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班級建設 班風培養
良好的班風對全班學生起著巨大教育作用,這是做過班主任的老師均有的深刻體會,但較為遺憾的是,不少班主任,尤其是缺少工作經驗的班主任,他們在班級建設中,往往很重視日常瑣事的處理,而忽視班級整體風格的建設。筆者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無論何時都應該清醒的意識到“班級”并不等同于“班集體”。正如馬卡連柯所說:“集體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個有目的地組織起來進行活動的機構,是一個有活動能力的機構。”在這樣的集體中,大家有著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榮辱,共同的精神支柱,成員之間互相友愛,相互幫助,每一個學生的痛苦和自豪與集體的挫折和榮辱緊密相連,班級一旦形成了這種良好的氛圍和風氣,這個班級就是一個具有靈氣的班集體,那么,良好的班風到底有些什么作用呢?
一、良好的班風是鞏固和發展班集體的必要條件。
班集體是學生的第二家庭(尤其是有住宿生的學校更是這樣),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集體的溫暖,要使班集體充滿溫暖,就有賴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在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的集體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班干部與同學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所擁有的那種親密、和睦和互助的關系,集體中那種勤奮進取、文明禮貌的氣氛,往往會使班級中的學生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體成員身份,為班風的良好而感到高興和自豪。同時,良好的班風又可以不斷地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自覺地為班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使班級集體更加鞏固,并且向著更高的水平發展。
二、良好的班風具有巨大的教育影響力。
良好的班風來自正確輿論的調節和積累,而集體輿論往往可以形成一種具有強烈傾向性的集體氛圍,并要求每個學生與這個集體環境相適應。在具有良好班風的集體中,維持集體榮譽的行為會受到贊揚和鼓勵,有損集體、破壞班風的言行則會受到集體輿論的譴責和反對。生活在這種集體環境中的學生,將會從集體對某些事件和行為的議論,褒貶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集體環境的影響。原來品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如魚得水,成長得更快;即使是一些品德或學業較差的學生,也往往由于受到良好班風的感染和熏陶,逐步抑制和克服自己身上的消極因素,發揚和增長積極因素,從而向好的方向轉化。
三、良好的班風對班級工作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
良好的班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全班學生和班主任長期共同努力實踐的結果。這種優良的班風必然會通過班級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反映出來。當學校和社會輿論對班級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與贊揚時,學生們就會感到光榮和自豪,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更加自覺地維護良好的班風。從而在全班學生心理上形成一種內在教育激勵因素,成為推動班級工作發展、前進的力量。
四、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具有保護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說的是客觀事物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班級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應該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往往可以增強學生對不良心理傾向和行為的抵御能力,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對學生的侵蝕和干擾,從而保護和增進班級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個班集體要不斷前進,離不開良好的班風。因此,作為班主任切不可忽視良好班風的培養。那么,如何培養良好的的班風呢?
