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分析討論企業動態競爭環境和技術競爭情報研究與應用現狀的基礎上,將競爭情報循環的概念應用于企業技術競爭情報的流租分析中,建立起一個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循環框架,以期實現集約、高效的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工作,從而使企業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動態競爭環境下獲得技術競爭優勢。
[關鍵詞]技術競爭情報;競爭情報循環;動態競爭環境
[中圖分類號]G3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1-0039-04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環境復雜多變的現實條件下。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為了獲取并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加強競爭情報意識,及時跟蹤科學技術的提升,準,確預測競爭對手、消費者和供應商的各種行為和變化,并實時監測市場中各種產品的改進和性能的提高。在一些以科技為驅動力,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領域(如醫藥、化學、電子、通訊和計算機等)中,技術競爭情報的價值和重要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對其過程的采納和使用已使一些企業獲得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本文在分析相關概念及應用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一個動態環境下的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循環框架,并加以分析討論,以期實現集約、高效的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工作,從而使企業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動態競爭環境下獲得技術競爭優勢。
1 動態的企業競爭環境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的內外環境復雜而多變,影響企業發展的要素豐富而多樣,環境的變化改變了企業的競爭行為與競爭模式,企業間的競爭也由原來的靜態模式演變為動態模式,趨向立體化、多方位,呈現出非連續性、非均衡性的特點。企業競爭環境的動態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筆者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4個方面。
1.1 科技信息的動態性
人類在二戰結束后的半個多世紀中,經歷了5次偉大的科學技術革命。即:1945—1955年,開始利用核能;1955—1965年,開始進軍外層空間;1965—1975年。開始進入可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的時代;1975—1985年,微處理機揭開了擴大人腦能力的新篇章;1985年至今,信息時代已經到來。目前,世界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科技成果轉化的周期越來越短,科技發展的經濟需求動力越來越強。科學與技術的整體化趨勢日益明顯,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材料技術和生物技術)巳成為世界科技競爭的焦點。科技發展的動態趨勢使得科技倌息呈現出動態性,而科技倌息的動態性又成為企業動態競爭環境的一個重要變量。
1.2 市場信息的多變性
市場信息作為社會生產、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必不可少的信息,是個廣義的概念,主要包括市場營銷信息、市場管理信息、市場商品科技信息和市場環境信息等。其中,市場營銷信息作為其核心和主體,主要包括商品生產和供應信息、商品競爭信息、供應商信息、消費者信息等。由于商品的供求關系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商品的價格信息瞬息萬變,因而不同商品的比價也不斷變化;同時,由于商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同種商品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所以商品的銷售情況處于時刻變化的狀態中。可見,多變性是市場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這也恰恰成為企業動態競爭環境的一個構成要素。
1.3 競爭對手信息的善變性
我國的(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載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謀略,可見遠在冷兵器時代,敵我雙方的情報就已經受到充分的重視并運用于軍事戰爭中。而今商場如戰場,在現代的商業競爭環境下,企業更需要在充分了解、全面把握自身情況的前提下,及時、準確地獲取競爭對手的信息,并迅速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以應對千變萬化的外界環境。
同樣,在《孫子兵法·計篇》中又有“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這說明用兵作戰要善于迷惑敵人,能打要裝作不能打,要打應裝作不想打。現如今,國內外許多成功的大型企業都紛紛建立起自身的反競爭情報系統,并展開對情報本身、情報過程、人員和系統的全面控制和監測,這就使得競爭對手的信息更具有隱蔽性和善變性。相應地,企業如何獲取競爭對手信息,以及如何區分虛假信息和真實信息,已成為衡量企業信息能力的標準之一。
