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述了紅花高產栽培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具體技術和注意事項,旨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提供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紅花;寧夏;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7.23+9文獻標識碼:B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6.044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in Ningxia
NI Xi-lu, YU Wei-ping, TIAN Yin, ZHU Qiang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edling Biotechnology, Ningxia Forestry Institute,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attentions in all aspect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t would offer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income and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and to stable rural.
Key words:Carthamus tinctorius; Ningxia;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藥用部位為干燥花,具有通經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功能,對冠心病、心絞痛、跌打損傷等病均有療效;紅花還是提取天然色素和染料的原料,種子含油率30%,是重要的工業原料[1]。山東西南為紅花主產區。近年來,紅花的種植受到重視,是北方干旱地區一種不可多得的藥用植物。筆者根據寧夏多年生產實踐,結合近兩年對紅花種植的管理和體會,現將其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播前準備
1.1選地與整地
1.1.1選地輪作選擇土地肥沃、地勢平坦、耕層深厚,灌排設施齊全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不宜種植在積水洼地或重粘土上。紅花種植不宜連作,前茬以馬鈴薯、玉米、麥類、大豆等豆科與禾本科作物較好,輪作周期應在3~4年為宜。
1.1.2深耕整地 深耕(深耕達到27 cm以上)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透性,保蓄水肥,為紅花吸收養分和水分創造良好條件。
1.2種子處理
1.2.1精選良種 播前精選籽粒飽滿、大小均勻的種子,去除秕粒、小粒及蟲蝕和破損粒種子,保證種子純度95%以上。
1.2.2種子處理播前用52~56 ℃溫水浸種10 h,撈出后轉入冷水中冷卻,取出晾干,播前用多菌靈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0.5%。紅花多采用條播。
2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在寧夏等北方地區以春季3—4月為主,宜早不宜遲[2]。紅花種子在5 ℃左右萌芽,其幼苗能忍受-5~-10 ℃的低溫。按行距30~50 cm大小行開播種溝,溝深5~6 cm,均勻播下,覆土2~3 cm,稍加鎮壓。條播播種量30~45 kg·hm-2。也可穴播,按株行距25 cm×40 cm開穴,穴深6 cm,每穴播種5~6顆。穴播播種量為22.5~30 kg·hm-2。播種要求下籽均勻,播行端直,約經10 d左右出苗。
3田間精細管理
3.1間苗補苗
紅花播種出苗后,2~3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留壯苗3~4株·穴-1;抽薹時進行第2次間苗,定苗1~2株·穴-1,遇有缺株,應時補苗。
3.2早中耕、深中耕、勤中耕
生長期一般進行3次中耕。第1次中耕一般在出苗整齊后進行,中耕宜淺,深度為4~6 cm;第2次中耕在蓮座期時進行,深度約為12~14 cm;第3次中耕在伸長期后進行,深度為16~20 cm,結合中耕開溝并培土,增強植株抗倒伏和抗旱排澇能力。
3.3科學施肥
