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天津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條件,并論述了其主要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上,闡述了發展天津休閑農業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意義;天津市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3.016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ianjin
ZHANG Yu-wei, GUO Cai, CHEN Jian-gu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ianjin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its main mode was discussesd. Then,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ianjin was described .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significance; Tianjin city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旅游消費需求將大幅提升,旅游業展現出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旅游業在鄧小平同志旅游思想的指引下,30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休閑農業旅游以其親近自然的特點,開始成為一種時尚,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天津市作為濱海城市,經濟發展迅速,資源豐富,近年來開始有效利用其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
1休閑農業的概念
休閑農業又稱觀光農業或旅游農業,是利用農村設備與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產品、農業經營活動自然生態、農業自然環境、農村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閑旅游功能,增進民眾農村與農業的體驗,提升旅游品質,并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1]。
休閑農業的基本屬性是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加農事活動等融為一體,供游客領略在其他風景名勝地欣賞不到的大自然情趣。
2 天津市休閑農業發展的條件
2.1農游資源豐富
天津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四季明顯,植物品種繁多,平原草原型野生動物也有一定數量。近年來,梨、棗、杏、桃、葡萄、蘋果等林果發展迅速,花卉種植形成規模,溫室、大棚蔬菜基地遍及郊區,農場、魚塘設施齊全,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2旅游市場興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閑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天津市旅游市場不斷升溫。據統計,2009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70.5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5.93億美元,接待國內旅游人數4 00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75億元。僅2009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482.93萬人次,同比增長18.1%。8天長假,全市旅游觀光購物綜合總收入34.27億元,同比增長19.5%。強大的旅游市場,為休閑農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
2.3交通便捷
天津市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4種運輸方式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鐵路:天津市鐵路樞紐位于京哈線與津滬線、津薊線交匯處,銜接北京、山海關、濟南、薊縣、霸州五個方向,是溝通關內外的咽喉。公路:天津市公路網是以國道和部分市級干線為骨架,以放射狀公路為主的網絡系統,并以外環線溝通各條放射公路的聯系。天津有國道主干線4條、國道5條、市級干線若干,全市公路通車里程為4 243 km,其中高速公路143.85 km。水路:天津港是河、海兼備的港口,也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港區南北跨度10 km,東西綿延67 km,面積200 km2。全港擁有各類泊位140個、岸線長17 km。航空: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為中國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之一,長3 200 m,候機樓總面積2萬m2,年旅客吞吐能力1 000萬人次。
2.4政府高度重視
近年來,天津市大力提升農業功能化水平,著重開發農業旅游觀光資源,促使農家院、農業采摘、生態農業觀光等農業觀光旅游項目發展迅速。針對加快新農村建設涌現出的一批設施農業示范園、示范村,政府加大農村旅游資源整合,合理規劃、深入挖掘和提煉村鎮個性,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園一色”。2009年市農業主管部門規劃創建了30個旅游特色村、9個現代農業示范園。目前,西青區東淀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北辰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已經全面開始興建。
休閑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天津市建立全市特色農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同時各有關區縣政府也設立專項資金,與市專項資金配比使用,以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服務設施、衛生設施等項目建設。在稅收和收費項目上,政府還采取一定的扶持措施,給予減免。
3天津市休閑農業主要類型
中國各地區因地制宜,結合地區優勢開創了諸多休閑農業的實踐體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現形式。休閑農業按農業結構分類,可分為觀光種植業、觀光林業、觀光漁業、觀光畜牧業、觀光副業、觀光生態農業6個類型;按旅游功能分類,可分為觀賞型、品嘗型、購物型、務農型、娛樂型、療養型、度假型、節慶型8種類型;按開發及經營類型分類,可分為公園農莊、觀光休閑園、教育農莊、少兒農莊、家庭農莊5種類型;按旅游者的體驗特征分類,可分為農業環境型、農事勞作型和民俗風情型3種類型;按開發主題分類,可分為生態旅游型、綠色農業型和休閑度假型3種類型;按區域與內涵分類,可分為資源特色型、城郊型和文化特色型3種類型。天津市的休閑農業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3.1傳統田園農業休閑模式
傳統田園農業休閑模式是指以農村特色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休閑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休閑活動,以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2]。園區內設置游覽路線,適時應季推出各種旅游項目,提供給游客摘果、拔菜、賞花、購買及參與生產等活動。
天津市充分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發揮優勢,打造各種類型的傳統農業觀光園。例如曹莊花卉市場,占地面積6萬m2,現建有大型花卉展銷廳3萬m2,采用荷蘭技術,溫室內有調溫控制系統,設備齊全四季皆宜,成為了全國重點花卉市場和中國晚香玉之鄉,展銷有國內外名貴花卉2 000多種,花卉日銷售量達2萬余株,還經營鮮切花、干花、仿真花及與花卉配套產品及瓷器、根雕、石雕、名人書畫等,已成為天津地區花卉市場的重要源頭和華北地區超大型的南花北運中轉集散地。西青區辛口鎮“沙窩蘿卜”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評為名牌產品,被國家商標局授予“沙窩蘿卜”證明商標。春節期間該鎮舉辦的“沙窩蘿卜文化旅游節”拉動了沙窩蘿卜的銷售,一直有不少市民自駕車來到沙窩蘿卜種植基地前來采摘。還有漢沽區濱海茶淀葡萄園、楊家泊水產科技園等,以特色農產品為依托,發展迅速。
