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切實保障黨員建議權,2008年以來,山東省東平縣彭集鎮后鄭海村探索實施了黨員民情提案制度,建立并暢通了黨員意愿表達渠道,充分保障了黨員權利,加快了農村和諧發展。
規范程序,嚴格操作。后鄭海村黨支部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提案過程進行了規范,共分五步完成:一是填寫提案專用表。由黨員本人填寫民情提案表,寫出自己對村黨組織工作決策、黨內民主生活、村級事務處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二是匯總提案內容。由村黨組織成員分門別類匯總各黨員的提案內容,并設置討論專題。三是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由村黨支部委員會研究討論,提出初步辦理意見,然后交村黨員大會集體研究,涉及村級重大決策的,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四是書面答復提議人。根據會議決定,經黨支部審核后,按提案內容專題辦理,辦理情況由村黨支部向提案人作出書面答復。五是整理歸檔。建立民情提案檔案盒,實施一案一檔,在每件提案辦理完結后,由專人及時收集材料,整理歸檔。
把握原則,穩步推進。一是把握民主原則。制度制定民主化,即在制定財務制度、村務公開制度、“雙十日”制度時,做到人人參與,順民意、應民心;提案過程民主化,即任何一名黨員、群眾都有權利對村里事務提出意見、建議,都有權利以民情提案形式參與村級事務決策;提案辦結民主化,即在提案辦理過程中,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如對辦理結果不滿意,黨員、群眾可直接提出意見。二是把握一事一案原則。對提案按照內容歸類整理,并根據整理后的提案類別,建檔立志,做到一事一案。三是把握“實效”原則。民情提案制度,就是還權于民、惠利于民。在提案辦結中,嚴把“三關”,確保提案結果的實效性:研究時嚴把政策關,即在黨支部研究討論提案內容時,充分考慮國家政策與法律規定;決策時嚴把意見關,即對參與決策的黨員、群眾的合理意見都積極采納;決策后嚴把執行關,即每件提案的辦理結果都及時答復提案人,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各項提案決策的及時有效落實。
實行“三讓”法,激發黨員參與積極性。一是重大決策讓黨員、群眾做主。凡是涉及村級重大事務的決策,一律征求黨員、群眾意見。根據民情提案制度的要求,由一名黨員提議,1/4以上黨員復議,就可以提案形式對村里工作決策、黨內生活、村干部工作作風、村級各項事務管理及集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由村兩委負責辦理。目前已收到提案31件,內容涉及樹穴拍賣、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方面。二是財務收支讓黨員、群眾知道。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并堅持每月16日對財務收支進行公開。三是發展成果讓黨員、群眾共享。近年來,后鄭海村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下大力氣進行新農村建設。對全村街道兩側房屋、建筑物粉刷一新,對村內所有街道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栽植國槐150棵,鋪設地面磚、路沿石、彩磚4600平方米,安裝路燈110盞。目前,后鄭海村已形成兩橫五縱的道路框架,主要街道達到了綠化、凈化、美化、亮化、兩邊有文化的“五化”標準,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
黨員民情提案制度實施以來,村黨支部共收到提案30余件,辦結28件,解決黨員、群眾關注的難題29個。民情提案的實施,保障了黨員的基本權利,推動了村級民主建設,提高了村級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密切了黨群關系,在黨員和群眾中引起較好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