一、民主討論,統一認識,確立班風,加強輿論引導。
確定班風標準的過程,應是一個動員群眾,統一認識的過程。因此,要發動師生討論,民主確定。比如召開《我心目中的班集體》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可歸結諸如“求實、勤奮、團結、友愛”,“赤誠、嚴格、活躍、奮進”“團結友愛、拼搏進取”等。通過學生深入討論后制定出來的班風標準,學生對其內涵的理解認識就更深刻透徹,這就為形成良好的班風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當然,在良好的班風未形成之前,班級內總有一些同學生活懶散、學習松懈,缺乏對紀律的認識,尤其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理解、不接受。表現為上課遲到、課堂上講閑話等。針對這些情況,除了結合班上實際情況引導學習《行為規范》外,還可以圍繞“紀律是‘嚴’好還是‘寬’更有益”,開展一些辯論、演講會。通過這些活動,絕大多數學生對紀律的認識就會提高。
此外,還必須有正確的輿論作為引導,要使班級極大多數學生明白,要創建良好的班風,是要通過同學們共同努力,相互團結,互幫互助才能實現的。通過精心設計策劃主題班會來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生活在集體中就要有集體意識,個人要服從整體,整體是通過個人的努力來表現集體的力量的。
二、班主任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過這樣嚴格的監督?!卑嘀魅蔚氖澜缬^、品行、生活、對每一個現象的態度等,都影響著全體學生。所以,班主任要重視自己的行為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首先要從我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學生要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那自己就首先做到這些。
班主任對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要經常運用自省、自勉的方式預防和克服各種不良的思想和行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班主任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與良好的師表形象去陶冶學生的心靈。
三、尊重熱愛學生,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
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師生交往中的粘合劑,作為班主任,要懂得熱愛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師對學生的愛和理解,可以使學生感到溫暖、關懷,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班主任的愛應撒在班集體中,應播種在學生的心坎上。這不但包括對優等生的培育,對一般生的促進,對特殊生的關懷,對后進生的偏愛,更包括對“問題學生”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當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最忌板起面孔去說教學生,而應用博大的胸懷去寬容他們,給他們自我改正的機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它能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戰勝自我。尊重學生,寬容學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有時還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評。批評學生要慎用批評用語,要講究語言藝術,要處處顧及學生的自尊,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愿意與你作心靈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切實有效地發揮批評的作用。
四、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忽視任何一個細微的錯誤。
良好班風的培養,要從頭開始,特別是對班級中的不良行為和現象,從一開始就要認真對待,不能放松,也不能放任自流,否則將積重難返,發展成為大問題,形成不良習慣,再抓就困難了。
中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處在急劇的變化之中,這需要班主任加以積極引導,因此,班主任的日常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作為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及時和他們溝通。只有做到心中有數,處理問題才有理,有力,有節,才能使學生口服心服。
事實說明,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總的發展趨勢是積極向上的,但由于自控能力較差,需要班主任不斷提醒,并加以糾正,堅持從小事做起,不斷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班風。
五、培養班干部隊伍,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
良好班風的建設,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支好的班干部和積極分子隊伍,班主任要充分要依靠他們,使用他們,發揮好班干部的作用。要發揮他們的作用,首先是選擇和培養好班干部隊伍,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嚴格挑選,合理使用。比較而言,要選有一定組織工作能力,肯吃苦,品行好的學生,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在實踐中鍛煉他們。如:性格開朗,細心,善于和同學相處的學生,班主任就安排他當生活委員。有集體榮譽感,樂意為大家服務的學生,就安排他做衛生委員。對于個別有能力但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安排一些工作,但跟他談好條件,成績必須達到一定要求,在教育過程中,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大膽使用這些學生,在促進良好班風的建設上會起到預想不到效果。
有了一個較好的班干部隊伍,班主任就要鍛煉使用他們,要教育他們以身作則,處處起表率作用,要敢于堅持原則,敢于同不良傾向做斗爭,同時,自己還要養成謙虛、謹慎、胸襟寬廣的好品質。
在班級工作中,民主化、重點化、及時性是使用班干部的重要方法。在布置學校任務時,班主任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積極性,最好讓他們主動請纓,開展各項工作。在制訂計劃時班主任只提要求,在執行中進行檢查,督促,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事后肯定成績,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力,又感到老師強有力的支持。同時,班主任也要重視班干部的意見,因為他們的意見往往是班主任治理班級的法寶。
還值得注意的是,班干部的使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班干部的表現和能力,不斷吐故納新,這樣才能形成一種激勵機制,保持班干部的純潔性和帶頭作用。
六、強化群體意識,增強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
培養學生群體意識,集體輿論導向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班級,勢必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而一個松散,歪風盛行的班級,是學生容易犯錯誤的溫床。因此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起著很大作用。
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目標的制定與實現,學生在集體中充分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集體的溫馨。在良好的班風的熏陶下逐漸養成群體意識,從而升華到集體主義思想,不斷增強凝聚力。在一個優良的班集體中,同學們才能互相幫助,督促,鼓勵,關心,團結向上,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東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