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業集群是當今經濟學發展的熱點,當前旅游產業集群已經廣泛出現在制造業等部門,旅游產業集群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經濟效益。旅游產業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產業集群將是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桂林作為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業是桂林的主導產業,旅游產業集群已經初具模型,用旅游產業集群理論探討桂林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旅游產業集群 區位商 桂林
桂林自古就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至1973年,桂林開始發展了旅游業,已經走了三十多年的輝煌歷程。在這三十多年的發展中,桂林旅游業已經由一個產品單一、設施落后變成了現在要素發達、檔次齊全、規模強大、品質優良的旅游產業體系。
一、旅游產業集群的相關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波特把旅游產業集群定義為:“在特定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聯系的公司和關聯機構,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補性而聯系在一起。”根據眾多學者對于旅游產業的概念的提出,可以認為旅游產業集群的概念界定為:以旅游核心的吸引物為基礎,在地域上相對集中的旅游企業和部門,圍繞著旅游者進行旅游產品和服務,彼此之間存在著競爭和合作的關系,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形成的旅游經濟集聚的現象。旅游產業集群的定義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空間的集聚性,二是旅游企業之間存在的彼此聯系。旅游產業集群具有以下特征:地域集中性、關聯性、經濟外部性、環境共享性等特征。
二、桂林旅游產業區位商分析
區位商是產業集群積聚度各種分析方法中,綜合性比較強,衡量產業集群的專業化和集聚度最常用的指標,也是學術和專家比較認可的指標,因此,選取區位商作為桂林旅游產業集群關于集聚度的分析。
區位商公式:LQ=(Eij/Ei)/(Ekj/Ek)
式中Eij指i地區產業J產值,Ei指i地區總產值,Ekj指國家k產業j的產值,Ek指國家k的總產值。LQ大于1。意味著給定區域的產業相對專業化;大于1.12,即表示高水平的專業化。在產業集群的識別中,LQ大于1,就可以認定產業集群形成。
根據區位商公式,我們把廣西和桂林的相關資料列入下表,并計算出桂林旅游業相對于全國的區位商。
由計算出來的結果知道,相對于廣西的旅游產業LQ,從2001-2009年桂林的區位商均大于1.12,我們把產業集群的識別用在旅游產業集群當中分析,本身旅游產業的集群相對來說比其他行業都要高一些,因為旅游產業的相互關聯比任何行業都要高些,因為用區位商分析時,應該排除一些旅游產業本身具有高集聚度的干擾。從上表桂林旅游區位商的計算結果來看,2001年到2009年桂林和廣西的旅游收入比較,在廣西大旅游收入總產值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計算出來的區位商均大于1.12。排除掉一些旅游本身集群的外在因素影響,桂林已經具備比較高的區位商,因此可以得出桂林旅游產業集群程度相對比較高的結論。
三、桂林旅游產業集群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桂林旅游產品結構上來看,桂林觀光型旅游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精品旅游有待開發。桂林旅游一直以觀光型產品為主,“漓江風光”、陽朔西街、興安靈渠、龍勝民俗文化等觀光型產品長期處于壟斷地位,使得其他的旅游產品如商務、會展、度假、文化、美食、探險、修學、狩獵、蜜月、購物、療養等旅游產品開發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長期制約在觀光型旅游產品之下,開發不足,規模小、發展水平低、產品開發分散。導致了桂林旅游產品單一。缺乏其他精品。
其次從桂林旅游產業結構上來看,討論桂林的旅游業的產業結構,主要討論設計桂林旅游業發展的基本產業,包括旅行社、住宿接待業、旅游交通業、旅游餐飲業、旅游商貿業等對旅游發展有直接相關作用的基本行業。桂林旅游產業結構目前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本產業內部各行業之間,在橫向配套發展上不協調,縱向上沒能跟隨市場需求變化的發展變化而進行升級換代。主要表現在:桂林的住宿業(星級酒店、賓館等)、旅行社業的數量擴張與質量升級的不匹配。二是旅游基本行業與旅游相關行業產業之間的發展不配套,彼此缺乏合作,互為依存、互相促進的產業結構鏈尚為形成。主要表現在:旅游基本行業主導功能不強,關聯帶動作用不明顯;旅游工業與旅游業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二者之間還沒有實現有機的結合,工業的產業結構、產業布局不盡符合旅游城市的特點和要求,所提供給旅游基本行業的工業制造品競爭能力不強;旅游農業沒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主動適應旅游市場需要的變化來推動自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產生出更大的經濟效應。