1.4 經濟政治環境的突變性
經濟政治環境作為企業外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突變性也應當引起企業決策者的充分重視。例如:一些經濟政策、經濟形勢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國際國內政治事件的發生、國家政策法規的出臺也會間接影響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較量。相對來說,經濟政治環境具有突變性,并使得企業競爭環境的動態性更加明顯。
以上,從4個方面詮釋了動態的企業競爭環境,接下來將對技術競爭情報的概念及應用現狀作一闡釋。
2 技術競爭情報
20世紀so年代以來,技術競爭情報(Competitivee Tech—nical Intelligence,CTI)作為競爭情報(Compefilive Intelli。gence,a)的一個專門化的研究與服務領域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在創建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National InnovationSystem,NIS)及其科技綜合實力,提高產業和企業的技術競爭力及信息快速反應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井成為其增強自主核心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2.1 CTI的概念
技術競爭情報(CTI)是競爭情報理論和方法在科技領域中的應用。已成為當今世界競爭情報研究與服務業發展的新熱點。
技術競爭情報(CrI)最早由Kirk Tyson等人定義如下:技術競爭情報是指由競爭對手的技術數據聚集而成的、有關競爭對手市場地位、科研重點和發展趨勢的、有價值的戰略技術情報,并對其進行分析的過程“j。而依據Ashton,B,和Klavam,R,的定義,技術競爭情報是指能夠給組織的競爭地位帶來潛在影響的、有關外部科學技術的威脅、機遇或發展的信息,以及對這些信息進行搜集、分析、傳遞、利用和評估的過程,j,顯然。后者涵蓋的語義范疇寬于前者的。就宏觀競爭環境而言,筆者更傾向于采納后者。
2.2 企業從事VTI工作的目標
通過C了I工作,企業期望達到如下的一些具體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獲取技術并對競爭對手的行動做出恰當反應;增強對外部技術競爭環境的警覺意識;為企業的戰略計劃或戰術計劃提供情報服務;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調整Lsj。其整體目標仍然是增強企業的技術競爭實力。以使企業能夠面對外界激烈的競爭環境而保持或取得領先的技術競爭優勢地位,從而在競爭中獲勝。
2.3 CIT研究與應用的現狀
發達國家CIT研究與應用相對較為成熟,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發展模式。如:美國現已形成了政府積極引導、以企業為主體和為技術創新戰略服務的CTI發展模式,同時,CTI專題研究與教學開展較為廣泛;日本形成了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政府為主導、企業積極參與和官、產、研、學相結合的CTI服務發展模式。
由于一些歷史的和管理體制的原因,我國的CTI研究和應用與國外差距較大。1994年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分會(SCIC)成立,我國的科技情報研究工作找到了與經濟建設和市場競爭緊密結合的突破口,使競爭情報研究與服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且隨著研究的深入和企業界的加入,競爭情報活動也由理論研究轉向企業的實際應用。其中,CTI的研究與應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專家學者的關注與重視。目前,一些競爭優勢明顯、富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如上海寶鋼集團L10]、青島海爾集團””、聯想集團等,都積極開展競爭情報工作,并重視CyI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另外,國內的一批專家學者,如:趙剛研究員C,31、陳峰博士叫、李艷博士[“]等,也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C丁I服務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對C7I理論與應用進行研究。
雖然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CTI研究與應用目前還存在某些問題,如:C7I研究與服務的發展嚴重滯后、未形成crl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體系、缺乏政府部門的宏觀引導和管理體制等,但是CrI研究與服務的重要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乃至政府部門所重視,將其納入國家創新體系(NIS)井加以重點扶持已經指日可待。
由于CyI作為競爭情報理論和方法在科技領域中的應用。特別強調競爭情報流程的協調性和流暢性,因此競爭情報循環的概念將被引出,以利于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循環框架的提出和分析討論。
3 競爭情報循環
3.1 競爭情報循環的概念
