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規范化工作雖然受一定程度的重視,但其重要性仍被當今一些語言使用者所忽視。現代漢語規范化的必要性又多次被提出。制定規范化的標準并促使語言使用者認真執行始終是一項重要工作。現代漢語規范化有若極其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在網絡交流領域,還是在語文教學等其他領域中。在各種使用場合宣傳和推廣這種規范是每個語言使用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鍵詞]語言;規范化;標準:重要性
語言是民族的標志,發達的語言能精確而有效地表達一個民族任何復雜的思想和理論,任何細膩的情感和藝術。因此,這種語言應是多級加工形態的,它應是明確的規范的,一致的。漢語規范化標志著現代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發達水平。漢語規范只是限定了方言的使用范圍,并不是禁絕方言;漢語規范也不是限制個人風格的發展,它只是規定了不同風格出現的條件,去掉了其中多余和不科學的成分,使語言使用和理解起來更準確,學習掌握起來更容易。
漢語規范化的重要性已被多次提到和論證,在當今社會,語言使用,尤其是部分網絡語言的使用完全打破規范規范化標準的情況引起了新的重視,因此現代漢語規范化的重要性不得不再次被強調。
一、現代漢語規范化的必要性
語言的性質和功能在于交際應用,使用雙方的最大要求是正確表達和理解,交際的過程就是“約定俗成”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規范化的過程,語言系統本身也能夠主動適應交際雙方而做出調整或改變。其方向就是讓更多的交際使用者認同和使用,一些用法規范已經在交際實踐中形成。但是隨著經濟文化,高新科技的發展,規范化的現代漢語雖然行使著極其重要的職能,但并不是在所有使用場合都占有一席之地。當今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高度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網絡交流中語言的使用,“火星語”等的流行使語言工作者們再度把漢語規范化工作提上日程。
語言是“使人們相互了解并使人們在一切活動范圍中調整其共同工作的工具,這一切活動范圍包括生產的領域、經濟關系的領域、政治的領域、文化的領域,包括社會生活,也包括日常生活,”范圍如此之廣,因此現代漢語規范化是發展“偉大的,美麗的語言”的必然要求。無論任何語言現象,包括語音,詞匯,表達方式等,都應遵循這種要求。
二、制定規范化標準的重要性
語言有多種多樣的形式,需要規范的是哪種形式呢?許多人對語言規范化的對象并沒有明確的認識。顯然,“語言規范化”的語言“指的是民族共同語,”民族共同語的集中表現是文學語言,文學語言的主要形式是書面形式,所以規范化的主要對象是書面語言,現代文學規范的標準既包括語音、詞匯的標準,也包括語法和文學規范的標準。這些標準對解決人們所關注的民族共同語同方言的關系、書面語言同口語的關系等問題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現代漢語規范化雖然有較為系統的標準,但還存在著一些規范化不明確的問題,主要是一些比較具體的語言運用問題,尚待科學的研究。無論是報刊雜志用語,還是網絡交流語言的使用上,這種標準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這主要是規范化普及的問題。雖然已經有《漢語拼音方案》。《現代漢語詞典》等一系列實際參考標準,但現代漢語規范化的內容和要求還沒有被人們所廣泛重視,普通話的推廣在各個地區還存在不平衡現象,社會用字還有需要糾正的種種偏誤。因此,規范化標準的重視與遵循意義重大。
要指出的是,規范化標準并不是把一切都規定地極為死板,不是規定一個事物只允許有一個名稱,一句話不能有兩種表達方式,因此,現代漢語的規范化絕不阻礙語言的發展,也允許個人風格的存在,不能把規范理解為僵硬的教條而否認其意義,更不能因此而阻礙民族文化的高漲。
三、現代漢語規范的意義
為了促進漢語的規范化,宣傳工作始終被放在首要的位置,行政措施而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自教育部定出在各級學校推行《普通話方案》之始,保證在校生手全面規范化語言的教育就被教育部和語言工作者多次強調,現代漢語規范化對語文教學向高層次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語文教學中學到的語言是規范化的語言,語文教學時規范化的教學,漢語規范化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無論是教材、工具書,還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其中重視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就是一個例子。
標準和規范的現代漢語,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官方語言和聯合國工作語言的使用,有利于國際交往和外國人學漢語工作的開展。現代漢語規范化,對網絡的發展,網絡文化,網絡資源的開發建設與利用有重要意義。此外,在信息處理、人機對話、信息檔案、語音識別與合成等方面,一個規范的處理對象形式,便于計算機系統的識別和處理。
有人認為,語言就是漢語的全部規范,它們很明確、很整齊,紙袋我們去發現,二十幾情況不可能是這樣。為了語言使用者的利益,要把語言的規范進行處理,并通過教育和宣傳擴大影響,這就是語言規范化的工作。還有人認為,研究語言的規律和進行規范化工作分別是語言學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其實這兩種工作不能被割裂開來。因此,不僅是語言學家,所有漢語使用者都應遵循漢語規范化的要求,使其成為一項社會運動。
語言的規范不是永遠不變的,要隨著語言的發展做出改變或調整。有了規范就必須推廣,用來指導實際的語文活動和交流活動,克服其中種種背離規范的現象。語言規范是限制,不過它所限制的是不利于發展和不便于應用的消極現象,以實現語言的健康發展。健康的語言才能為多層次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我們早就應該對不規范語言使用者敲響警鐘。
參考資料:
[1]曹志耘,漢語方言:一體化還是多樣性?[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