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考慮在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班級,就必然要考慮這樣的問題,如何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成為優生,這也是自班級授課制實行之日起,教育要面臨的問題。我們必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減少學生間的差異,才能大面積地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所謂“學困生”,是指那些“發展水平較低”的學生,具體的講,是指“在知識技能、認識能力、思維品質、興趣愛好、情感、意志、性格、體力等”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水平較低的學生。學困生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復雜的話題。在教育教學中,許多教師在這部分學生身上花了不少精力,但結果收效甚微,加上有所反復的話,會導致老師喪失職業幸福感,導致對學困生放棄。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只要對學困生有比較全面細致的了解,并采取切實可行的轉化策略,從細微入手,持之以恒,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意即對學困生的轉化首先要懷著一顆博愛之心,高爾基曾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根據多年帶高中班的經驗,我認為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可以應用以下方法。
(一)應用良好的教育方法,用班規班紀及班主任的威嚴震懾法
多年的高中帶班經歷使我認識到,對于學困生較多的班,不能開學初一味當老好人,給學生留下惡劣的第一印象,應該用嚴肅的班規班紀對違紀現象如何處理做出明確的解釋,并且要求每名學生牢記班規。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一方面對所有學生表現出足夠的善意和溫柔,另一方面,當學生犯某些錯誤時,又必須樹立起老師威嚴的形象。使學生們養成尊師畏師的心理,當然在其中還必須講究教育技巧。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教育方法是關鍵,方法得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話對于學困生的轉化同樣適用。學困生的轉化沒有固定的模式,對學生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語言藝術的選擇。在對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交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要講究談話藝術。傷害學生自尊的話少講,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話更是越少越好。鼓勵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話多一點才會更有效。批評學生的時候,也要注意講話的語氣,照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這樣,教育的效果才能達到。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作為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在轉化過程中要允許學困生出現反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心平氣和,不能氣餒,更不能對學困生失去信心。當出現反復時,應找出出現反復的原因,并肯定學困生已取得的成績,增強其信心,同時明確提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從而實現最佳的轉化。
(二)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應用優點激勵法
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客觀、全面的認識學困生。學困生雖然暫時處于落后狀態,但不是一無是處。作為教師,首先要客觀的看待學生,充分了解學困生的需要,找出學困生落后的真正原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幫助學困生提高,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成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困生,即使學困生成績不好,但他可能在其它方面做的很好,所以要以客觀、全面的觀點來看待學困生,同時注意信任、尊重學困生。信任、尊重學生意味著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認為他們是學困生就另眼看待。要努力為學困生營造一個寬松、友好的環境,并創造機會讓學困生自我實現。讓學困生感覺到和其他人沒有什么不同,讓他們沒有被排擠、被討厭的感覺,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被傷害。這就需要教師對學困生有一顆包容之心,讓學生從中能體會到關愛、親密和信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困生的上進心,從而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來改變落后的局面。
學困生并非一無是處,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美,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學困生往往更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揚,教師應從小處入手,只要他們有點進步,就應加以鼓勵和表揚。當然,表揚要有針對性,特別是每次表揚之后應適當提高要求,幫助其不斷提高、進步。這里要注意的是,目標的設定要符合實際,不能太高,讓學生有畏懼心理;也不能太低、太容易。通過多年來帶高中畢業班的經驗,我發現學困生是有很多優點的,如有的性格開朗活潑,愛交朋友;有的有正義感,愛打抱不平;有的講義氣,人情味兒濃;有的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回報別人對他的好……只要我們充分尋找學困生所有的優點,你就會發現在其身上有那么多可人的地方。我們還應在同學面前找機會表揚學困生,激勵學困生,在同學心目中抬高其形象,樹立其改正缺點的信心。只要教師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如此加以鼓勵,就會使學困生從點滴的進步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走出自卑,邁向成功。
(三)利用同伴群體力量,創造成長機會,促其自我反省、自我約束法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同伴關系是青少年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青少年的成長影響很大。教師可以利用班里一些表現良好、成績優異、有威望的學生做自己的助手,引導他們和學困生做朋友,關心后進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由于大家是同學,交往的壓力比較小,也很容易溝通,在相處過程中,優秀學生的良好行為會影響、帶動學困生。在同伴交往中,大家取長補短,相互影響,可以提高學困生的信心和改變自我的決心。可以開展一系列有利于學困生成長的集體活動,通過活動使其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思進取”。還可以嘗試讓學困生也能當班干部。學困生由于自覺性和自律性相對差些,所以表現才會不如其他優秀學生。如果讓他們在班里當班干部,給學困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就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學困生在為集體服務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通過班級管理的鍛煉,來樹立學困生的責任心,使他們認識到要想對別人負責,首先必須學會對自己負責,管理好自己,只有這樣,才會更有號召力好說服力。如可以實行輪值班長制度,大家輪流當班長,共同參與班級管理,這項活動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的責任意識,他們懂得了每個人對班級都有責任和義務。學困生通過當班長會懂得管理班級的不容易,懂得老師的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會聯系到自己,反省到自己給班級帶來的麻煩,給同學帶來的傷害是錯誤的。在履行班長職責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
(四)家校聯合,“里應外合”法
從某種角度看,學困生的不良舉止,不良性格的成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敗造成的。因此與家長溝通,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尤為必要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密切結合,是教育轉化學困生的有效途徑。和學困生家長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表達技巧,不能讓學生覺得是在打小報告,否則勢必會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做的就是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并且在家長面前,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盡量多一些夸獎,少一些批評。這樣,家長才會有信心和教師一道努力,形成一股合力,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我曾經多次與班里某學困生家長聯系,分析利害,讓他們懂得溺愛孩子的嚴重后果。家長們在和我多次溝通后逐漸意識到他們教育方法的不當,他們普遍決心后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對孩子嚴加管教。在家長、老師還有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管齊下,學困生的轉化會在合力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績效。學困生的進步,反過來堅定了我的從教信心,增強了我的職業幸福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全身心愛學生,關心、尊重、理解、寬容和信任學生。用自己的愛去喚起學生的愛,用自己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心靈。
綜上,對于學困生的教育,只要我們教育者堅持不懈地努力,創造一定的條件,尋找有效的方法,促其樹立信心、進一步挖掘其潛能,就一定能幫助其成功。
(作者單位:河北省邯鄲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