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詳細介紹了“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CAI網絡課件的研制思路及開發工具的選擇原則,探索了該課件應具有的特點、功能及其組成模塊,最后給出了課件的操作環境設計和系統功能及實現途徑。
【關鍵詞】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網絡課件;CAI;設計;開發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5—0112—02
一 課件的總體設計和開發工具選擇
網絡課件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課程內容的組織、知識的傳授等方面既保持課堂教學的原有風貌,又要達到對課程教學的一種擴充和拓展;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又方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實現對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升華,提高教學效果和對學生學習的正確引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對知識的可接受性,進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的[1]-[5]。按照上述目標,我們在課件的設計上緊密圍繞課程內容的兩條主線,即機械精度設計和幾何量檢測兩方面內容。在課件的素材安排上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內容,又有大量的實驗教學的指導與演示等內容,最大限度地高效合理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表現形式,使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網絡課件中。課件功能方面包含多種表達,例如幻燈片、FLASHI動畫、圖片、聲音、電子書以及視頻文件的播放等,可實現文件等內容的瀏覽、鏈接、搜索、BBS、Email等多種網絡功能。網絡課件的設計思路是:根據課程教學和學習兩方面需要進行需求分析,制定課件的系統框架、各自組成部分的詳細設計與編碼實現,最后完成系統測試、優化設計及網上發布。
開發工具的選擇原則是在充分保證實現課件功能的前提下,還要滿足對課件的運行環境要求較低,同時還要兼顧課件的后續使用或集件的接口等問題,避免使用特殊的腳本或插件。制作本課件所采用的工具軟件如下:
(1)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是微軟公司推出的開發環境。是目前最流行的 Windows 平臺應用程序開發環境。
(2)Dreamweaver CS3:是由Adobe公司在并購Macromedia之后推出的最新版本,它是一款專業的Web站點開發軟件,可用于Web站點、Web頁和Web應用程序的設計、編碼和開發工作。
(3)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將早期版本的 SQL Server中所包含的企業管理器、查詢分析器和Analysis Manager 功能整合到單一的環境中。此外,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還可以和 SQL Server 的所有組件協同工作,例如 Reporting Services、Integration Services 和 SQL Server Compact 3.5 SP1。開發人員可以獲得熟悉的體驗,而數據庫管理員可獲得功能齊全的單一實用工具,其中包含易于使用的圖形工具和豐富的腳本撰寫功能。
二 課件的功能設計和組成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是工科大學機械類各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及實踐性均很強。課程的突出表現是:名詞術語多、標準項目多、抽象概念多、符號代碼多,涉及的知識面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感到課程難講,學生們認為課程內容難以理解和不易很好掌握。鑒于此,我們所研制的課件既要適合教師使用,又能滿足學生課后自學需求,可實現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學習心得交流,可通過對課件的學習達到擴充與課程相關知識面的效果。針對課程特點及教學基本要求,網絡版的“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多媒體CAI課件應具有如下的特點:打破地域界限,增強學生和教師的溝通;打破時間限制,可以自由地選擇學習時間、測試時間、實驗時間和復習時間;共享豐富的課件資源,擴充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支持教與學的交互性。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CAI課件按功能設計有八個模塊,即試題回顧、自主學習、在線測試、實驗指導、網上交流、課程導學、教師簡介、學習參考等,如圖1所示。其中的某些模塊,根據教學需要又下設若干二級子模塊,以增強課件表達的完整性與靈活性。同時,“互換性與測量技術”CAI課件的各項數據決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相應國家標準的不斷完善,系統中的相關內容必須隨之更新,這樣才能體現課件設計的可擴展及其對課程內容的適應性。因此,該課件在后臺管理系統可以根據管理員(教師)的需要隨時對系統數據進行更新,每一個模塊和子模塊都預留了良好的接口,管理員可以隨時進行內容更新。