再次是桂林旅游業品牌推廣存在的問題。桂林旅游的宣傳主要是靠以往老牌景點的宣傳和廣告,新的旅游景區、各地縣城旅游的宣傳和促銷工作做的不足,使人們一提起桂林就想起桂林山水、漓江風光,桂林各地方發展旅游產業缺乏聯動性、互動性發展的觀念,缺乏“大區域、大旅游”的協作經營和宣傳促銷的觀念。桂林旅游沒有形成整體促銷的合作意思,形象宣傳也不夠生動,缺乏煽動性,在旅游宣傳的投入上不足,旅游促銷手段和方法比較單一,海外和國際宣傳促銷力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沒有運用創新的旅游促銷方式。
最后是人才和旅游管理方面的問題。旅游從業人數眾多,但是桂林旅游從業人員的質量不高,很多旅游人員的文化水平低、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上崗培訓,高素質,高層次的人才缺乏,導游人員沒有受過嚴格的培訓,不能滿足世界各國對旅游從業人員的要求。此外,旅游旅游行業管理職能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統一性、權威性和社會性。旅游市場秩序需進一步凈化和整頓。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措施不到位,對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缺乏有效保護。
四、發展桂林旅游產業集群的對策措施
1、發揮政府在旅游產業集群中的支持和推動作用
加強區域合作,突破行政界限。桂林市區和各縣結成合作聯盟。桂林市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市區和縣政府之間組成旅游合作聯盟,統一調配,引導整個大桂林旅游精區的規劃、新景區、點的開發開發和宣傳促銷活動。加強政府管理職能的轉變。加快改善以往政府職能的轉變,強化旅游管理部門的權威、組織協調能力,通過制度創新、改革管理模式促進旅游開發和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積極發揮旅游行業協會等部門對旅游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強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作用。通過宏觀指導和具體規劃,建立健全旅游法規,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發展中介機構,為旅游企業的發展提供信息技術等支持。
2、發揮企業自身的能動性
加強旅游企業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旅游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效益化方向發展。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根據不同區域產品結構不同,推出差異化的旅游產業。優化集群區域產品結構,推動企業與企業之間差異化發展的形成。加速旅游市場的開發、培育,建立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
3、實施集群品牌戰略,拓展區域競爭力
對于旅游業而言,旅游產業集群品牌的建設十分重要,旅游品牌會影響整體的旅游產業發展。強化市場定位,突出桂林山水旅游的品牌形象。樹立現代的旅游品牌營銷觀念,發揮區域品牌效應。通過舉辦各種節事、會展活動,擴大桂林旅游品牌的影響力。
4、實施完善的人才戰略
制定和實施桂林旅游人才規劃,建立市、縣和企業三級旅游培訓體系,建立健全教育培訓機構,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強化培訓。整合旅游教育系統,積極籌辦桂林旅游學院,除了現有的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廣西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等學院外,可以大力發展一批桂林旅游職業學校,高等院校增設旅游管理等專業,加強旅游學科的建設,建設區域旅游教育中心,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組織培訓基地,加強世界旅游組織陽朔觀測點工作。加強和國內外旅游人才交流活動,發揮桂林旅游人才市場功能作用,引進桂林稀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完善桂林旅游人力資源開發管理體系,建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和發展環境。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