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述了西青區十年間公路綠化數量及品種的變化狀況,分析了變化的原因并預測了近未來公路綠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公路綠化;品種變化;發展趨勢;天津
中圖分類號:S731.8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3.042
Decad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Xiqing Road Greening in Tianjin
YANG Hua 1,LIU Hai-feng 1,LI Jin-li 2,ZHU Guo-bin3
(1.Tianjin Xiqing Road Administration,Tianjin 300380,China;2. Tianjin Institude of Landscape Gardening,Tianjin 300181,China;3. Tianjin Dongli Road Administration,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hanges of Tianjin Xiqing road greening of the decade were summarized, the reasons of the chang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was forecasted.
Key words: road greening;species changes;trend; Tianjin
天津市西青公路處負責養管西青區國省干線近200 km,自2000年以來,十年間公路綠化發生了顯著變化,且發展趨勢良好。
1公路綠化變化情況
1.1喬木變化情況
1.1.1數量變化通常公路行道樹沿路肩單排栽植,株距為5 m,在2000—2007年,因部分公路重修后采取4 m株距進行栽植,喬木數量略有增加,2009年因部分公路大修暫時伐除部分樹木,數量減少,待大修完成后將及時新植行道樹,數量將比2007年略有增加。
1.1.2品種變化2000年前公路行道樹以常見的楊、柳、槐等品種為主,至2007年公路行道樹逐漸淘汰了速生楊、饅頭柳等病蟲害高發樹種及臭椿、洋槐等樹型欠佳品種,用毛白楊、雜交柳、千頭椿、國槐等樹種取而代之,并在2009年新增了香花槐、金枝槐等新優品種,豐富公路行道樹的景觀效果(表1)。
1.2灌木變化情況

1.2.1數量變化2007年以前公路行道樹以喬木為主,僅在個別路段栽植部分金銀木等少量灌木,至2007年在部分路肩寬闊路段新增少量西府海棠、紫葉李、木槿等品種,數量為2000年的2.5倍。在2009年為提高景觀效果,在主要國干線上栽植了連續的灌木帶,因此,灌木數量急速增加,數量達到2007年的25.7倍,是2000年的65.6倍。
1.2.2品種變化在2000—2007年逐漸淘汰了原有的金銀木、丁香等少量灌木,栽植了西府海棠、紫葉李、木槿等品種,在2009年又大量新增了紫葉矮櫻、石榴、矮本金枝槐等品種,有些品種尚屬首次在公路上引進,極大豐富了公路灌木帶的景觀效果(表1)。
1.3綠地變化情況
1.3.1數量變化21世紀初期,公路綠化以行道樹為主,公路綠地數量很少,2000年不到2萬m2,至2007年已增加至近12萬m2,增加了5.9倍,2009年,公路景觀綠地增至95萬余m2,達到2007年的8倍,是2000年的48倍(表2)。
1.3.2品種變化21世紀初期,公路綠地以易于養管但景觀效果不良的野牛草為主,通常搭配少量的小榆樹綠籬,隨后逐漸引進冷型草坪,并在綠地內栽植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等組團,至2009年又新增了費菜、紫葉矮櫻、矮本金枝槐、油松、合歡、欒樹、花卉等品種,極大提高了綠地的觀賞性,取得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1.4組團變化情況
1.4.1數量變化21世紀初期,公路組團大量栽植小榆樹,難于養管且效果不好,至2007年在適宜保留組團的路段保留了部分組團并更換品種,數量減少為2000年的58.3%,在2009年由于栽植灌木帶而取消了部分組團,數量減少為2007年的58.4%,是2000年的34.0%。
1.4.2品種變化隨著組團數量的不斷減少,品種也優中選優,由病蟲害多發的小榆樹變更為色彩艷麗的金葉女貞及抗性較強的大葉黃楊、衛矛等(表2)。
2變化原因分析
2.1生態意識的提高
公路綠化雖然受到綠化區域較小、車輛影響較大等不利因素影響,但人們意識到單排行道樹無法充分發揮公路綠化的生態效益,必須擴大公路綠化的規模,因此,栽植了大量的灌木并新建大面積綠地,以增強公路綠化的護路功能和生態效益。
2.2審美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楊、柳、槐、椿等鄉土樹種已無法滿足人們日新月異的審美觀念,滿眼的綠色也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因此,近年來在擴大公路綠化規模的同時,大量引進彩色樹種,從喬木、灌木、組團、花卉上實現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長期綠化美化效果。
2.3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西青區面臨著迎奧運、創辦國家衛生區等大好形勢,傳統而單調的公路綠化無法適應發展的需求,因此,公路綠化也必須與時俱進、順應潮流,從品種選擇到栽植方式上逐漸向城市園林標準看齊。
3發展趨勢
3.1規模擴大化
以目前的公路綠化方式,在公路大修后均將按照城市公路的綠化景觀模式進行綠化,把公路兩側的綠化從原來的線狀分布擴大為帶狀分布,形成具備一定規模的公路綠化景觀帶。
3.2結構復合化
在植物搭配上,公路綠化將告別曾經的以喬木為主的行道樹模式,逐漸形成喬、灌、草、花相結合的復層結構,既增強公路綠化的觀賞性,也更能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而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
3.3品種多樣化
在植物選擇上將不斷創新,引進經馴化適宜本地生長的植物品種,并注重高度、色彩、抗性等因素的選擇,豐富公路綠化的層次與色彩。
3.4養管精細化
高標準的建設必須加以精細化的養管,公路綠化已實現了全天候、全方位、周期性的養管方式,以確保公路綠化良好的景觀效果。
4結論
公路綠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取得的綠化成果初見成效,發展前景非常樂觀,但也需要以科學的態度去落實“適地適樹”的綠化原則,遵循生態學理念而不斷壯大公路綠化事業。
參考文獻:
[1] 于冰沁.淺析生態主義思想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產生、發展與實踐[J].天津農業科學,2008,14(3):61-63.
[2] 韓恩龍,張繼賢,邢維海,等.構建城鄉一體綠化生態網絡的基本思路[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z1):134-135.
[3] 火樹華.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4] 陳志明.草坪建植與養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5] 徐漢卿.植物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