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跪在審計組人員面前說:“非常感謝你們審計人員,是你們拯救了我,曾經檢查過多次,都沒有發現過問題的存在,要不是你們的發現,我還不知犯下多大的罪!”我們趕緊扶起他來,說道:這是我們審計人應該做的事。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2009年6月下旬,會昌縣審計局受縣委組織部的委托,對該縣某單位開展了單位領導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該單位財務會計由縣會計管理中心業務大廳集中核算,單位設報賬員一人。
6月22日發出審計通知書,6月25日審計組如期進行對該單位的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報送審計。會計說:我單位財務是清楚的,2008年充其量才有3萬多元的公用支出。其他檢查部門又剛檢查過,也沒有發現存在什么問題。
審計組的人員絲毫沒有放松,認認真真地查閱翻查,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發現2007年2月7日憑證一張發票1493733號碼,2007.1.8開具服務項目水瓶,單價22元/只,數量21個,金額是144元;為何21乘以22不會等于144元還能報賬,經過認真分析核對,原來是2個改成21個,金額是44元改成為144元,多加大了100元,這樣的發票也能報賬?帶著這個疑問,可見這個單位的財務管理不嚴,存在漏洞,給人有機可乘,后發現商家又給了顧客空子鉆,商家把一些發票的大寫及小寫金額前面留著空位,沒有打上零或¥。繼而再查賬時,又發現有裁剪發票剪斷后再粘貼的現象,更進一步說明該單位內控制度不夠完善,發票審核把關不嚴,造成漏洞。
為了找到充分的證據,審計組決定到國稅局核查發票存根,看究竟到底有多少存根聯與發票聯不符的,于是我們來到國稅局找到分管發票管理的局長了解國稅局對發票的管理情況,他很認真看著我們帶過去的發票,說道這裁剪發票不會有問題,又不是填寫發票。我想,這是裁剪斷的發票粘回去的,可以肯定沒問題?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對發票的疑問,跟著發票管理員來到八樓發票倉庫,一進倉庫就讓感到熱汽騰騰,看著都是用麻袋一袋一袋裝好的,加上市里前陣子剛檢查過,很多發票都已裝亂了,面對著一房間亂雜的發票,又換了發票管理員,正值炎熱的六月,我們在悶熱的房間里整整查了一個上午,滿頭大汗淋漓,衣服都被濕透了。發票管理員為我們審計組的人員的工作作風而感動,感慨道:你們審計人員真是不怕苦,不怕累,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可是由于太雜亂無章,這給查證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直到下班時間還是沒有核對出發票存根。怎么辦?我們再想辦法吧。
下午我們審計組再進一步認真分析,便采取找人談話,從經辦人找起,了解經辦人經辦的一些情況,究其問題發票中單價數量與金額的疑問,經過一番調查詢問,然后給他看過發票,比如:你看看這張買水果3 289元的發票是真實的嗎?經辦人大吃一驚說:“我記得很清楚,沒有這么大的金額,這真的有問題,這怎么讓你們發現了,真是逃不過審計人員的火眼金睛”。于是,我們做好簽證記錄,然后找到報賬員,報賬員搪塞說,他原來不知道不能這樣做,由于自己平時原始單據沒有保管好,金額對不上,在經辦人經領導審批報賬后,他就通過涂改、粘貼發票上“百位”、“千位”上的數字的手段改變報銷發票金額,來彌補自己的虧欠。殊不知,這樣做是違法的!經過審計查證,自行涂改發票、加大金額21張,將原金額9 156元,加大為42 356元,共計虛增發票金額在單位財務上報賬,非法套取公款33 200元占為己有。
通過審計讓他從不懂法到懂法,由于他認識態度好,及時把自己不應該得的錢,主動上繳財政,并誠懇地接受法紀對他的懲處。他深有感觸地說:“這次教訓太深了,要不是審計,既不知這樣做不行,更不知這是犯罪,我還真不知什么時候才會停止犯罪,想想都不寒而栗,那才是真的毀了自己啊!真的是‘審計’拯救了我!”
(作者單位:會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