三 課件的環境設計與功能實現
課件系統的環境界面總體要求是既能體現課程的風格,又能突出網絡教學的特點,操作界面保持簡潔、大方、清晰、明了。系統的主體色調確定為淺綠色和深綠色,使人感覺清新自然,也有助于減少學生的視覺疲勞。主界面的左側為系統菜單,即八個功能模塊的選項按鈕,用鼠標點擊按鈕可見到二級子菜單。主界面的右側則為顯示區,可顯示文本、圖像、圖片及PPT等多媒體信息。此外,在系統界面最上方還設置了英文格式的時間顯示,界面最下方為版權說明和系統管理員的登錄入口。
課件各個模塊的功能實現方式主要取決于該模塊所包含的教學內容,自身結構特點等幾個方面。下面僅就其中三個模塊的詳細設計,簡要加以說明。
(1)課程導學模塊 該模塊又劃分為5個子模塊,即課程簡介、教學大綱、課程特色、課程性質和課程地位,該模塊主要是對“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的概述。其中,除課程性質以外的子模塊都是可以鏈接的,進而可查看更多的信息。例如:課程簡介子模塊主要是對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的一個簡單介紹,使讀者首先對該課程有初步的了解。即他的先修課與后繼課,及其在教學計劃中所處地位、作用等。教學大綱子模塊主要是對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教學大綱的介紹,包括課程性質、目的與任務、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和課時分配表等。可以使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自主學習時間分配,學生可以通過簡單地點擊鼠標進行系統查看。
(2)自主學習模塊 該界面主要有3個子模塊,HTML學習模式、PPT學習模式、視頻學習模式。三種學習模式適用于不同的學生,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喜好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同時學生也能夠間斷采用不同的學習模式消除學習疲勞,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另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隨時進行提問,只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鼠標點擊右上角的提問鏈接按鈕就可以進入論壇提問、討論等。比如HTML學習模式采用的是章和節的結合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對課程的每章教學內容清晰明了,有利于學生對困難、疑問小節進行快速的定位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進入全屏模式及隱藏左側的菜單列表,這樣有效減少學生的視覺疲勞。PPT學習模式采用的是幻燈片放映的方式,PowerPoint是Microsoft Office 軟件套件中流行的商務和Internet演示工具,它能呈現專業、美觀、實用的演示文稿,并以簡明清晰的方式表達出文稿內容。幻燈片放映設置兩種方式:通過“>”按鈕放映;全屏放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放映方式。視頻學習模式采用的是播放教師教學錄像的方式,上傳的視頻教學錄像是按章存放在數據庫中,每章對應相關視頻,視頻的格式為WMV。視頻界面尺寸設計成可調方式,用戶可以更具自己的喜好設置視頻的界面大小。
(3)實驗指導模塊 針對多媒體技術特點,應充分發揮視頻、動畫的直觀教學作用,在學生真正動手進行實驗之前讓學生提前了解實驗的內容、要點和步驟。其中每個實驗指導里都有實驗全部過程的再現,這樣讓學習者預先觀看正確的演示,了解實驗教學的基本概況,既減少學生做實驗的盲目性,又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效率和實驗教學效果。
四 結論
網絡多媒體CAI教學課件的研究開發,在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效果和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性等各方面均起到了傳統CAI課件無法比擬的作用。課件設計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課件腳本的整體設計思路、開發工具的選擇、功能模塊的設計以及素材的表現形式的靈活確定等因素。本文的研究工作,是筆者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完成的。經測試,課件運行可靠,使用效果良好。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網絡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必將對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志勇,陳以.計算機系統結構CAI課件的開發與應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7,72(2):85-87.
[2] 雄才平.網絡版多媒體課件設計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1,35(2):50-53.
[3] 張映光.試論立體化教材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6,(3):60-62.
[4] 姜莉莉.淺談化工原理網絡資源與課件制作[J].吉林教育,2009,3:28-30.
[5] 關德君.網絡課件的設計與實現[J].遼寧高職學報,2008,1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