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正在使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經濟也面臨著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這些變化已經或正在對中國銀行業產生深刻影響。2009年,中國銀行業“一枝獨秀”,但面對2010年中國極其復雜的經濟形勢,銀行業可能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的創新發展與業務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因此,中國銀行業必須抓住全球銀行業轉型的機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頸性難題,堅決踏上轉型之路,并努力走上穩健發展的平臺。作為具有豐富、資深銀行業咨詢和解決方案制訂及實施經驗的服務公司,IBM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文專訪了IBM有關部門,就IBM如何助力中國銀行業向現代化轉型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銀行家》:面對金融危機對銀行業的沖擊和影響,IBM做了哪些調研和準備如何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提供助推服務?
IBM:從2008年到現在,IBM通過與中國銀行業的CEO、CIO和CFO進行溝通、交流,研究未來3#12316;5年中國銀行業將面臨的挑戰。我們認為中國銀行業需要以更智慧的方法應對全新的市場環境與挑戰。而所有的改進和革新都離不開更先進、更可靠、更精密、更靈活、與業務結合更緊密的IT系統的支撐。在這個階段,IT已經與金融業務完全融合到一起,它不僅僅是金融的支撐平臺和基本工具,而且已經深入業務本身,成為當代金融決策、管理和實施的基本手段。
IBM在2009年提出“中國銀行現代化”解決方案,通過業務流程整合、前臺業務創新、渠道整合、客戶洞察等方式幫助國內銀行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銀行業務,以及優化且高效的流程助力更智慧的業務決策。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業務運營創新與轉型、整合的風險管理、新銳的洞察與應變能力以及部署動態的IT基礎架構。
第一,在業務運營創新與轉型方面,重點包括三個方面,即銀行核心轉型、多渠道的轉型創新以及財富管理;第二,在風險管理方面,目前主要專注于三大風險領域,即信用風險、運營風險和市場風險;第三,在新銳的洞察與應變能力方面,IBM在北京成立了“IBM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以便更好地幫助中國的銀行建立智慧的商業系統;第四,在部署動態的IT基礎架構方面,將從提升服務、管理風險和降低成本三方面入手,通過戰略合作與外協服務機制,引入流程外包、服務外包等多種形式,降低管理運營成本,幫助中國的銀行更好的專注于核心業務發展。
《銀行家》:近年來,銀行客戶的消費理念變得更具自由化及個性化。IBM將如何幫助銀行來適應中國消費市場的新格局,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發展模式?
IBM:在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方面,IBM認為可以通過一整套的解決方案,為財富群體提供個性而準確化的服務。IBM在推出私人銀行改造的同時,也推出關于多渠道整合的理念和相關解決方案,包括IBM的網點轉型,渠道間的技術整合等。同時,IBM提出的“多渠道整合”的概念,一方面把電子銀行、網點、ATM機、呼叫中心以及手機服務中心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細分網點功能,為客戶提供一種持續、精確、統一的服務。
《銀行家》:從全球來看,支付方式數字化漸成主流趨勢,但在中國,傳統的支付理念還占據著主流。IBM認為應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從而推動銀行數字化浪潮的到來?
IBM:實際上,IBM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數字化這個理念。從技術上講,在數字化支付方面,無論是像IBM這樣的大型技術公司,還是銀行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目前數字化支付在中國國內的推廣,更多的還是一種理念的轉變。例如,從安全性、高效性、節約性上去做全民宣傳,包括像IBM這樣的技術公司、銀行以及全社會都有責任做這項工作。
《銀行家》:歷經30年的合作,請問IBM在中國金融業方面的優勢體現在哪里?
IBM:IBM在助力中國金融業發展方面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其中最主要的在于,IBM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從戰略咨詢、解決方案制訂、到IT實施一整套服務的公司。IBM擁有非常專業的銀行服務團隊,以及擁有具備豐富經驗,既了解當地情況也了解全球情況的專家團隊。在軟件方面,既有在整體平臺層次上的優勢,也具備提供獨特和富有優勢的解決方案的能力。同時,在基礎設施方面,IBM與中國的銀行客戶及合作伙伴已經在大型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IBM強大的研發能力可以實現點對點的服務,為客戶度身打造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