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外的中職是如何進行招生的,本文以德國、日本、美國、英國、芬蘭等國家為例,分析了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的中職招生策略,以為我國中職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職;招生策略
世界各國都在致力于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以每萬人中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數比例,德國是我國的5倍,美國是我國的11倍,日本是我國的6倍。在歐盟成員國中,目前有11個國家的中等職業教育在中等教育中的比例超過50%。
一、德國“學分制”招生
德國為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增強雙元制的吸引力,德國規定實施雙元制的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在某些情況下相當具有普通高中第一段教育學歷。德國的“雙元制”舉世聞名,它的實質內容就是要實現職業培訓中的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同時德國將“雙元制”與“學分制”緊密聯系在一起,從小學畢業就開始實施。在德國,小學一畢業就會有面臨三種選擇。首先可以上完中學,這個和我們的普通教育相類似;其次可以進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在這樣的學校里,每星期有三天半或者四天都在企業學寫專門的技術,其余時間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第三種選擇是一些專門的藝術體育類學校。在不同學校學習的成績會以學分的形式記錄下來,這個記錄同樣會得到其他學校的認可,并且被同等看待。如果想轉變學習的方向時,可以憑借這些學分輕易得轉到適合的學校。最終有機會完成大學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學制一般為三年(也有三年半)。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期間,每周在學校學習1-2天,在企業實習工作3-4天。培訓之前,學生與企業之間按照《職業教育法》的規定,簽定職業培訓合同。培訓期滿,要通過實際技能與專業理論知識的考試。
在德國,中等職業教育形式很多,比如:職業提高學校、職業專科學校、專科高中等,“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比例占到了其中的85%。而德國總的高中階段的普通教育比例只占到了30%,職業教育卻占到70%。由此可見“雙元制”職業教育在德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職業教育面廣量大,己成為德國合格熟練勞動力培養的主體。2日本“交叉性”招生
在構建合理順暢的教育“立交橋”方面,與我國隔海相望的日本比我們先行一步,從九十年代初就開始采取新的措施:第一,大量開設選修課,使教學內容多樣化,這樣一方面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視野,另一方面使學生在選修過程中能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從而使人盡其才,盡其用。第二,強調職業高中的基礎知識教育,充實普及高中科的職業教育,十分注意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智力的綜合發展,這樣就使高中生既具有比較扎實的基礎知識,又具有實際應用這些知識的技能和品德。第三,高中采用學分制,允許各類高中畢業生報考大學,擴大職業科高中的升學機會,避免各類人才被埋沒,并提高了職高生的學習進取心。
二、美國“心理學”招生
美國主要是從心理角度來研究招生,以美國心理學家薩帕的職業發展理論最有代表性,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來設定;(1)根據學生的職業偏好和資歷、學習環境和父母的工作環境,以及對職業和自己的自我認識來設定招生計劃,同時隨時間和經驗的變化而改變,這使得招生有彈性實施。其這個過程分為成長(約14歲以前)、過度(約15-24歲)、確立(約25-44歲)、維持(約45-64歲)和衰退(約64歲以后)等幾個階段。(2)根據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個人的智力水平和個性特征,以及個人所遇到的機遇所決定。(3)根據個人的性格和才能來選擇職業學校,完成這部分也需要學生的老師配合。
三、芬蘭“分流”招生和英國“綜合”招生。
芬蘭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面都有比較成熟的經驗,芬蘭實施初中后和高中后兩級分流,注重職高和高職的相互銜接。9年義務教育后實施分流,高中后再進行分流,職高學生經考試合格可進入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與芬蘭不同的是,英國制定了一些措施給予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資格同等地位,為職高學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機會。英國還正在考慮實施學分累積和轉學分制度,允許學生選擇更多的融合了普教和職教的單元制綜合課。
四、目前國際上的“SWOT模式”招生
目前國外流行的SWOT模式,就是幫助我們分析情況制定目標的有效工具。s(strengths)表示實力,即在制定目標時要找出學校的優勢和強項;W(wea-knesses)表示缺陷,指分析出學校在組織結構、人員控制、行為規范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不足;O(opportunities)表示機遇,即善于抓住學校生存發展的機會和條件;T(threats)表示威脅,指影響學校的不利因素。
應招生人數=滿額人數+畢業人數+可能流生人數,在籍生人數。
從中可以看出發達國家的中等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出現“招生難”的問題,借鑒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我們的中等職業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應該給予客觀的分析和冷靜的思考,從實際出發,博取眾家之長,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新路子。
參考文獻:
[1]王敏勘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M]職教論壇,2003.17.10-13
[2]托起職業教育的明天一“2005上海中華職業教育論壇”論文匯編[M],2006,(5):210
[3]馬濟勝,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問題研究一以蘇州輕工業學校為例[M]同濟大學,2007(08):5。
[4]彭世華職業教育發展學[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6)。
[5]“SWOT模式”與農村初中辦學目標設計淺探[J]普九聚焦,2001(6)。
[6]胡衛、方建峰,民辦學校的運營[M]教育科技出版社,2006(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