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閱讀輔導是對學生的閱讀目的、內容和方法給予積極影響的教育活動,學校圖書館開展并做好閱讀輔導工作,會對學生起到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知識、啟迪思想、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陶冶情操、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學生 閱讀 輔導
在當今信息化、全方位開放的社會,學生需獲取更多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知識的來源相當一部分在課外書籍中。作為學校圖書館要為學生獲取更廣泛的知識做好閱讀輔導工作,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要做好閱讀輔導工作,圖書館員應做到:
1.提高讀者的閱讀認識。閱讀是人們有目的行為,是一種自覺的活動,主觀上對閱讀的認識如何,是每一個學生得以提高閱讀修養的內因。一切外來閱讀輔導活動都必須通過它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所以提高讀者對閱讀的認識是閱讀輔導工作的首要內容。為此,圖書館員應做好有關的宣傳工作,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來直接認識閱讀活動的意義與作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輔導學生學會利用館藏。學校圖書館是學生的第二課堂,輔導讀者認識并學會利用館藏是開展閱讀輔導的重要環節。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產業和信息服務將在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學圖書館要向讀者介紹圖書館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管理圖書的基礎知識,介紹電子圖書的概念、內容、機讀目錄、縮微技術、視聽資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等。向學生介紹圖書館的作用、性質、特點、任務和職能,以及館藏文獻、圖書館文獻分類原理。圖書館要向讀者介紹文獻檢索的方法與技能,目的是讓讀者掌握一定的獲取文獻信息的方法與技能,培養學生駕馭文獻、整合信息的能力。每學年初,我校圖書館都要對新生進行利用圖書館的教育。教會學生利用館藏文獻的基本技能,解決了部分學生面對寶庫無門可入的困惑,使學生能夠找到自己喜愛的書籍。同時,向讀者介紹圖書,利用宣傳欄介紹新書,推薦優秀讀物,及時公布最新書目。這樣既“為人找好書”,又“為好書找人”。學生學會了“找書”,就可以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閱覽圖書。
3.合理選擇閱讀內容。閱讀內容的選擇是閱讀輔導工作的關鍵,不同的閱讀內容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優秀的書刊能使學生受益終身,但在選擇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做到適量和適用。
在學校里學生的學習科目較多,學習任務也比較重,畢業班學生還要系統地復習各科知識,加上中學生固有的活潑好動特點,客觀上要求圖書館在推薦課外讀物時一定要做到下列幾個方面:
(1)內容要廣泛。我們根據需要選擇一些思想內容健康,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的書,供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讀一些談理想、人生、思想品德修養、介紹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的著作,也要讀一些具有時代精神,反映時代風貌的文章,如《人民文學》《少年文藝》《中學生閱讀》《全國中學生優秀作文選》《閱讀與鑒賞》《閱讀與寫作》等刊物中的優秀文章。還要適當讀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革命領袖、名人、英雄人物的傳記,如《名人傳記》《名人錄》和一些介紹新知識、新科學、新成果的科普文章、科學小品,如《科學世界》《求知與探索》《飛碟探索》等,以擴大知識面以及圖書展覽,進行直觀宣傳,讓一些五顏六色、有趣的封面,各種題材的優秀作品走進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眼饞手癢,使他們認識到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書世界。從而激發他們的讀書欲望和興趣,使他們逐漸接近圖書館,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到圖書館借閱各種書籍,加深閱讀興趣。
(2)聯系課堂學習。課外閱讀是課堂學習的一種補充,因此,要求圖書館員要深入實際,了解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挑選讀物,要在課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去推薦。圍繞課堂學習提供相關的書刊,有助于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有的學生缺乏勤奮學習的精神,就可以推薦有關革命導師、科學家、文學家勤奮學習的書,以激勵其刻苦學習,有的同學數理化基礎較差,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推薦數理化自學讀物,等等,幫助他們通過閱讀來提高、完善自己。
(3)照顧學生的興趣。閱讀輔導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其健康的發展。因此在給學生推薦讀物時要考慮其興趣,以調動起閱讀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時,應堅持啟發誘導的原則,采用說服疏導的辦法。要避免硬性推薦或消極限制的做法。
(4)考慮學生各階段的特點和學習規律。不同年級的學生以及同一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其生理特點、心理特點、思想狀況、學習規律等都有差異。因此圖書館員應有區別的幫助他們挑選讀物,可以編制多種館藏專題推薦書目,在學生自己選擇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對象給予指導。要杜絕不加區分、不分對象的提供讀物的做法。
4.正確指導閱讀方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很多學生的課外閱讀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的,根本沒有一個好的閱讀方法,而獲取最佳閱讀效果的主要途徑是科學有效的讀書方法,因此圖書館員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時,要根據中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指導學生制訂讀書計劃。有序的列出一定時期應讀書刊的目錄,并安排好閱讀的時間進度。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認識書中哪些是正確的,應該吸收和借鑒;哪些是錯誤的,應該剔除和抵制;學會區分是非、善惡、美丑、高尚與庸俗。善于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讀書無定法,各人的讀書目的不同,個人的性格也不同,所以要根據自己具體情況,擇優選取,形成自己的閱讀方法。
(3)指導學生學會精讀和泛讀。既指導學生會根據各自的閱讀目的和讀物的內容性質,確定哪些書刊甚至章節應精讀,哪些應泛讀;學會如何去精讀,如何去泛讀,以迅速獲取知識。
(4)指導學生做閱讀筆記。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既要動腦筋,又要動手,邊看邊想,還要邊記,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如學生在閱讀世界名著《哈姆雷特》時,要讓學生知道《哈姆雷特》的作者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杰出的詩人和劇作家,作者塑造了一個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熏陶,為實現崇高理想而上下求索,并敢于與惡勢力斗爭的藝術形象。哈姆雷特的美好愿望是什么?他希望通過什么方式來懲罰罪人,改造現實?當未能實現自己改造現實的志愿時,他又采取了什么方法?為什么我們要說他是一個不能完成歷史重任的悲劇英雄人物呢?
(5)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平時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難時要養成隨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并教會學生怎樣使用工具書。
(6)指導學生克服不良閱讀習慣。如閱讀中的半途而廢、閱讀時間過長、在光線太強或太暗的地方閱讀等。
為做好閱讀輔導工作,學校圖書館還應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開展書評活動,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及時發現學生的閱讀需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也可開展剪報、校報、心得、筆記等多樣化的閱讀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還可開展“讀書月”活動,在學生中掀起讀書高潮,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營造良好的校園讀書氛圍,使每一位學生都在閱讀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蘆墟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