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華菱漣鋼隱性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如何有效降低漣鋼隱性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是該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對華菱漣鋼企業隱性成本增大的原因進行探討,就如何降低漣鋼隱性成本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華菱漣鋼;隱性成本;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5-0009-02
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于生產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經濟主體的行為而有意或者無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轉移成本,是成本的將來時態和轉嫁的成本形態的總和。
一、近年來華菱漣鋼隱性成本增大的原因
近年來,華菱漣鋼隱性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作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
(一)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的約束盲區導致了華菱漣鋼隱性成本增大
經濟轉軌過程中出現的許多約束盲區給一部分機會主義分子以暴富的機會,從而對整個社會產生了負面影響。一些人靠勤勞致富,另一些人靠投機發財。只要現存體制不能使勤勞致富者得到褒獎而讓投機者受到懲罰,人們便不會自覺地效仿前者而抵制后者。華菱漣鋼就有不少退職和“下崗人員”靠各種關系和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包得工程、獲得訂單,往往建成的是“豆腐渣工程”,二級生產廠得到的是“垃圾原料”、“垃圾設備”。因此,隱性成本得以增加。
(二)政府選擇經營者機制和市場競爭要求之間的矛盾,導致了華菱漣鋼隱性成本增加。
1.所有者缺位。華菱漣鋼是一個典型的國有控股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實行高額“年薪制”和企業小車私有化,企業員工對各單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稱“老板”。國企現行體制中所有者缺位,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實際支配者為了保住已經取得的位子及其權利,會千方百計地追求“經營業績”,采取各種手段,降低經營成本,包括將現在的成本轉移到將來,將企業的成本轉移給國家、社會、員工、客戶,等等。
2.多層代理,產權不清。華菱漣鋼由于產權邊界不清,名義上屬于“全民”所有,實際上通過層層代理,華菱漣鋼的產權被各種企業內部財產權的實際支配者分別占有,而國家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則軟化給“盜挖”者提供了方便條件,于是,用各種隱蔽的辦法從國有資產那里撈好處、揩油水,就成了一種社會通病。在企業當中,不同職位和崗位貴賤之分也有人戲稱“米籮”與“糠籮”,使一部分掌握審批權的實權人物或采購銷售部門業務經辦通過出賣審批權,瓜分企業經濟資源和工程項目,攫取企業投資,吞噬了國家財產,從而增加企業的隱性成本。
(三)華菱漣鋼盲目擴張過程中的效益虛假現象
近年來,華菱漣鋼正處在一個規模快速擴張、產能快速釋放的階段,每年鋼產量以30%左右的速度擴長,2001年200萬噸,2004年300萬噸,2006年400萬噸,2007年500萬噸。一方面,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迅速擴張的過程中,由于其管理素質、技術成熟度、市場開發跟不上,造成利潤目標難以實現;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大量資金的誘惑促其大規模擴張,在高速擴張過程中,表面上規模不斷擴大、利潤不斷增加,實際資產卻在不斷縮水、隱性成本在不斷增大。
(四)制度二重性下的選擇成本增大
顯性制度體系與隱性制度體系的同時并存,使得企業在二者之間的選擇和平衡過程顯得更加復雜,同時,由于顯性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和隱性制度的不確定性使人們在遵循相互矛盾的各種制度的過程中常常顯得束手無策,選擇制度和適應制度的成本明顯增大。遇到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時,往往一方面按照顯性制度要求走程序,另一方面按照隱性制度要求走門子。同時,面臨兩難選擇和雙重壓力:走程序面臨的是執法不嚴、個別工作人員卡脖子的壓力;而走門子則面臨著違反顯性制度和選擇的不確定性風險。
(五)不良社會道德風氣的影響
