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本文在對結構節能減排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構建了產業結構演進一能源消費關聯、產業結構演進一單位能耗關聯和能源消費結構一碳排放關聯三個基本評價模型,以解析中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行為特征。分析結果表明:第一,產業結構演進決定著一次能源消費增長的基本走向;第二,高耗能產業主導的結構演進極大地延緩了單位能耗倒“U”字形變化的進程;第三,以煤為主的能源供應結構奠定了國家碳排放增長的總體格局。有鑒于此,實現結構節能減排,是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選擇;初步判斷,在未來20~30年國家低碳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和能源供應結構的改善至關重要,其中產業結構低碳化演進的貢獻度可能達到60%,能源供應結構低碳化改善的貢獻度則大體在10%。
[關鍵詞]結構演進;能源消費;能源供應;低碳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4;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848(2010)03-0018-08
[作者簡介]張雷(1951-),男,北京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資源開發與區域發展研究;(北京100101)李艷梅(1979- ),女,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博士,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講師,主要從事能源經濟和循環經濟研究。(北京100124)
[基金項目]國家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資助項目“低碳經濟模型開發及其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的應用”階段性成果(20080915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我國產業結構演進的節能效應與潛力研究”階段性成果(09YJC790015)。
[收稿日期]201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