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從近幾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Ⅰ的比較分析,總結命題規律,指導高中教學和復習迎考。這是研究高考的必不可少。高考作為當今第一大考,以其的公平性在選拔人才上無可替代。
【關鍵詞】人教版課程 語文 高考 規律 教學 備考
年年歲歲考相似,歲歲年年題不同。作為選拔性考試的高考,試題的命制在高考環節中至關重要。研究高考命題是指導考生復習備考和老師教學的關鍵環節。隨著新一輪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高中逐步推開,與之相配套的高考改革也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研究高考命題規律、總結高考命題經驗必將對以后的高考改革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綜觀全國實行新課改的省、市、區,新課改高考試題命制仍然以原來的比較成熟的高考命題模式為依據,在高考大綱指導下進行逐步過渡和微調。因此,繼承和創新也是高考改革必須遵循的規律。下面,筆者對2000年以來高考全國卷Ⅰ語文試題的命題走向作一比較分析,從而對河南高考語文命題的發展趨勢作以預測,以便對以后的高考改革和教學提供借鑒。
人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與高考的直接體現只剩下名句名篇的5分。但是語文命題的基本指導思想是“根在墻內,花在墻外”。我們老師教學時是以課本為一個例子,同時也不可盲目崇拜。下面就高考試題的變化分析對以后的備考和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進入2000年以來,高考語文試卷(全國卷一)穩中有變,年年創新,在穩定和諧中前進與發展。為此,筆者就2000年—2009年的高考語文試題進行比較分析,并對2010年的高考命題進行預測,以期對2010年以及以后參加高考的考生有所幫助,從而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首先,我們通過下表看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變化:

從上表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高考語文試卷的客觀題的數量和分值在逐年減少,主觀題的分值在逐年增加。這也是高考語文試卷的發展趨勢。為了保持命題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估計新課改前的2009年和2010年高考語文命題的試卷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動,仍然以2009年高考語文卷的結構為依據。即使是新課改全面實施后,高考語文試卷也不可能推翻以前的命題結構,重新編排,這從實行新課改高考的省份的命題中已經初見端倪,仍然是小調大不動。這就為考生復習備考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其次,我們來看考試的形式。從2000年到2009年,試卷考試形式沒有變化。答卷方式: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50分??荚囅薅ㄓ脮r150分鐘。試題類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古文翻譯題、簡答題、寫作題。注:從2004年開始,多項選擇題逐漸從試卷中隱退。閱卷方式:網上閱卷。
第三,重點分析試題脈絡變化,通過試題對比分析,對2009年試題預測。
一、語文基礎知識

估計2010年高考語文基礎知識的題量不會增加,語音和字形試題有可能復合在一起來考的可能性最大,或者是字形題恢復繼續考,字音題不再考,或者是繼續單考字音。成語和病句仍是必考題目,詞語辨析、標點符號、語言表達連貫、文學常識、修辭手法五者選考其一。語言表達連貫題2006、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連續出題,2010年不可能再出連貫考點的選擇型試題。
二、現代文科學文閱讀(小閱讀)

比較:高考語文試題第一卷上的閱讀材料,要么是自然科學類文章,要么是社會科學類文章。自然科學類文章的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學、環境保護等領域,反映的是當代自然科學的最新發現和最新研究動態。社會科學類文章則包括經濟學、教育學、歷史學、文化學、考古學、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方面的內容。以后,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醫學仍然是出題熱點。2010年自然科學類的文章出題的可能性最大。請考生要關注自然科學方面的小短文,做到多讀多感知。
解題技巧:采用排除法做題。帶著問題找答案。篩選重要信息,不要漏掉關鍵詞和關鍵句。多讀多練是根本。強化訓練是關鍵。
三、文言文閱讀

比較: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的題材均出自史傳類作品,主要以敘事為主,篇幅不長,多經命題者重新剪輯,大多選自《二十四史》。材料中所涉及的人物皆為正面形象:或是不畏艱苦、征戰沙場的武將,或是秉公執法、廉潔自律的文臣,或是行俠仗義、撫危助困的游俠。2004年高考文言文閱讀由原來的五道選擇題減少為四道,增加古文翻譯的文字量和分數。2005年高考文言文閱讀由原來的四道選擇題減少為三道,繼續增加古文翻譯的文字量和分數。2009年保持這一變化。估計,2010年高考也會繼續保持這一傳統命題方式。
備考啟示與技巧:①注重詞語語境意義的理解;②注意與課本的聯系;③注意答題技巧的運用(如:排除法);④適當擴大閱讀量;⑤翻譯時以直譯為主。估計2009年文言文閱讀仍然考人物傳記。注重古代清廉的文官和愛國的武將這兩類題材。最重要的是:(一)要總結歸納120個文言實詞的意義及用法;(二)要總結歸納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三)要總結歸納四種常見的文言句式的特點和類型;(四)要總結歸納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四、文言文句子翻譯和古詩詞閱讀鑒賞以及名句名篇默寫

