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圖書館傳統館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子資源已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內客之一。隨著電子資源的增加,圖書館電子費源建設遇到了傳統文獻資源建設中從未遇到過妁一些問題。因此,通過電子費源利用實證研究,增強電子費源建設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試圖以山東大學圖書館為例,對電子資源進行實證研究,分析和評價電子資源利用,并為今后工作提出建議。
[關鍵詞]電子資源;文獻傳遞;統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lO)01—0052—04
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網絡環境下,文獻資源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形成了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共存的復合型、多元化館藏結構模式。電子資源數量和經費的增長已超出傳統紙質文獻。如何合理配置館藏文獻已成為當前圖書館面臨的新問題。以山東大學圖書館為例,目前用于電子資源的經費已達數百萬元,占總經費的40%以上。由此可見,深入研究電子資源現狀,分析其利用情況,今后對于電子資源建設十分必要。
1 提出研究問題
在對山東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進行實證研究過程中。重點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1)評價電子資源發展政策。
(2)分析期刊使用取向。
(3)對文獻傳遞工作的影響。
2 研究方法
選擇電子資源作為研究對象的理由:一是它已成為圖書館主體資源,圖書館用于購置電子資源的經費逐年上升,數量大幅度增加。其利用遠遠超過紙質文獻資源。二是它使圖書館服務能力增強。豐富的內容使圖書館文獻提供能力加強,用戶需求保障率提高,主要表現在文獻傳遞的能力提高。三是它有利于進行定量分析。數據庫使用統計資料完整,利用相關數據進行定量分析。以下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2005—2008年數據庫統計資料。
3 分析問題
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初期,品種單一,數量少,經費投入占總經費的比例小。自從1998年開始引進網絡版數據庫,之后逐漸增加了對電子資源的經費投入,使圖書館擁有了比紙質文獻資源更為豐富的電子資源。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傳統文獻資源建設中從未遇到過的一些問題川,如:傳統文獻與電子資源的數量和經費比例,電子資源訪問權限和許可證協議,以及對文獻傳遞工作的影響等等。為此,圖書館需要制定電子資源發展政策,以避免電子資源建設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增強科學性和合理性。
3.1 評價電子資源發展政策
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講,制定電子資源發展政策,能夠使電子資源建設有科學的依據,也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山東大學圖書館制定的電子資源發展政策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闡述制定電子資源發展政策的目的和發展目標。第二部分政策施用范圍。第三部分是電子資源采購原則、任務和程序。第四部分電子資源發展規劃,電子資源發展政策的實施,使館藏電子資源數量迅速增長,文獻類型極大豐富,用戶需求得到更多的滿足。依據制定的電子資源以展政策,評價館藏電子資源使用情況,判斷電子資源發展政策預期效果,為今后電子資源建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以下是評價電子資源發展政策的幾個重點實例。
3.1.1 電子資源學科分布
山東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涵蓋了文、理、工、醫學等11大學科門類。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總體目標,圖書館文獻資源配置應與之相適應。以外文電子資源為例,目前圖書館擁有外文全文數據庫20個,6個文摘索引數據庫,學科分布涉及山東大學所有相應學科,尤其確保重點發展的數學、材料、物理、文學等學科對文獻資源的需求。從表Ⅱ中可以看出:在圖書館電子資源發展政策的指導下,電子資源建設進入到良性循環發展階段,學科分布趨于合理,擁有量迅速增長。文獻類型極大豐富,用戶需求得到更多的滿足。
3.1.2 電子資源使用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全文數據庫使用逐年增長;少數文摘索引數據庫出現下降趨勢。究其原因,一方面說明全文電子期刊符合學校學科需要,充分滿足用戶對全文電子期刊的需求。另一方面。各類文摘索引數據庫已基本覆蓋學校所有學科。山東大學2008年新增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rdCd(SCIE),直接影響到其它文摘索引數據庫的使用。
3.1.3 計算單次使用成本
圖書館在使用電子資源時,除了要了解總成本外,還應該掌握單位使用成本。它可評價圖書館購買電子資源的有效性,根據電子資源使用績效評價,可以看出大多數電子資源成本較低,尤其是大大低于紙質外文期刊的成本,說明圖書館電子資源經費投入有效性高。
3.1.4 同類圖書館比較
與其它同類圖書館進行比較,了解與其它館用戶利用同類電子資源的差距,分析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提高利用率的措施。通過表4分析,如果數據庫的使用與圖書館的預期目標出現偏差,使用率逐年降低或利用效果與同類高校相比差距較大,圖書館應通過用戶調研、培訓、宜傳等形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如果使用率仍然無法提高,那么,圖書館將考慮停訂數據庫。因此,通過實施電子資源發展政策,強化了電子資源建設和管理的科學性。