3.2都市科技型農業休閑模式
都市科技型農業休閑模式是指以高科技為重要特征,在城內小區和郊區建立小型的農、林、牧生產基地,既可以為城市提供部分時鮮農產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觀光收入,兼顧了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通過游覽這些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觀光園、農產品展覽館等,游客可以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
天津市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天津市惟一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是以“休閑農業”為主題,集科普性、趣味性、參與性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園區。園區總占地2 450 hm2,規模龐大,建有名貴花卉、精品苗木休閑觀光區,現代設施化無公害蔬菜生產區,新、特、優水產種苗繁育區,小站稻籽種繁育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區,科技研發、人才培訓、產品展示區6個功能分區;以及迎賓區、游客購物中心、蝴蝶蘭育培園溫室、生態植物園、度假觀光垂釣園、馬術訓練館、農業生態園、蔬果采摘園、農產品深化產業園、天嘉湖生態風景區等十幾處旅游觀光景點。園區規劃把高起點、高標準、高投入、高質量與實際、實用、實效相結合,形成了綠色環保的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還有位于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的第六埠農業生態觀光園,是國家級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這里擁有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以及先進的農業設施,素有“京津蔬菜第一村”之稱,是天津市農業科普教育基地。坐落于天津市西外環線津靜公路17 km處的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占地面積40 hm2,是由市政府主辦,市農科院承辦的國內外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基地,具有試驗示范、引進消化、咨詢培訓、窗口展示、科普教育、旅游觀光等功能。示范園區生產無公害蔬菜及種苗、花卉,并有開放的實驗室和組培操作及聲響培訓系統等,是國家引智基地、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和西青區旅游觀光景點之一。
3.3休閑度假型農業休閑模式
休閑度假型農業休閑模式是指依托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吸引游客前去度假,開展農業體驗、自然生態領略、垂釣、野味品嘗、健身、住宿、度假、游樂等各種觀光、休閑度假旅游活動。天津的休閑度假農業主要以“農家樂”形式體現。農家樂休閑模式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吸引游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休閑活動。主要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居型農家樂、休閑娛樂農家樂、農事參與農家樂等類型。
天津休閑農業開發以農家樂為主,現已形成一定規模,目前已認定星級鄉村旅游經營戶1 087戶,其中五星級10戶,四星級55戶,三星級298戶,二星級449戶,一星級275戶。已經形成規模的農家旅游村——薊縣下營鎮常州村毗鄰九山頂自然風景區,自然資源豐富,地形地貌奇特,環境優美。山、水、巖、洞的雄、秀、險、幽,青山、秀水、凈氣和古樸的民風,共同編織了一個潔凈純樸的綠色山村世界。該村按照“立足農業旅游、發展特色旅游、搞好(景)區、村一體化,促進產業聯動”的思路,目前已發展成集各種歐式別墅、山野農家于一體的高檔次農家旅店專業村,以其秀麗的景色、特色的農家院落、優質的農家服務吸引了眾多旅游者的到來。薊縣毛家峪長壽度假村以“長壽”為品牌,擁有高、中、普通各檔次的農家院,除休閑外,提供自家果園采摘、騎馬、釣魚、爬山、游泳、卡拉OK、篝火晚會、軍事體驗等活動,農家院旅游已經成為該村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
4發展天津休閑農業的意義
4.1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天津市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龐大,普遍素質偏低。休閑農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農民可以就地就業、零距離賺錢,還不需要像進城農民工那樣承受較大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同時,休閑農業屬于邊緣產業,兼具農業經濟與旅游經濟的雙重特征,從而能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更廣闊的就業門路。休閑農業行業層次眾多,商店服務員、民辦旅店、擺小攤、紀念品加工等對勞動力素質要求不高的行業,為農村家庭婦女、中老年勞動力也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會。
4.2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休閑農業把農業與旅游、生產、消費結合起來,通過為游客提供觀賞、購買、習作、娛樂、度假等系列服務,可獲得高額經濟收入,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高附加值,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4.3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的吸收和傳播
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的建設以高標準設施旅游農業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根本目的,以強化科技進步、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提高現代農業產業化水平為重要支撐,必將促進天津市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化。
4.4打造休閑農業特色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
天津市的休閑農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近年來網絡、服務熱線、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方式的大力宣傳,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相關部門通過對主題旅游農產品的全方位系列化的形象塑造,力求傳達給目標消費者清晰、明確、生動的主題品牌形象,從而打造出休閑農業特色品牌。由于旅游就是知名度經濟,旅游促銷就是城市推銷,所以宣傳過程中在突出特色的同時,還要把寶石串成項鏈,注重整體促銷,從而打響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
參考文獻:
[1] 什么是休閑農業?[J].農村經濟與科技:農業產業化,2008,19(7):37.
[2] 袁力.現代休閑農業:現代農業發展方式的創新[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3(1):126-128.
[3] 王和才,陳忠輝,蔡健,等.蘇州休閑農業中的鄉村飲食文化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53-56.
[4] 史佳林,黃學群.京津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比較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8,14(5):75-79.
[5] 李瑾,孫國興.天津都市農業和農村城市化協調發展的戰略問題[J].天津農業科學,2005,11(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