社會經濟結構的巨大變革,使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共產主義”型道德土崩瓦解,失去了其原有的規范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型道德,貪圖享樂、追名逐利成為社會時尚。人們道德素質的下降,出現了信仰危機、信用危機、信任危機。人們千方百計追逐個人收益的最大化,將仁義道德、天地良心置之腦后,各種違規行為成為“敢想、敢干、敢冒”的改革典范,人們將自己的行為規范下降到了“可以違法、不要犯罪” 的底線,只要不被追究刑事責任,什么事情都能夠做出來。許多政策、法令、制度失去了規范作用。這是經濟活動中隱性成本增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逐步樹立以“利人利己”為基本標準的道德規范體系,防止“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不道德思想和行為發生并蔓延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二、預防和減少漣鋼企業隱性成本的措施
隱性成本的預防,要從兩方面著手,即:一方面是改變有利于隱性成本產生和積累的經濟環境的問題,包括體制問題、機制問題、具體規則等層面;另一方面是提高經濟活動主體的素質和能力。
(一)從制度上預防隱性成本
華菱漣鋼從制度上預防隱性成本,就必須修改導致隱性成本大量存在的制度系統,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規則和制度建設,例如:(1)規范原料、設備等采購銷售交易方式;(2)規范資產、應收賬款等核銷的標準和程序;(3)規范經營者、管理者期權設置方式;(4)規范各種提留和非經營性資產的剝離,等等。
(二)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優化業務流程
企業管理者應利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降低或抑制企業隱性成本上升的趨勢。例如,華菱漣鋼的運輸部門目前ERP管理信息系統子系統——車輛管理GPS系統解決了過去許多年來困擾我們的一些人情車、關系車等問題,由于是計算機根據衛星定位系統自主選擇車輛,整個程序完全公開、透明化,使得車輛的滿載作業率也大大提高、企業成本下降、車主滿意度提高、管理成本降低。
(三)提高領導決策質量
華菱漣鋼領導的決策水平是影響隱性成本的直接因素。目前,項目建設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項目論證中千方百計地說項目有多好、效益有多高,哪怕請客送禮也要讓項目的預計效益處在高水平。可是粗放的項目論證,盲目的項目建設,為今后的虧損埋下了禍根。這既有審批制下的項目決策習慣的影響,又有決策者素質不高、決策水平低下的影響。因此,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是預防隱性成本的重要內容。
(四) 推行項目建設終身負責制,對有意制造隱性成本的人加大處罰力度
項目決策者、設計者、建設者要對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推行長期成本管理責任制,對有意識地制造隱性成本,轉移國家資產的腐敗現象要加以嚴懲,讓造成隱性成本損失的當事人承擔與損失額相當甚至更大的成本。有民諺說“撈它百十萬,最多判個十幾年”,這一方面反映了斂財者膽大妄為、目無法紀;另一方面說明我們對貪污賄賂、瀆職等有意造成國家財富流入個人腰包的違法犯罪行為處罰過輕,不足以對其他人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只有讓瀆職者付出比其瀆職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更大的成本,才能夠制止其瀆職行為的產生。
(五)加強人力資源開發管理
一是減少用非所學、學非所用造成的教育成本浪費,專業結構搭配不合理造成的效率損失,人才層次搭配不合理造成的高才低就浪費、低才高就損失,因人設事導致的隱性失業。二是避免員工激勵失當造成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受挫。三是重視企業“知識流”管理,實現企業內部的知識資源共享,確保知識資本的不斷增值及最大效率發揮。四是建立人才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機制,加速企業員工能力提升,培育更多具有未來知識競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五是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改善員工關系。
(六)建立良好的企業生態系統
微觀經濟主體嵌入社會網絡,培植和協調社會關系,是實現自我價值增值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社會網絡中暢通無阻,就容易調動和支配更多的社會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發展壯大自己,因此,企業不僅要和政府部門協調好關系,還要和客戶、股東、競爭伙伴和競爭對手協調好關系,建立一個有利于企業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以提高社會資本擁有量,降低經營活動中的隱性成本。
參考文獻:
[1] 伍艷.企業隱性成本淺析[EB/OL].中國會計網.
[2] 周桂清. 漣鋼ERP的信息系統[J].漣鋼科技與管理,2008,(4).
[3] 張希進.論企業隱性成本[J].管理和科學,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