西方現代競爭情報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競爭情報循環(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yclc,CIC)。它是在美國中央情報局軍事情報的基礎上開發而成的競爭情報流程L161,也被稱為Herring模型,是由5個基本環節(即:規劃和定向、搜集、加工處理、分析、擴散)而形成的一個首尾相接的閉環。一個組織的競爭情報工作就是按照這個流程不停地運轉,情報和決策得以不斷地生產并應用。
3.2 競爭情報循環的基本環節
競爭情報循環的5個基本環節具有連貫性,其價值也是相輔相成的。
3.2.1 規劃和定向
即分析本次競爭情報活動的目的和內容,明確決策者或用戶的情報需求,找出可能得到相關情報的信息源,并制定出一個信息搜集分析計劃。
3.2.2 搜集
包括選擇信息搜集的范圍和方法,判斷信息的來源和渠道,以及獲取獨特、新穎、有競爭力的信息。為了提高信息搜集的有效性,還應經常評估并改善本組織的信息搜集能力。
3.2.3 加工處理
首先應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質量評價,包括信息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新穎性等。然后對評價滿意的信息進行整序并存儲。通常情況下,高性能的競爭情報系統(Competitive Intel]igence System,CIS)能夠完成信息的匯總、評價、過濾、分類、排序、檢索、歸檔和存儲。加工處理過的信息保存在數據倉庫和組織的內聯網上,以備情報分析加工之用。
3.2.4 分析
CIS作為競爭情報流程的核心,能夠利用相應的分析工具和技術,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與綜合,并撰寫分析報告。這樣才能得到競爭情報。
3.2.5 擴散
包括包裝競爭情報產品并以一定形式傳遞該產品,同時監督井使用用戶的反饋結果,這些也是CIS不可缺少的功能。
總之,競爭情報循環對于完善企業高效、合理的競爭情報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將競爭情報循環應用于企業CTI工作,從而增強企業在動態競爭環境下的技術競爭實力,值得進一步思考。
4 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循環框架
4.1 框架結構的提出
企業競爭情報系統(CIS)是以人的智力勞動為主導,以信息網絡為手段,以組織制度規章為約束,以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為目標的人機結合的經營戰略決策支持系統,是企業競爭情報流程的核心,而企業技術競爭情報系統(Competitive Zechnical In~lllgence System,CTIS)則是從企業技術競爭戰略的高度出發,通過開發和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情報和智力資源來提高企業技術競爭優勢的信息系統,能夠操控和協調企業CFI工作的各個環節。在整個Crl工作中具有非同尋常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以CrLS為核心,把競爭情報循環的概念應用于企業C了I工作的整個流程,就能夠生成一個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循環框架,如圖Ⅱ所示。
在該框架圖中,居于中心位置的企業C丁IS分別以不同的方式操控著工作的各個環節,并由規劃和定向、CTI搜集、cri加工處理、CTl分析和C7I傳遞五個環節構成了一個首尾相接的閉環,企業的crI工作就是按照這個流程不停地循環著。
4.1.1 規劃和定向工作
企業CrIS先對本次C7I工作的目的和內容以及決策者或用戶的情報需求進行分析與綜合,再根據分析結果和系統存儲確定可能得到的相關情報的信息源,然后利用相關的程序軟件編制出一個詳盡的信息搜集分析計劃并傳送到下一個環節。
4.1.2 CrI搜集工作
企業C,IS依據已制定的信息搜集分析計劃先對C了I搜集工作進行指導,包括確定信息搜集的方法,判斷信息的來源和獲取渠道,并通過相關渠道(如:網絡、數據倉庫、訪談、參觀、咨詢等)從外界的動態競爭環境中(包括大量科技信息、市場信息、競爭對手信息、人際網絡信息、經濟政治信息等)獲取獨特、新穎、有競爭力的信息并傳送到下一個環節。然后再對CrI搜集的結果進行評估,從而逐步提高企業的C'TI搜集能力。
4.1.3 CrI加工處理工作
企業CrIS先對已搜集到的多條信息進行匯總,再依據信息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新穎性等指標對其進行質量評價。然后過濾掉評價不合格的信息,對評價合格的信息進行分類、排序,再檢索數據庫中已有的信息并歸檔存儲新人信息。加工處理過的信息保存在數據倉庫中或通過企業內聯網傳送到下一個環節。
4.1.4 CTl分析工作
企業CrIS利用相關的信息分析工具和技術,對數據倉庫中的信息進行對比、比較、分析與綜合,并利用相應的軟件撰寫出C丁1分析報告,從而分析獲得Cn并傳送到下一個環節。
4.1.5 CTI傳遞工作
企業CrIS先整合已得到的Cn并形成Cn產品,再監督Cn產品的傳遞過程,從決策者或用戶處獲得c'rI產品的用戶反饋并傳送給規劃和定向工作環節。其中,用戶反饋對于整個企業CT/工作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它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CrIS隨時監控并評估各個工作環節的運行狀況,并不斷做出更進一步的改善。
4.2 本框架研究的意義
將競爭情報循環的概念運用于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工作,從而形成的企業技術競爭情報循環框架,能夠幫助企業更加集約、高效地做好Cn工作,全面提高C7I的質量,增強企業的技術競爭實力,以利于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動態競爭環境下獲得較為明顯的技術競爭優勢,從而最終在競爭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