根據土壤類型、土壤肥力和紅花的營養特點、需肥要求等進行平衡施肥。紅花施肥可采取3種形式:重施基肥,適時追肥,酌情施葉面肥[3]?;室话忝?67 m2施農家肥1 500~2 000 kg,尿素10 kg、磷肥15 kg,秋翻秋耕時全部施入;適時追肥可有效增加分枝數量,增加果球數目,追肥時間在伸長期尾佳,追肥以氮肥為主,如尿素10 kg·667 m-2,但在肥沃土壤和生長后期,盡量少追氮肥,以免枝葉過旺,影響花蕾發育;葉面肥以尿素、磷酸二氫鉀、鉬酸銨和硼酸等為主,兼顧其它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紅花開花和授粉的質量及效果,也可促使花蕾多而大,增加千粒質量,起到增產的作用。噴施時期為伸長期和現蕾期,一般每667 m2用量為尿素150 g+磷酸二氫鉀150 g+硼酸100 g+鉬酸銨10 g,兌水50 kg,葉面噴施2~3次。抽苔后摘除頂芽,促使分枝和花苗增多,如栽培過密或土地脊薄則不宜摘心去頂。
3.4合理灌溉
紅花喜溫暖,較耐旱,應根據氣候條件、土壤類型、植株長勢和需水特點等進行合理灌溉。堅持不旱不灌的原則,一般灌溉原則為分枝期淺灌頭水,初花期、盛花期各灌水1次。灌溉時實行溝灌,一般宜在早上或傍晚灌溉,切記“午不澆園”,忌大水漫灌、串灌[5]。全生育期灌水3~4次。
技術上應注意以下6點。
(1)灌溉前檢查土壤的水分狀況,若紅花根系分布區周圍仍然是濕潤的,則不要進行灌溉。
(2)若預計在2~3 d內有雨(天氣預報),則可暫不澆水。
(3)在盛夏灌溉切記“午不澆園”,應在早、晚氣溫較低時進行。
(4)在無降雨的情況下,澆水周期以10~15 d澆水1次為宜,澆水量以土壤澆透為宜,不能有積水。
(5)現蕾期到開花期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澆水周期以1周1次為宜,最后1次澆水應在90%花球開花之前進行。
(6)紅花在開花初期應結合灌溉施肥1次,否則會影響紅花產量。
4病蟲害防治
紅花主要病害有:銹病、根腐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等 [5]。病蟲害預防和采取措施有:銹病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根腐病可用50%多茵靈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噴施或灌根;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進行防治;常見蟲害可用40%氧化樂果1 000~1 500倍液防治。
5 收獲
5.1優株留種植株
栽培紅花應建立留種田。收獲前,將生長健壯、高度適中、分枝較多、開花較早、花朵較大、花色橘紅且無病蟲害的植株,掛牌選作采種植株,待種子完全成熟后即可單株采收。挑選粒大、飽滿、色白的種子晾干貯藏,用于播種。
5.2采收花和種子
紅花既可采收花,又可采收種子?;勺骷徔椨玫募t色染料,亦可做藥用;種子用于提取紅花油,是良好的工業和醫藥用油。二者均影響品質和經濟效益。
紅花6—7月開始開花,開花后3~5 d即進入盛花期。以花冠裂片開放,雄蕊逐變枯黃,花色深紅的盛花期早晨采摘為宜,此時花冠不易破裂,苞片的刺不扎手。采花時應向上提拉,采取花冠,避免對種子生長造成影響。每天清晨8—12時采收為宜,若采收過早,花朵尚未授粉,過晚則變為紫黑色。采收的花絲要立即陰干,及時裝包入庫,不宜在陽光下曝曬[6]。
當紅花植株變黃,葉片變成褐色,莖稈表皮略微皺縮,種球失水,果實稍有綠色時即可收獲種子。收獲要及時,防止遇雨霉變。大面積種植紅花,可用普通谷物聯合收割機收獲,曬干、脫粒、去雜、晾曬,種子含水量8%~10%時即可入庫。
參考文獻:
[1]王建勛.新疆紅花及主要品種簡介[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6(2):25-26.
[2] Koutroubas S D, Papakosta D K, Doitsinis A. Cultivar and seasonal effect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pre-anthesis assimilates to safflower yield[J].Field Crops Research,2004,90:263-274.
[3] 李宗林,趙文泉,子炳烈,等.秋播紅花密度、施肥研究及推廣應用[J].云南農業科技, 2007(1):19-20.
[4] 蔣允賢.紅花的栽培與管理[J].中國藥學雜志,1991,26(11):652-654.
[5] 蘇敬龍.紅花栽培的關鍵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04(10):31-32.
[6] 懷彥東.紅花栽培、采摘、貯藏研究[J].黑龍江醫藥,2007,20(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