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02”是以優良自交系CT1-2532和N9-1133為親本配制而成的一代雜種。植株生長勢強,早熟,瓜色綠色,瓜長28 cm左右,橫徑2.9 cm左右,單瓜質量200 g左右,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春大棚栽培產量可達75 t/hm2以上,適于春季栽培。
關鍵詞:黃瓜;育種;一代雜種
中圖分類號:S642.2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3.033
Breeding Report on Cucumber New Variety 2102
WANG Wen-yan, XING Hua, FU Meng, LI Mei
(Dal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Dalian, Liaoning 116036, China)
Abstract:'2102' is an early maturing cucumber F1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CT1-2532' with 'N9-1133'. The plants grow vigorously withresistance to fusariumwilt, the fruit isgreen in color, 28 cm in length, 2.9 cm in diameter,and 200 g in single weight. Its yield is 75 t/hm2, it is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spring .
Key words: cucumber; breeding; F1 hybrid
1選育過程
春大棚黃瓜一代雜種“2102”的母本“CT1-2532”和父本“N9-1133”均為大連農科院對國內優良雜種后代經連續多代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早熟、優質、抗病自交系。母本“CT1-2532”生長勢強,第1雌花著生在3節左右,瓜條整齊,白刺密,無棱有瘤,風味品質好,瓜把較短,抗角斑病、枯萎病;父本“N9-1133”生長勢強,有小分枝,第1雌花著生在4節左右,瓜條整齊,白刺中密,無棱無瘤,瓜把較短,抗枯萎病 。
2001年以“CT1-2532”為母本,“N9-1133”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組合號為“2102”,該組合在2002—2007年品種觀察試驗及品種比較試驗中表現良好,遂于2008年開始進行生產示范及推廣。
2選育結果
2.1豐產性
2.1.1品種比較試驗2006—2007年在大連農科院春大棚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園豐元3號為對照,田間隨機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7.2 m2, 株距25 cm, 行距65 cm。試驗結果表明(表1): 2102黃瓜適于春大棚栽培,平均每667 m2前期產量為1 671.88 kg,平均比對照園豐元3號增產26.71%;平均每667 m2總產量為3 624.16 kg,平均比對照園豐元3號增產14.44%。

2.1.2小面積試種及生產示范2008—2009年在本院及金州等地進行小面積試種,面積266.7 ~667 m2不等,總產量最高可達到5 000 kg/667 m2以上。
2.2抗病性
春大棚觀察試驗、品比試驗及生產示范試驗表明:2102高抗枯萎病。通過連續幾年試驗調查,2102沒有枯萎病發生。
2.3品質
2102黃瓜瓜長28 cm左右,瓜把長3.0 cm左右,瓜色綠色,瓜肉黃綠色,瓜蒂部無黃色條紋,無棱無瘤,白刺較密,單瓜質量200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左右。
3品種特征特性
2102組合植株生長勢強,早熟性好,第1雌花節位在4節左右,主蔓結瓜為主,雌花節率52%左右。瓜色綠色,瓜肉黃綠色,瓜長28 cm左右,瓜把長3.0 cm左右,橫徑2.9 cm 左右,心腔直徑1.4 cm左右,小于瓜粗的1/2,心室數3,瓜蒂部無黃色條紋,無棱瘤小,白刺較密,單瓜質量200 g左右,口感好,品質佳,耐低溫弱光,抗枯萎病,豐產性好,春大棚栽培可達5 000 kg/667 m2以上,適于春大棚栽培。
4栽培技術要點
遼南地區春大棚2月中下旬播種,3月下旬定植,4月底始收。每667 m2定植3 500~4 000株左右。播種前要做好種子和床土消毒工作,播種后要保證苗床溫度,促使快出苗、出齊苗,出苗后要控制好溫度、水分,以防幼苗徒長,苗期管理以培育壯苗為主。定植前要做好棚室和土壤消毒工作,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施入5 000 kg/667 m2腐熟的有機肥,加入N、P、K三元復合肥40 kg/667 m2。定植后要保證棚室溫度,以利于緩苗。開花前要注意控制肥水,以利于黃瓜根系生長。進入開花結果期,要注意控制溫度,以免早衰。追肥采用生物肥無機肥和有機肥交替配合使用,視植株長勢交替使用,平衡好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關系,結瓜期要一水一肥,盛瓜期水水走肥,滿足黃瓜生長所需。黃瓜進入結果期要及時采收,以免墜秧影響產量,另外還要及時疏掉畸形瓜。病蟲害防治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對于葉部病害,可常施糖醋合劑(1 ∶1,兌300倍水),增強植株免疫力;蟲害主要注意防治蚜蟲、螨及斑潛蠅等。
5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華北地區春大棚栽培。
參考文獻:
[1] 孫景祥,李玉玲,楊家亮,等.春大棚黃瓜新品種津育1號的選育[J].天津農業科學,2001(3):39-41.
[2] 李加旺,張文珠,李愚鶴,等.設施黃瓜新品種津優35號品種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10(1):54-56.
[3] 張文珠,王疆,李加旺,等. 津優31號黃瓜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05(3):17-19.
[4] 孫玉河,李文琴,馬德華.我國黃瓜生產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J].天津農業科學,2003(3):54-56.
[5] 劉紹貴,邢俊山,郭長江.津優2號黃瓜基本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00(3):34-36.
[6] 李加旺,張文珠,孫忠魁. 津優5號黃瓜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0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