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寶坻區引進大棚藕生產的調查分析,總結了一套大棚藕栽培技術要點,以進一步推動天津市設施農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關鍵詞:大棚;藕;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5.1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1.045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otus Root in Greenhouse in Tianjin
LIU Yun-ling1, HE Fu-wang2, GAO Shu-juan1, LI Song-lin1
(Vegetable Company of Baodi District, Tianjin 301800, China; 2.Biology Center of Baodi District, Tianjin 3018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Lotus root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 a set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otus root in greenhouse was summed up. It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acilities agriculture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peasants.
Key words:greenhouse; lotus root; culture technique
藕又叫蓮、荷、蓮藕、芰荷等,為睡蓮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水生經濟作物,不僅可供食用、藥用,還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寶坻區部分地區地勢低洼,適宜蓮藕生產,蓮藕在寶坻區已有多年的栽培歷史,近年來,寶坻區摸索出了大棚藕生產技術,增加了鮮藕的供應時間,既豐富了蔬菜市場,也增加了農民收入。現將大棚藕主要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土壤的選擇
藕對土質要求不嚴格,在較大范圍內都能生長,適宜pH值為6.5~7.5,含鹽量以0.2%以下為適宜。要求水源充足、地勢平坦、排灌便利,能夠常年保持5~30 cm范圍水深,最深不要超過1 m。藕比較耐肥,適宜在有機質豐富,耕作層較深(30~50 cm)且保水能力強的粘質土壤中生長。
2大棚的建造
用于生產藕的大棚要求在2月底之前完成修建,建棚前在田塊四周筑起20~25 cm高的圍埂,以便保水,天津地區大棚應選擇南北延長的方位,根據地形,一般大棚的寬度在10~20 m之間,長度根據地形在50~100 m之間,大棚與田埂之間保持1 m的距離,棚與棚之間要間隔1 m以上,兩排大棚之間的距離在5 m以上。建棚采用竹木結構,一般投入12萬元/hm2左右。
3品種選擇
(1)選擇適宜本地栽培的優良品種,如飄花、鄂蓮系列品種等。(2)選用純種的主藕和較大的子藕作種,單個種藕藕支,要求其具有的頂芽數不少于1個、完整節間數不少于2個、節的個數不少于3個,無機械混雜,無病蟲危害斑點及機械損傷。
4播前準備
4.1整 地
定植前15~20 d將藕田深翻1次,深度25 cm以上,并施足基肥,一般施農家肥37 500~45 000 kg/hm2,三元復合肥300~450 kg/hm2,耕細耙平,放入3~5 cm的淺水待種,整地要做到泥面平整、泥層松軟。第1年種植蓮藕的田塊,或者種植蓮藕3年以上的田塊,可以施用生石灰750~1500 kg/hm2。
4.2種藕處理
種藕應該從沒有嚴重病蟲害的地區選調,可以正常帶泥15%左右,以起到保護作用。一般從種藕采挖到定植,以不超過10 d為好,最好是隨時采挖、隨時定植。短期貯藏時,可以采用浸泡水中,或者澆水保濕并遮陰防曬的方法。播種前應進行種藕消毒,可采用50%多菌靈WP800倍液浸泡消毒,浸泡時間一般為0.5~2 h。
5播種
5.1播種時間
