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教學是高職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現存主要問題,探討從制度保障等三個層面建立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需要。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也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和提高,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一方面,高等職業教育是另一類型的高等教育,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有許多內在的本質的東西需要認識和研究,需要探索和實踐。另一方面,如何保證高職學院的教學質量尤其是實踐教學質量,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新課題。本文擬結合本學院實踐教學的實際情況,探析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一、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現存主要問題
在教學理念上,過多地注重理論教學,不注重實踐教學,教師和學生都抱著完成一個簡單的教學環節的心態。現有的實踐環節也只注重形式,不注重過程。
在師資隊伍方面,現有的師資隊伍不能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一是學歷、職稱結構不盡合理,高學歷、高職稱教師比例偏低;二是陳舊教育觀念仍殘留在部分教師的頭腦中;三是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尤其缺少現代科技和計算機技能;四是普遍缺乏適應社會發展和主動更新知識的自覺性;五是教師較少開展教科研活動。
在辦學條件上,存在著辦學資金緊缺、辦學用地不夠、教學設備和配套設施不足或落后等問題。
在管理水平上,存在實踐教學質量標準不完善、監控不到位、評價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如何保障和提高高職學院實踐教學質量。建立相應的質量保障體系應該是必不可少的,筆者認為該體系的構建可以從以三個方面著手:
(一)組織保障:建立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實施方案
編制完整的實踐教學大綱,設計實踐教學計劃,確定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并在不同的實踐訓練中進行目標分解。在實踐教學的時間上,規定實踐教學總學時比例,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在實踐教學內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訓練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在訓練方法上,學生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如實物演示、實驗、實訓、實習、課程設計、創新制作、畢業設計等等,使崗位技能與職業素質要求有機地結合,進行實踐訓練。在實施過程中,積極探索新的實踐教學方法,注重針對實踐環境施教,積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實務模擬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廣泛運用媒體技術、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實踐教學效率,增強實踐教學效果。其次,方案設計中貫徹“大實踐”的觀念。長期以來,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方面,我們往往將實踐教學界定為在一定的工作現場,學生使用儀器、設備及工具等動作行為的教學活動,而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時,對其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等方面的培養。有時被忽視。所以,我們在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中,應突出“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訓練”兩大中心任務,把職業素質教育貫穿到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環節和日常生活中,不僅進行職業技能訓練,而且更強調職業素質訓導。我們要通過這種全過程的實踐技能質量的管理。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行為養成,使之符合崗位要求的職業習慣;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再次,實踐教學實行嚴格的“雙證制”,要求畢業生在獲得高職學歷證書的同時,還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二)制度保障: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完善實踐教學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設
實踐教學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課程大綱和教材、實訓指導書、學生實訓手冊、學生實訓報告、實習指導書等實踐教學文件和各實踐教學環節管理制度。在實踐教學計劃中,明確了實踐教學目標要求,制定了完備的各類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大綱是開展實踐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項目的教學目標、內容、要求、形式、手段、學時安排,與理論教學的銜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實踐教學用書,包括了教材、講義、實驗實習指導書、實訓指導書、計算機軟件及期刊等參考資料。同時在教學的實施中,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大力推進實訓教學改革,如采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現場教學、職業體驗等方式,將課堂與工作崗位融合。這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訓過程中,以小組方式開展訓練,以小組成績作為訓練成績的一部分,提高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也讓學生對項目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考核保障:構建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在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評價中,我們應該在教師考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訓練效果作出準確評價,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主動糾正訓練過程中的某些錯誤認識、錯誤習慣,為后續訓練和他人提供借鑒。教師為學生提供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內容和標準。教師在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最后評價中,參考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結果,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的內容。在營銷實踐教學的考核制度改革中,我們還探索形成性考試與總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模式。前者貫穿于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以改進實訓操作為目標;后者要等到實訓活動結束時才進行,目的是為了鑒定、分等。
[參考文獻]:
[1]薛喜民,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王曉江等,高職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3。(13)
[3]俞克新,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探索與教改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