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廣西省象州縣石貴村結合黨員個人能力、特長,按職責將黨員分成7個理村小組,推行黨員分組定責理村務制度,推動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2010年1月10日,中央第六巡回檢查組組長傅克誠深入石貴村考察調研時,對這一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圍繞“生產發展”要求,大力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石貴村注重發揮黨員經濟發展指導組、農業科技示范組等理村小組作用,以發展生態農業為突破口,大力開發名特優農產品,以“戶均1座沼氣、1畝魚池,人均10頭肥豬、4畝水果”為發展目標,形成了以沼氣為紐帶、養殖為龍頭、種植為重點的三位一體生態農業發展新模式。目前,全村已建沼氣池44座、魚池48座,種植沙田柚、蜜桔、龍眼等名優水果789畝,建成了年出欄1000頭肉豬的新型養豬場。
圍繞“生活寬裕”要求,全面實施增收致富工程。在抓好生態農業開發的同時,石貴村還把發展工業項目和旅游經濟作為增收致富的亮點,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2009年以來,依托黨員信貸工程,石貴村籌集資金40多萬元,創辦了腐竹廠。同時發揮臨近縣城和古象溫泉旅游區的地理優勢,發展摘農家果、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的旅游項目,目前已建成農家旅館、農莊4家。通過實施增收致富工程,石貴村2009年人均年純收入達到7090元。
圍繞“鄉風文明”要求,積極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在黨員村風文明管理組和電教宣傳培訓組的帶領下,2009年,石貴村共籌資27萬元實施文化惠農工程,建成了科技培訓綜合樓、村級特色小廣場、燈光籃球場、文藝舞臺,并組建了農民籃球隊和文藝隊,開展樹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做出新貢獻,帶頭學理論、講公德、守法規、用科技、活經濟的主題實踐活動,并積極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圍繞“村容整潔”要求,切實抓好六改一建工作。石貴村黨員水利設施維護組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堅持以舊村改造和新村基礎配套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人居環境治理,切實抓好改水、改電、改路、改廚、改廁、改圈和建沼氣池工作。同時,石貴村按照上級支持一點、個人捐獻一點、投工投勞一點的辦法,積極籌集資金80多萬元,對村莊的自來水管道、電線線路、村道、廚房、廁所、家畜圈等進行科學合理地布置、改造。目前全村樓房化、沼氣池入戶率已達100%,電話、電視、冰箱、摩托車入戶率均達99%以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圍繞“管理民主”要求,努力打造自治模范新村。石貴村黨員村風文明管理組和電教宣傳培訓組充分發揮作用,組織開展普法教育和農村政策教育,增強村民依法行使權利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黨員維護穩定聯防組負責調解民事糾紛和治安防范工作,組織治安巡邏隊定期進行巡邏;黨員村務財務監督組負責對村務、財務公開的情況進行監督,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
通過不斷完善基層民主管理制度,努力擴大農村基層民主,石貴村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導、農民參與、自主管理的工作機制,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