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方法與實際問題結合,既有利于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又可提高學生的素質。所以就要加強小學老師的教學技巧以興趣為前提,以引導為手段,讓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吸引學生。
[關鍵詞]數學;教學技巧;懸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等,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和學習。為學生創設最佳情景、提供寬松思維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有效地掌握學習方法是現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使學生主動掌握學習方法教師應該加強教學技巧的應用。
一、利用學生提問,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
教學中我們會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可以說充斥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探索欲望從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如果我們設計好教學中的提問,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就可以把學生引入探索的學習狀態中,讓學生明確探索的目標,激發強烈的探索欲望。什么是好的提問呢?我認為問題能直接給出的話最好,如果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那么探索學習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提要貼近學生自己的思維實際,更能引發其探究的欲望。
二、不斷創造機會,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究。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識,獲得知識。在合作交流中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控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更好、更深入地進行探究,并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調節和學習效果的恰當評價。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中收集信息資料的過程,像讓學生收集零花錢的情況、調查興趣小組的人數情況、學生的體重情況,都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統計圖時,我們讓學生根據出示的統計表制成條形統計圖。然后反饋交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制作提出問題,看統計圖考考自己組內的同學。這樣的過程鼓勵了學生在合作交流的學習中產生思維碰撞,從而達到培養發展學生探索性學習的效果。再如“編兩步應用題”的教學中,可以分組讓學生編應用題,適時反饋,這樣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每個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通過傾聽他人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并將思維引向深入,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索性學習。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數學概念、定義等知識都比較抽象。小學生的知識貯備有限,缺乏生活經驗。他們往往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征進行概括和作出判斷。采用多媒體動態圖像演示,借助其豐富的媒體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而且其突出了較強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有效地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促進學生“建構”。教學中,教師設計讓學生操作電腦畫板,來深化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先讓學生利用畫板工具箱中的畫筆,畫出幾個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給圖形涂上喜歡的顏色,再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之后教師又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角的圖形,讓學生涂上顏色,結果學生發現,當給角涂色時,顏色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滿了整個屏幕。由此學生驚喜地發現:角不是封閉的圖形,它沒有面積,從而真正理解了只有“圍成”的平面圖形,才有“面積”這一概念。通過利用畫板這一學生熟悉的軟件,將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活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也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有效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體現了通過教師講解,學生仍不太容易接受的抽象的知識,信息技術就以其特殊的功能凸顯了它的價值。
四、傾聽學生的語言,創設民主的課堂氛圍。
以前,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總是按照自己意圖執教。當學生提出出乎教師意料的想法和思路時,教師往往不予理睬,甚至予以貶斥,導致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盡可能地與老師保持一致。其行為雖然合乎規范了,但缺少了個人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應采取“揚棄”的態度。允許、容忍學生出錯,有出乎常理的想法。因此在教學中,當學生的回答符合教師的意圖和要求時,應予以肯定表揚。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都不能批評指責;即使當學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師的想法和思路時;不應予以簡單的否定;而是應該抓住學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加以肯定,擴展,去除回答中不合理的成分;從而引導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做,能夠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精神和習慣。
五、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友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心理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思維,反之,如果可祥氣氛過于嚴肅,就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學生的思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必須突破傳統的人跡關系,做學生的朋友,從而營造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自主地試驗操作,師生平等的討論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學生往往樂此不疲,賓切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這是數學學習中特別需要的,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關鍵所在。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在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優化教學手段方面多做文章,只有使這些方面達到綜合整體優化,才能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