日平均氣溫達15 ℃以上,土溫達12 ℃以上時即可播種,天津地區一般在3月15日左右,保溫條件好的大棚可以適當早播種。
5.2播種密度
行距2~2.5 m、穴距1~1.5 m,用種量3 750 kg/hm2左右。
5.3播種
定植采用斜插法,深度以藕頭入泥5~10 cm為宜,藕頭按20°左右角度斜插入泥,尾段略向上翹,種藕的藕頭左右交叉相對,對于田塊四周邊緣的定植穴,要求所有藕支的藕頭朝向田塊內。
6田間管理
6.1水位調節
大棚藕水層管理掌握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的原則。栽植后10 d左右至萌芽階段保持淺水,一般保持水層在5~6 cm,這樣有利提高土溫,促進發芽,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0~15 cm。一般在采收前20 d左右的坐藕期放淺水位至3~5 cm,以促進結藕。立葉滿田時,應輕度擱田1次,注意及時還水。
6.2中耕除草
從定植起到荷葉封行至少要除草3次,第1次在荷葉抽芽前,第2次在浮葉出現后,第3次在出立葉后,除草方法采用人工拔除雜草或使用化學除草。
6.3追肥
藕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適時追肥,一般要求定植后第25~30 天以及第55~60 天分別施第1次、第2次追肥,每次每公頃追施腐熟糞肥22 500 kg,或者復合肥300 kg加尿素225 kg。應在田間露水全干時撒施,施前應盡量放干或放淺水位,施后潑水沖洗葉片,以防化肥灼傷葉片,施后1 d還水。
6.4溫度管理
藕喜高溫多濕環境,植株生長適溫為23~30 ℃。在前期,設施內溫度以保持在20~30 ℃為宜,不應低于15 ℃。即種藕未萌芽出水面之前,不通風促進其快速出苗,當蓮藕葉片浮出水面后應于白天揭膜通風降溫,白天溫度保持在30~35 ℃之間,晚上保持在15~20 ℃之間,日均氣溫達20 ℃以上時,設施兩端薄膜應晝夜不蓋,保持通風狀態;日均氣溫23 ℃以上時,應將覆蓋薄膜全部揭除,在揭膜前2~3 d,將大棚兩邊和兩頭的棚膜全部掛起,晝夜通風煉苗,增加蓮藕的適應性。
6.5植株調整
蓮藕生長旺期應隨時將近田埂的藕梢撥轉指向田內,一般每3~5 d查看1次,當新抽生的卷葉距田埂1 m左右時,地下藕梢即近田埂。藕梢很嫩,轉藕頭時要撥開表土,將后把藕節一起托起,轉的幅度要大,動作要慢,不能硬轉,然后再蓋泥壓穩。轉藕梢應在中午高溫莖葉柔軟時進行,以免折斷。
7病蟲害防治
7.1腐敗病
藕腐敗病又名黑根病,為真菌土傳性病害,主要為害地下莖、地上部葉片和葉面。病莖抽生的葉片、色澤淡綠,從葉緣開始發生褐色干枯,葉柄最后枯死,地下根狀莖中心腐爛發黑。在植藕前,種藕用50%多菌靈WP或甲基托布津WP800倍液,或75%百菌清WP800倍液噴霧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悶種24 h,晾干后播種。定植后及時拔除發病病株,病株發病時,用75%百菌清WP0.5 kg加干泥土30 kg拌勻撒入淺水田內,或用50%多菌靈WP或50%代森錳鋅WP500~600倍液噴霧。
7.2褐斑病
藕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產生淡褐色病斑,引起病葉局部干枯。防治:合理密植,確保藕田通風透光;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WP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1 000倍液噴霧。
7.3食根金花蟲
也叫地蛆、根蛆,幼蟲類似于蠅蛆,蛀食蓮藕根系、地下根狀莖和蓮藕產品,影響蓮藕產品外觀。防治:每公頃用5%辛硫磷顆粒劑45 kg加入750 kg細土內拌勻,施入蓮藕植株根際。
7.4蚜蟲
蚜蟲可用吡蟲啉WP2 000倍液噴霧防治。
8采收
大棚藕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采收,采收時先排水以保持淺水,根據終止葉和后把葉的距離確定藕身位置。采藕時先拔掉葉柄,用手扒開藕上面的泥土,挖出蓮藕,注意輕拿輕放,防止折斷嫩藕。
參考文獻:
[1] 陳鑫,趙千里,劉永,等.微山湖地區冬暖大棚蓮藕春提前高效栽培[J].吉林蔬菜,2006(3):31.
[2] 郝俊,袁新帥.利用塑料大棚種植蓮藕試驗[J].河南水產,2000(4):28.
[3] 趙道全.低洼鹽堿地坑塘好種藕[J].農家參謀,2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