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莊村位于南召縣云陽鎮東南部,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347戶1386人。該村交通便利,崗坡丘陵面積大,發展果業生產具有良好的條件和優勢。1998年,該村緊緊抓住市場行情,決定大力發展桃樹產業,圍繞全村7條嶺8道溝大做文章,使全村桃園面積擴大到400余公頃。2009年全村僅桃一項收入就達300多萬元。其中馬根芳、李富生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10多戶,年收入在5-10萬元的有20余戶。全村90%有桃園的農戶年均收入都在萬元以上。由于該村桃的果形、風味、品質俱佳。桃子成熟季節,引來無數客商紛紛搶購。產品遠銷湖北省沙市、宜昌、荊門。四川成都及河南省的鄭州、平頂山、南陽等大型超市,因此,該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桃樹專業村。他們的成功在于:
1
抓住商機,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早在1997年以前。這里曾是蘋果專業村,因受自然條件、市場因素等多方面影響,蘋果效益逐年滑坡,產業逐漸萎縮。唐莊村迅速調整產業結構,依據他們自身擁有的果樹栽培經驗和技術,選準桃樹結果早、經濟效益高的優點。堅定信心發展桃樹。自1998年開始,唐莊村人經多方考察不斷引進適合本地栽培的北農早燕、萊山密、新川中島、早豐王等桃樹新品種,使原來的蘋果專業村變成了桃樹專業村。目前全村崗坡地全部種上了桃樹,今年又自發在耕地上發展品種桃40多公頃,計劃明后兩年全村93.3公頃耕地全部發展桃樹,擴大優質桃基地規模。
2 學習推廣實用技術,以科技支撐產業發展發展果樹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唐莊人明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道理,于是把學技術、學本領當做立足市場、站穩腳跟的制勝法寶。從發展之初,馬根芳等人就自費訂閱多種果樹科技書籍,自費到河北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地參加培訓、考察學習,帶回許多先進的種植經驗和信息,并且長期與南陽農校保持合作,把自家果園當做農校的產學研實驗基地。因此成了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土專家”。在他的帶動下,今天的唐莊人學技術、用技術熱情高漲,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施肥、噴藥、修剪、疏花、疏果、高接更新。他們個個都是有理論、有實踐的行家里手。唐莊人還根據桃樹經濟壽命在20年內的特點,采取計劃密植、高接換種、大樹套小苗等新舊更替的辦法不斷更新果園,這也是唐莊村桃樹產業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技術普及、技術比拼、技術創新成就了今天唐莊桃樹產業的持續、穩定、高效發展。3強化管理,做到“四統一”果園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如何搞好“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成為唐莊村桃樹生產的首要課題。為了適應新的產業和市場需求。唐莊人在馬根芳的帶動和影響下。實施了“統一標準、統一操作、統一物質供應、統一產品銷售”的四統一管理措施。在技術標準上,統一操作規程;在修剪和病蟲害防治上。統一時間節點和用藥標準,防止交叉重復受害;在物資供應上。統一采用桃樹專用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在果品銷售上。嚴格按照客戶要求,統一把好果品質量關。杜絕一切欺詐行為。靠質量。靠品牌,靠信譽,靠服務開拓市場,贏得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