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學生的寫作課,我是在教了胡適《我的母親》后,布置的一個寫作練習,寫寫自己的母親,要求真實地寫出母親的形象,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作文交上來后,我仔細地閱讀了學生的每一篇作文,看了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令我驚訝不已。因為學生的作文不是虛情假意,就是矯揉造作,為了寫出母親的愛,不是自己生病就是母親死了。我到課堂上,對學生說,你們要死了爹娘后,才知道父愛、母愛嗎?你們這樣寫作文,難道不會傷透了你們父母的心嗎?怎么可以這樣造假的呢?
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具有真情的作文呢?我覺得教師要從三方面入手,即“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弊龅健耙晕沂謱懳倚摹!?/p>
一、說真話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卑唷对娙吮仨氄f真話》中說:“人民不喜歡假話,那怕多少裝腔作勢,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話,都不會打動人們的心。”《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由此看來,說真話是多么的重要,在中學生中,更應提倡說真話,這也是培養學生誠信品格的重要途徑之一。
真從何而來?真來自生活,來自對生活的真實感悟,我們的學生生活主要在家里、或學校,而且大多時間在學校里讀書求學。說真話,首先要培養學生用一雙敏銳的眼睛觀察生活,觀察真人、真事、真景。真,是文章的靈魂,巴金老先生在寫作《隨想錄》時,說的都是真話,我們為什么不能說真話?
有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我的母親》(片段):
我的母親就是平凡母親中一員,她沒有特殊的外表,也沒有特殊的才能,她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婦女,她說不出一句富有哲理或者時尚的話,她的話普通樸實,她也不知道怎樣去打扮自己,總是穿著樸素,沒有時尚的服飾,別人說她這么老土,她總是說,“這有什么不好呢?”,她對我也就這么幾句話,“孩子,好好讀書,別丟臉?!北M管母親沒有文化,但她總很關心我的學習,晚上母親經常陪著我讀書,而自己在一旁靜靜地織著毛衣或者是補衣服。
此片段比較真實,我課后問了那個學生,他家母親的確是這樣。我們在教學生寫作時,就要大膽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看一位學生寫的習作片段寫《說說我的心里話》:
老師,我很想對您說說我藏了很久的心里話,老師,您千萬別生氣,也許我的言辭會有重點,但我句句是真話。老師,您不要在課堂上用辛辣的語言來諷刺我們,有一次,你上課,很多學生回答不了您的問題,你就大書特書,你說我們個個“天才”,實在令你打開眼界,沒有想到我的班級里有如此優秀的學生,還有,您經常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令我們無法理解,您是在故弄玄虛嗎?您是在顯示您的學識嗎?要在知道我們還是學生,需要您的教育呢!
事實上,這個學生是敢于說真話的,我了解到他的語文老師經常是用諷刺性的語言挖苦學生,的確是這樣的一位老師,雖然這位老師研究生畢業,學問很深,但的確有其缺點。
敢于說真話,文章就有個性,就真實,我們不會因文章的語言欠缺而覺得不好,相反,我到覺得文章“合為時而作”,有其生活的原貌,是原汁原味的天然之作。
在當今的學生作文中,能有如此大膽真實之作,我們能不感到欣慰嗎?
二、寫真事
能說真話,就能寫真事,我們倡導學生說真話,其實也是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寫真事。如果是記敘類文章就更要寫真事。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牛漢的《我的第一本書》、朱自清的《背影》等無不記的是真事,課文已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范文,我們就怎么做不到呢?
要學會說真話其實也不容易,在今天的社會中,假話、謊話在一定渠道內大行其道,學生也耳濡目染,多少受到點影響,有的學生父母在孩子面前撒謊,久而久之,學生也學會了撒謊,表現在作文中,也出現了謊話。
學會寫真話,就要用心觀察生活,而且要觀察得細致,越細致越真實。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要重視細節描繪,材料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者是看到、聽到的。
下面是我班一位學生的習作(片段):
星期一早上,我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教室,走進教室,里面令我大吃一驚,滿地垃圾,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上禮拜放學后,值日生忘記做值日,還是星期天有同學來過?這樣的教室要是被班主任老師見到,他會發火的,對,不管誰搞的,先把教室打掃干凈再說。我馬上放下書包,拿起掃把,打掃起來,同學們陸續地來了,見我在掃地,也紛紛拿起掃把來,不一回兒的工夫,教室就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又如另一個學生的作文(片段):
那是一雙手,一雙長滿了繭的手,這雙手,上過山、下過地;種或田,砍過柴;放過牛,喂過豬;洗過衣,做過飯。我是在這雙手里長大起來的,這是我母親的手。
我不知多少次見過這雙手,看著它使勁地揮動鋤頭,看著它吃力地插過秧苗,看著它在燈下為我縫補衣服,看著它拿著刀砍柴……
如今這雙手老了,長著厚厚堅硬的繭,變得不再光滑,不再紅潤,已經像樹皮一樣的粗糙。
上面兩位學生的作文,能從自己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來寫,顯得真實可信,真實的作文就能打動讀者的心靈。
三、抒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敝挥姓媲閷嵏械奈恼虏拍艽騽尤?。寫作,需要真情。寫作是思維流動的過程,是情感發泄的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總是鼓勵學生寫自己真實的生活,說自己真實的話,抒自己的真實的感情。但一篇好文章,只有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于是需要老師的引導。引導到位,讓學生感受到“不平則鳴”,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能感人。
沒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盡管它文采華麗,還是沒有生命力。目前,有很多學生的作文,充斥虛情假意,無病呻吟,似乎從一個模子里出來的,這恐怕是學生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如寫春雨:
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天上飄落下來,細細的,像柳絲,亮亮的,像珍珠,春雨落在地上,滋潤著大地;春雨落在我身上,滋潤著我的心田。我愛春雨,愛它的無私,愛它的慷慨,愛它的美麗。我要像春雨一樣,做一個無私奉獻的好學生。
這段文字寫的美嗎?美極了,生動的比喻、排比句的運用,有著華麗的辭藻,但它缺乏真情,所以顯得蒼白無立。
真情才能使讀者感動,引起共鳴。朱自清的《背影》為什么能感動讀者,因為文章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作者的感情越真,越能打動人。
總而言之,我們在寫作中能做到“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文章就會感動人,寫作起來也就不會太難了。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龍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