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六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在我國歷史文化薈萃的重鎮武漢召開。這是學會主辦的又一次多邊對話的盛會,朋友們從海內外各個國家、地區不遠千里、不辭勞苦,前來參加本屆研討會,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本屆研討會的召開,得到國務院僑辦具體的指導和支持,并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承辦。為了會議的順利召開,承辦單位的校、院領導和有關師生付出了辛勤的勞作,在此,我代表學會同仁向國務院僑辦各級領導,向承辦單位的領導和師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正如大家所知,我國學界對海外華文文學的關注、研究,是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30年來,大陸學界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已有了豐碩的成果。從大量發表的論文和出版的著作看,大體可分為六大類:一是作家、作品論;二是各地區、國別的華文文學概觀和專論;三是以問題為中心(如文化身份、文化母題、女性寫作等等)的各種專著;四是各種論文集,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歷屆國際研討會出版的十五本論文集;五是地區或國別的華文文學史;六是教材,以及與教材配套的文學作品選等。此外,還有少量的辭書。從研究對象的分布看,由早期的臺港文學研究起步,之后,美國華文文學、東南亞各國華文文學、加拿大華文文學、澳大利亞華文文學先后進入研究者的視閾,有許多研究成果問世。90年代以后,日本華文文學、韓國華文文學、新西蘭華文文學、中亞東干族的漢語文學也為研究者所注意,已有不少的文學評論和學術論文發表。
30年來,在海內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在國內舉辦了十五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三屆“世界華文文學高峰論壇”、兩屆“海內外華文文學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兩屆“世界華文文學中青年學者論壇”、一屆“華文傳媒與海外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已進入大學課堂,有70多間大學開設這方面的課程。為了適應教學的需要,我們先后舉辦了三屆“世界華文文學教學研討會”、兩期“世界華文文學高級教師進修班”。2009年編撰、出版相對全面的《海外華文文學教程》,成功申報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并于2010年3月,在廣州暨南大學舉辦“海外華文文學與詩學”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為這一領域的優秀博士生、博士和博士后提供交流平臺。此外,我們還在一些省市召開不同規模、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雙邊或多邊的華文文學研討會。我們擁有一支數量相當的老中青相結合的研究隊伍,作為改革開放以來迅速發展的新興文學研究領域,現在已成為一個有一定國際影響、有特殊學術意義的文學學科,在國內學界備受關注,且廣為人知。
特別令人高興的是,自2002年5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正式成立以來,在學會主管部門國務院僑辦的領導、支持下,我們通過各種學術渠道,廣泛聯絡海外華文作家、學者,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學和學術活動,邀請海外作家、學者前來交流、講學,請海外華文媒體主筆來華訪問,出版文學刊物和研究叢書,與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華文文學團體建立了友好聯系,已成為海內外作家友好聯絡和交流、互動的有效平臺。
現在,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影響日益擴大,世界在走向中國,中國也在走向世界。漢語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文學是溝通人們心靈的重要橋梁。海外華文作家處在世界中外文化相遇的最前沿,其以華文為文心的情緣、墨緣,在文學中所表現的各個國家、地區華人的生存方式、他們的生活、感情和夢想,是中華文化與不同國家文化對話交融的結晶,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具有世界性的漢語文學現象,已給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增添了新的成分,成為全球化時代世界文學進程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20世紀的世界漢語文學開拓了新的篇章。同時也推動了漢語文學在世界的發展,擴大了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
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多元文化共建的世界華文文學”。就是希望大家圍繞這一中心,通過多邊的對話、研討,交流信息,總結經驗與不足,并就這一領域進程中的一些新的文學作品、新的文學現象,特別是那些有現實意義而又未被學界關注的問題,交換意見,為學術上的超越提供新的視點和思路。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有緣遇到了一片可耕耘的土地。歷經近三十年歲月的磨練和各自的辛勤勞作,暮然回首,在這塊土地上,已有了碩果滿園的“秋色”,并且不知不覺成為許多人鐘愛的研究對象,在內心深處與其有了不可分離的情感,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更是一種緣份。我深信,我們一定會珍惜這個“緣”,不斷地續這個“緣”,用各自的勞作,為世界華文文學再創輝煌!
2010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