量達到20.652 g,比0 mg/L、496.18 mg/L、351.88 mg/L、117.29 mg/L鉀處理下的結果有極顯著差異。說明不同鉀濃度處理對84 d大蒜地上部分質量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2.2.3不同處理對大蒜地下部質量的影響從表10中可以看出,在234.59 mg/L鉀濃度營養液的作用下,地下部質量最大,為22.602 g,與其他的處理結果相比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不同鉀濃度處理對84 d大蒜地下部分質量的生長存在極顯著影響。
2.2.4不同處理大蒜蒜頭直徑的影響不同鉀含量的營養液對寶坻大蒜蒜頭鱗莖的直徑有一定的影響,從表11中可以看出,不同鉀濃度的營養液處理對蒜頭直徑的影響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同鉀濃度處理對84 d蒜頭直徑的生長無明顯差異。
3討論
基質栽培大蒜經過不同濃度鉀含量的營養液處理后,其株高、節間長、整株質量、地上部分質量、地下部分質量在234.59 mg/L 鉀濃度的營養液處理下達到最大。所以,對于天津大蒜的種植,234.59 mg/L 的鉀含量的營養液比較理想。
參考文獻:
[1] 蘇美瓊,楊柏崇,成密紅,等.大蒜的功效及綜合利用研究進展[J].西北農業學報,2003(4):151-156.
[2] 李孝良,王偉.無土栽培生菜吸鉀規律研究[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18(1):32-34.
[3] 胡學玉,劉寒遷,張繼銘.菠菜有機生態型基質栽培施肥技術研究[J].長江蔬菜,2003 (2):34-35.
[4] 魏榮彬,陳雅芝.番茄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3 (4):19-21.
[5] 郭世榮.無土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