綜合上述評價,用戶在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時,更多選擇電子資源。根據電子資源使用績效評價,可以看出大多數電子資源成本較低,尤其是大大低于紙質外文期刊的成本,說明圖書館電子資源經費投入有效性高。另外,通過與CALLS成員館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某些數據庫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如果數據庫的使用與圖書館的預期目標出現偏差,使用率逐年降低或利用效果與同類高校相比差距較大,電子資源評價工作組應當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如果使用率仍然無法提高,那么,圖書館將考慮停訂數據庫。因此,通過實施電子資源發展政策,強化了電子資源建設和管理的科學性。
3.2 分析期刊使用取向
對期刊使用取向的分析,可以了解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紙本期刊與電子期刊在圖書館館藏中的合理配置,便于復合型、多元化館藏結構的形成。以ScieneeDirect數據庫中1136種電子期刊為例,分析兩種類型期刊使用的變化。數據庫中圖書館擁有紙本期刊55種;其余1081種為電子期刊。在2005—2008年中,下載論文總量為1883 184篇,下載量平均每年增加84%,其中使用紙本期刊為156 597篇,占使用總量的8%,使用電子期刊占總量的92%。
比較兩種期刊的平均使用次數,2005年使用紙本期刊平均為186次,使用電子期刊平均為100次。2006年為559次比328次。2007年為860次比554次。2008年為1241次比761次。紙本期刊僅占總量的8%,使用電子期刊比紙本期刊平均高出1.6倍。
根據4年的統計數據分析表明:首先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使用電子期刊,充分體現了電子期刊的優越性。其次依據圖書館電子資源發展政策的規定,圖書館在逐漸增加電子資源經費投入的同時,對紙本期刊的結構進行了調整,使圖書館擁有了比紙質文獻資源更為豐富的電子資源,新的文獻資源結構“框架”已經構成,形成了文獻資源建設的新模式。
3.3 對文獻傳遞工作的影響
研究設想:當圖書館電子資源增加后,用戶文獻傳遞請求會出現下降趨勢。但是。隨著電子資源的增加,文獻傳遞工作并設有減少。以ScienceDirect數據庫為例進行分析。購買該數據庫之前,文獻傳遞請求中有156篇論文來自52種Elsevier期刊。在購買數據庫的最初一年中,仍有1/4的期刊論文用戶經常通過文獻傳遞請求。換句話說,在一個特定時期內,同樣的論文大約有25%的概率在購買數據庫的第二年仍然經常被請求。這表明研究預期與需求之間存在差異。
究其原因,數據庫中期刊被編目到館藏目錄并且能在OPAC中檢索之前,揭示館藏電子期刊信息的檢索點只有電子期刊Web列表,用戶很難鑒別所需內容是否圖書館存在,只有當館藏信息被納入OPAC時,用戶才能盡快發現所需的期刊內容。文獻傳遞工作人員需要鑒別用戶請求的期刊是否在現有館藏中。因此,工作量并沒有呈現下降趨勢。
大量使用電子期刊是否會影響館際互借工作。通過分析發現,館際互借工作受到在校學生人數增加、科研活動開展、圖書館聯機檢索水平的提高、采購電子資源增加等客觀因素影響。在某個時期館際互借借閱活動會出現高峰,隨著圖書館采購電子資源的增加,館際互借請求量呈下降趨勢,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圖書館全文電子期刊增加的結果。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 論
(1)電子資源發展政策是一個綱領性文件,它不僅為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提出具體要求,還能夠明確電子資源發展方向。
(2)電子期刊受關注的程度將會隨時間增加而加深,因此,電子資源將會成為文獻資源建設的重點。
(3)電子期刊利用率的提高,圖書館單一格式電子期刊將會不斷增加,雙重格式期刊將會越來越少。
(4)文獻傳遞是圖書館一個重要的服務內容。即使大量的電子期刊全文內容能夠滿足用戶需求,但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圖書館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去擁有所有資源,因此圖書館必須加強文獻傳遞工作。
(5)圖書館要不斷為用戶提供創新的文獻傳遞服務方式,使這一工作在網絡環境中較好的適應用戶需求。
4.2 建 議
4.2.1 最大限度擴展電子資源使用
根據電子資源許可證協議授權的合法用戶使用規定,凡是校園網絡(IP))范圍內的用戶均為合法用戶,可直接使用圖書館擁有的電子資源。在此基礎上,圖書館利用“電子資源校外訪問系統”,將圖書館電子資源的使用延伸至校園之外,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用戶對電子資源的使用。
近年來,山東大學圖書館推出“電子資源校外訪問系統”,其目的就是擴展電子資源的使用范圍,使電子資源效益最大化,為用戶使用圖書館館藏電子資源提供便利條件,一方面,將館藏電子資源的使用擴展到校外,為用戶提供多途徑使用條件。另一方面,提供校內共建共享電子資源的平臺。例如:山東大學法學院購買的HeinOnline美國著名的法律全文數據庫,可以利用圖書館“電子資源校外訪問系統”,為校園網絡(IP))范圍以外的合法用戶提供圖書館電子資源,也為用戶在校外進行科研提供了便利條件。
4.2.2 整合電子資源,建立統一的檢索平臺,實現跨庫檢索
電子資源的整合:如何改變電子資源的無序狀態,必須將館藏電子資源進行整合。圖書館今后將會把全文電子期刊的期刊名稱按字順排列,將數據庫按學科內容分類。把大型綜合數據庫按子庫拆分歸類等。使電子資源從無序變為有序,方便用戶,從而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
建立統一的檢索平臺,實現跨庫檢索:電子資源的整合,為用戶提供了更全面的檢索服務。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高效跨庫、無縫連接的服務。建立這些不同平臺、不同存儲方式的電子資源的統一檢索查詢界面,可以將各類高質量的數據庫實現互聯,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館藏電子資源內容經過圖書館深入的報導和提示,可以在目次、全文、引文以及相關文獻之間建立可無限延伸的鏈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4.2.3 進行二次開發,提供增值服務
圖書館購置的數據庫檢索平臺,附帶各種先進的整合館藏資源功能,對其進行二次開發,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功能。
5 總 結
目前電子資源已經渡過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圖書館應結合本館發展規劃,制定電子資源發展政策,將電子資源與傳統資源融為一體。不斷深化文獻資源建設,還應當考慮到電子資源發展政策的階段性,要依據電子資源評價標準進行分析,隨著時間和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