比較:古詩閱讀與鑒賞的設題從2002年起由選擇題改為簡答題,試題難度有所增加,對能力的考查也進一步增強,試題的問題提出角度也靈活多變,答案的擬制也比較開放,這些更有利于考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09年的高考《大綱》規定的古詩文閱讀要求與08年的沒有變化。要注意考綱要求的是淺易的詩文,要求考生注意,主要的是閱讀鑒賞的方法。
備考啟示與技巧:運用“三審”“四品”法鑒賞。一審題目,二審作者,三審注釋;一品意象,二品意境,三品情感,四品技巧。估計2010年古詩鑒賞難度有所增加,分值可能繼續增大。唐詩、宋詞和宋詩仍為考查重點。老師要領著考生把唐、宋詩鑒賞詞典和宋詞鑒賞詞典中的名詩名詞領會貫通,主要讓考生學會用專業術語鑒賞古典詩歌。
名句名篇的命題出題范圍比較:


比較:名句名篇的默寫試題幾乎都出自課本,命題的目的十分明確:不為難考生?!?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以后簡稱《大綱》)明確規定:①識記中國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和代表作;②識記外國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和代表作;③識記文學體裁常識;④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由此可見,名句名篇默寫關鍵是考“常見”,而且是中學生常見的,我們應該高度關注課本。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名句,李白、杜甫詩歌中的名句,第五冊、第六冊高中語文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詩文中的句子要高度重視。
備考啟示與技巧:注重課本,以綱扣本,適當拓展,常記常誦,常摘抄常運用。估計,2010年名句名篇必然要考,且基本上都是出自高、初中語文課本。要特別注意30篇要求背誦的古詩文。為了節省高考復習時間和提高高考復習效率,課外的名句名篇盡量少涉及。
五、現代文主觀題閱讀(大閱讀)

文學作品的閱讀,體裁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這四種體裁中,最便于考查的作品體裁便是散文。且所選的散文,皆為中外現當代作家的經典散文,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鄉土氣息。估計,2010年所選文章散文的可能性仍然比較大,而且是普通的當代散文家的文章,真正使高考大閱讀試題的選文走下文學大家的神壇,使文章更加貼近時代、貼近考生、貼近生活。
備考啟示與技巧: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②要提高閱讀技能;③要挑選練習材料。2010年現代文大閱讀仍考散文,且要注意現代名家和當代名家的作品,多讀當代散文佳作。做題時,必須把題目還原到該文章語言環境中,知人論世,就文解題,帶著問題尋找答案,找到后,歸納總結答案,是考生應具備的基本閱讀分析能力。劃分段落結構,整體認知全文,歸納主題思想,總結寫作特色,仍然是現代文應試的主要做題方法,因為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正是跟著高考這樣走的。
六、語言知識表達與運用

估計2010年高考語文語言表達的題量可能增加,語言連貫不會再出兩題(2006年考了一道選擇和一道填空題,分值7分),壓縮語段和擴展語句必考,但有可能選考,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試題有可能增加,至少考兩題,并且結合修辭手法,語言表達得體有可能再次登場亮相。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考點為2008年大綱新增,應成為復習備考中的重點復習內容之一。
七、作文(一題,60分)(全國卷一的命題趨勢:話題作文向新材料作文過渡)

比較:前幾年連續七年考話題作文。話題的表述,逐漸由單一的概念演變到二重概念的組合??己说膬热萘⒁猓傻赖掠^念轉向情感素質。近三年,話題作文向新材料作文形式過渡。材料的引用,由自編拓展到引用。作文立意,由單一限制趨向自由發展。思維視野,從想象轉向現實。考綱要求考生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其他常見體裁的文章。文體要更加明晰。
備考啟示與技巧:①關注生活;②多讀優秀文章;③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④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2010年仍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或者采用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任選其一,一大一小作文【命題+材料(漫畫等)】作文形式也有可能,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的要多加注意,要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備考時,應把文體特點、書面美觀、結構嚴緊、內容豐富、語言符合文體要求放在高考作文備考的重中之重,針對這幾個要求,高考作文備考要分項訓練,強化提高。
總之,2010年的高考語文命題與2008年的高考語文命題相比,不會有大的變化,尤其值得重視的是,2008秋季河南等省份實行新課改,使用老教材的考生還有兩屆,即是2009屆考生和2010屆考生。這兩屆考生的高考與前幾屆考生的高考會保持連續性,考生復習備考盡管大膽放心。但是,高考試題客觀試題數量逐年減少主觀試題分之逐年增加的趨勢已經形成,且作文試題的形式如川劇中的變臉,讓人捉摸不定,考生在備考時,應該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準備和行動,并且在作文訓練中,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圖作文,都要兼顧到,不管命題人如何使盡渾身解數,如何拼湊復合,考生只要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在考場上就能應對自如,游刃有余。
(作者單位:河南省鹿邑縣第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