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曲作者楊歌陽、詞作者石煌遠也許不會想到,2008年他們為湖南省拍攝的一個“農村遠教”的電視片譜寫的《和在心中》的主題歌,現在已經成為湖南省長沙縣黃花鎮黃龍新村的村歌,并被村民廣為傳唱。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湖南第一首極富專業水準的村歌。
2009年10月30日,團中央新農村建設考察組來到黃龍新村,聽到了這首旋律優美、內容貼切的村歌,深有所感地對記者說:“村里有村歌,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農村文化建設就是需要提升農村文化品質,盡可能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
說起村歌的故事,黃龍新村黨支部書記王再德說:“2008年夏天,湖南省委組織部、湖南省農辦工作組在黃龍新村組織干部、專家、作家和電視媒體,做了3個月的調查。他們到農家走訪、采風、拍攝,分別撰寫了一篇調查報告、一篇報告文學,拍了一部電視片。電視片主題歌的歌詞就是在村里呆了3個月的石門縣文化館的干部石煌遠親身體驗農村生活后的杰作,同時也包含了村干部、村民的創作智慧。”
石煌遠曾經與著名曲作者楊歌陽一起創作過《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小背簍》等湘韻名曲,而這首主題歌也是由他們兩人合作。把這首歌演繹得優美動聽的就是湘籍歌手雷佳,為這首歌配樂的是中央音樂團,和聲的是北京音樂學院。
這首歌制成光碟后送給黃龍新村一盤,后來在攝制“先教”片時也用這首歌做主題歌。片名叫《和在心中》,這首歌的名字也叫《和在心中》,寓意“建設新農村,和諧在心中。”
“干脆就定為黃龍新村的村歌!當時我拍板了。后來我們聚會、搞活動經常聽這首歌,現在村民們都會唱這首歌了。”
接著,王再德提議再聽一下這首歌。于是,記者在黃龍新村“電視臺”制作室完整地欣賞了這首動人的村歌:
你可見屋頭縈繞的炊煙,
你可見男耕女織的田園,
你可見垂柳親吻的堤岸,
你可見荷盤輕搖的紅蓮。
和是愛的相守,
和是情的相連,
和在你我的心間,
你我的心間……
黃龍新村村委干部陳武樂呵呵地說:“現在村里男女老少都會唱,有的跟著配音唱得很好。如今這首村歌似乎已成為村民的精神表達方式,不僅聚會搞活動時唱村歌,農戶結婚辦喜事也唱村歌。有趣的是,村民們的手機鈴聲也是這首村歌。”
在黃龍新村,新農村文化建設基本做到了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2005年全村總收入達1.8億元,人均收入6200元。2009年村投入文化事業經費就有30多萬元,除了遠程教育頻道,還有多功能文化活動廳、圖書室、電腦室等設施。村里的大型文化活動常年不斷,如在“三八”、“五四”、“七一”等節日聯歡時,都把《和在心中》的村歌唱得格外嘹亮。
湖南省社科院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心秘書長陳文勝說:“有這么一首村歌,對于提升農村文化品質,陶冶農民精神情操,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一個很好的表現形式。由農民參與,名家創作,這是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相碰撞、傳統文化和都市文化相融合的結果,是符合時代需要的精神產品。農村文化建設不是只注重文化設施硬件,還應該注重非物質的東西。送戲下鄉是‘人走茶涼’,而村歌留下的是永恒,這對新農村建設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