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其重要目的是要讓學生在語言能力提高的同時,得到創新能力的提高。為此。須把握閱讀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本質,使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得到思想感情的升華,語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創新教育;創新能力;語言能力
一、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注意發散思維的訓練
古人說得好:“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疑問是思維的契機,創新質疑則是創新的先導。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而引發的。因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從教會學生發現問題開始,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在發現和思考問題中深入進行再閱讀,從而培養學生創新質疑的意識和能力,推進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庇形粚W生提出了疑問:“小女孩開始舍不得擦燃火柴取暖,現在為什么舍得?”顯然,這一問題閃現著思維的智慧火花。我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導學生把這句話與“她終于抽出了一根”進行對比,找出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談,有的說:“從這個‘又’字可以看出小女孩擦燃第一根火柴時,思想斗爭激烈,她怕父親發現少了火柴會揍她。”有的說:“小女孩這樣不顧一切地擦燃火柴,是因為她太渴望得到食物,因為她已經一整天沒吃東西了?!边€有的說:“一根小小的火柴,火焰是多么有限,可小女孩卻追不及待地擦燃,她多么可憐啊,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睂W生創新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發現了小女孩兩次擦燃火柴時的不同心態,明白小女孩思想感情發生了急劇變化,她渴望得到溫暖,得到食物,得到快樂,得到親人的關愛。得到生前沒有得到的一切。
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促進創造能力的培養
增擴想象:利用學生學過的課文,要學生對有關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擴展或接續,它是學生走向完全獨立的創造想象的過渡形式。在學習《船過三峽》一課時,我針對課文中介紹的三峽的山高、陡、形狀多的特點,問學生:“形狀多表現在哪里?”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像蘑菇,像駱駝,像仙女?!苯又抑钢嗝襟w屏幕讓學生展開想象:三峽的山像仙女,這位仙女在干什么呢?同學們浮想聯翩。有的說,仙女在眺望遠方,有的說在俯視江水,引起了對往事的回憶,還有的說,在為過往的船只當航標……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啊!這樣的訓練既讓學生領略了三峽山的奇,又訓練了他們的發散思維,既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創造性。
畫圖想象:語文教材中一篇篇生動形象的課文,是作者把自己體驗過的生活場景通過想象轉換成語言固定下來,再傳達給學生的。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在語言中想象畫面,在想象畫面中感悟語言,從而領會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有時也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對課文語言的理解用圖畫畫下來。如教《宿新市徐公店》,對整首詩都可師生邊討論邊畫下來。難點在后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黃蝶”要不要畫?怎樣體現詩的意境?這有爭議的地方,正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創造想象極佳處,我認為可以讓學生“各顯神通”。又如《廬山云霧》一課中寫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時用了一段精彩的文字,為了使學生讀懂這段文字,并受到美的感染,可要求學生將文中來時的霧、去時的霧、濃時的霧、稀時的霧這四處廬山云霧的描寫,用畫表現出來。由于學生主體接受的不同,個性的不同,畫出來的畫也不盡相同。這不同處就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意處。
三、根據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努力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
兒童是善于模仿的。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怎么模仿昵?我的做法是努力為學生創設語言的情境,即抓住課文中的重要詞語、關鍵詞語、典型段落,精心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地把一部分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積極語匯”。
1.注重仿寫,轉化語言。借鑒課文,仿寫實踐,運用一致,才能融會貫通,有所創新。例如,《兩塊銀元》中有這樣一個句式:孫老漢見兩位首長日夜操勞,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壺茶送過去。這句話寫了人物的所見所感所為。學完這句話后,我當場要求學生仿寫:
(1)孤寡老人劉大媽見同學們擦了窗,搬煤餅忙得滿頭大汗,又是高興又是心疼。
(2)警衛員見劉鄧首長——。
學生通過仿寫實踐,大多會運用這種句式了。
在內容多元、形式多樣、角度多變的書面設計練習中,創造性練習設計更值得提倡。所謂創造性練習,指那些能運用已有知識,經過發散思維得到獨創性結果的練習。這種練習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如教學《說茶》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填空題:
(1)我國是( )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的( )國家。(除“茶”外,下面再寫兩個)
(2)我國是( )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 )的國家。
(3)我國是( )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 )的國家。
這樣的訓練,融語言、思維于一體,知識、能力于一爐,既是語言訓練,更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訓練,從課內到課外進行了延伸。
總之,語文教學培養創造思維、創造能力的道路是廣闊的。我們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激發思維矛盾,在語言的品味中深究課文,在思維的碰撞中引發靈感,讓語文課成為書聲瑯瑯的語文課,成為能說會寫的語文課,更成為創新思維精彩紛呈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