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天津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現狀,分析目前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嚴重、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健全等主要問題,提出加大財政投入,整合支農資金,完善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吸引民營資本投入,推進農村水利建設管理制度改革的對策。
關鍵詞:農田水利;問題分析;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27文獻標識碼: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5.004
Present Situation of Small Irrigation Works in Tianjin and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HEN Hong1, GONG Xiao-jing2, ZHANG Dong1
(1.Bureau of Water Resources of Tianjin ,Tianjin 300074, China;2.Tianjin Zhenjin Engineering Group Company Limitted,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ll irrigation works in Tianjin was summarized,th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irrigation works were analyzed,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tegrating the dispersed financial funds for agriculture,perfecting 'be related is discussed' raise fund policy planning service, encouraging private investment.
Key word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problem analysis;countermeasure
小型農村水利工程是天津市農村、農業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和抗災減災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以及縮小城鄉經濟差距,促進城鄉統籌和諧發展,促進農村社會安定團結具有極其重要的保障作用。此類工程可減少農業水資源浪費和地下水開采量、引灌污水量,緩解地面沉降,減輕農田水土污染和改善農村水環境,促進天津市節水型社會和生態城市建設。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現狀
1.1工程投入現狀
自1998年以來,天津市財政每年安排1 000萬元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先干后補”方式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2005年,中央財政啟動了“民辦公助”小型農村水利建設,每年安排一部分補助資金用于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2006年開始,市財政在穩定原有小型農田水利補助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從土地出讓金中安排資金專項用于農村水利建設,市級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資金增至4 000 萬元。“十一五”以來,天津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共計投入4.5億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0.7億元,市財政安排小水工程專項資金1.6億元,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合計2.2億元。
1.2工程建設管理情況
天津市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后,工程產權一般歸工程所在地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負責管護維修。同時,為了加強工程建后運行管護水平,近年來天津市積極開展了小型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方式進行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全市小水改制2.7萬處,占全部小水工程的一半以上。積極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推動農民自主參與灌溉管理,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185個。通過以上措施,全市灌區大部分已建灌排工程都能夠明確并落實管護主體,得到有效的管理維護,并能夠按照設計使用年限正常老化。但仍有一些公益性較強的田間工程設施,如排水干支渠、泵點、閘涵橋等,還不能明確落實管護責任,由于沒有必要的管護及維修資金,造成工程老化加速。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
2.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偏低,老化失修嚴重
由于建設資金和歷史條件的限制,部分灌區的水源、輸配水以及閘、涵、泵點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不夠完善,部分現有灌區工程設施布局不合理、建設標準低,沒有達到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經過多年運行,工程設施老化失修嚴重,造成工程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較低。
2.2建設資金投入不足、融資渠道單一
多年來,天津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主要采取國家資金引導,“兩工”投入為扶持,集體及農民自籌、出工出勞為主的資金籌措模式。隨著稅費改革取消了“兩工”后,雖然中央、市級財政的投入有了一定增加,但區縣、鄉鎮配套資金比例低,村集體和農戶經濟實力弱、農業效益低、自籌比例大,負擔過重,“一事一議”搞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難度較大。同時,由于建后預期效益低且沒有保障,引入民營資本難度大、數量小,造成全市小型農田水利發展資金,特別是各級財政資金的扶持、引導資金明顯不足,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
2.3管理體制不健全、浪費水現象嚴重
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效益相對較低,相當部分地區依然采取按畝收費且灌溉水費標準較低,造成小農水工程建后管理維護機制不夠健全、管理體制改革難度較大、農民節水意識薄弱、浪費水的現象比較普遍,灌溉水利用系數和水分生產率偏低,嚴重制約著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3對策研究
3.1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
中央一系列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很強,受益者主要是農民。應在穩定現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的基礎上,較大幅度地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各級政府在編制年度預算時,應明確財政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額度,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資增長速度不低于本地本級財政收入增長速度,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3.2加大整合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支農資金力度
按照《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支農資金整合工作的指導意見》(財農[2006]36號)要求,努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資金整合工作。以區縣小型農田水利規劃為依據,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和資金用途的前提下,把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小型農田水利專項資金和新農村建設資金等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部分進行整合,統籌安排,集中使用,避免重復安排,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3.3完善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
在切實加強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為契機,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一事一議” 民主方式,組織和引導農民自愿出資出勞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同時要加強資金和勞務的監管,對引導資金和通過“一事一議”籌集的資金、勞務,要實行全過程公開、民主管理,接受群眾監督,提高資金和勞務使用效率。
3.4創造條件,吸引民營資本投入
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條件、保障利益、廣開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大力發展民營水利。可參照民辦公助的形式,政府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適當補助獎勵。
3.5加快推進農村水利建設管理制度改革
繼續深化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水價、水費征計機制改革,為農村水利工程良性運行和調動農民投資投勞積極性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張東,宮曉婧,馮永軍,等.天津市末級渠系農業水費補貼機制的思考[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2-54.
[2] 張東,馮永軍,劉偉,等.天津市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實踐及成效[J].天津農林科技,2009(1):37-39.
[3] 祁葳,張東,宮曉婧.天津市水資源現狀和農業用水問題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9(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