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鹽生植物檉柳屬兩個種的生長表現觀察和不同種植形式的應用,初步揭示了檉柳屬兩個種在人工栽培條件下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習性及其利用價值。結果表明:檉柳的花芽在當年形成,當年開放,花期持續時間長,開花數量大;短穗檉柳的花芽當年形成,第二年春開放,且開花數量小,時間短。在天津地區,檉柳較短穗檉柳觀賞價值高,可用于鹽堿地造灌木林、綠籬;此外,獲得符合園林綠化的喬化檉柳苗木將極有利用價值。
關鍵詞:鹽生植物;檉柳;生長發育;鹽堿地綠化
中圖分類號:S687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3.035
Primary Research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ow Species of Tamarix and Application
FU Ren-sheng, GUAN Chang-zhi, YIN Li-rong, CHEN Lei, XIA Shi-yun
(Tianjin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The growth characters of two species of Tamarix were investigated and T. chinensis Lour was applied with the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The growth rule, habit and application values of them were preliminary revealed. It was showed that the buds of T. chinensis Lour were formed and bloomed in the same year,while the buds of T.laxa Willd bloomed in the next year. T. chinensis Lour had more flowers and longer blooming season than T.laxa Willd. T. chinensis was better than T.laxa Willd in ornamental value. T. chinensis could be used as shrub afforestation and hedgerow in the alkali-saline land in Tianjin area. In addition, it had important value to acquire arbor nursery stock of T. chinensis that can be applied as afforestation.
Key words: halophyte; Tamarix;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fforestation in the alkali-saline land
檉柳屬植物是一類適應性很廣的樹種,對鹽堿地治理和綠化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1]。檉柳屬的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在中國北方濱海鹽漬土地區有天然分布,是唯一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2],能在總含鹽量2.5%的土壤上正常生長[3],耐澇,耐旱,耐鹽堿;檉柳樹形奇特,花期長,觀賞價值高;檉柳自然狀態下常為灌木,偶爾可看到小喬木,在人工栽培條件下,易形成小喬木或任意形狀。因而檉柳是重鹽堿地治理和綠化的優選樹種之一,極具開發利用價值。但檉柳在栽培條件下的生長習性等基礎性研究報道較少,另外,短穗檉柳(T .laxa Willd)未見在天津引種報道。筆者通過對檉柳屬的短穗檉柳和檉柳在天津地區栽培條件下的生長習性和發育規律調查及應用價值的分析,為檉柳和短穗檉柳的栽培管理、苗木繁殖、新品種選育、鹽堿地綠化等提供基礎數據資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于2008年采集天津地區野生檉柳種,從內蒙引種短穗檉柳,種植在天津市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耐鹽植物基地。
1.2 方法
試驗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進行。2009年2月初對生長近1年的檉柳進行了選擇,各選30株進行生長發育期觀察。另再各選30株植株從基部平茬,當從基部生長出新梢,選留1個新梢,其余抹除。對預留的新梢和扦插苗進行生長發育觀測。生長期每7 d觀測1次,開花期2 d觀測1次。觀測記錄項目有萌芽期、展葉期、開花期、種子成熟期、葉變色期、落葉期以及新梢長、株高、主干直徑。

根據檉柳的生長習性,對其采用不同栽植形式,包括綠籬(當年扦插,籬寬0.8 m,株行距0.2 m,苗高 0.5 m左右及時修剪)、地被、喬化栽培(平茬留獨干,1.8 m定干,自然生長,及時除萌)、平茬等,觀察評價檉柳的綠化效果。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種檉柳生長發育物候期觀察
由表1可以看出,2種檉柳的生長發育進程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首先,兩種檉柳的生長期不同,檉柳比短穗檉柳的萌芽期早2 d,而落葉期晚16 d。另外,花期明顯不同,短穗檉柳的花期為春季的4月初,開1次花,持續時間12 d;而檉柳的花期為春夏秋3季,從4月底開始,10月10日結束,集中開花3次,分別是5月1日前后,6月20日前后和9月20日前后,持續時間160 d。造成兩種檉柳花期明顯不同的原因是,短穗檉柳春季的開花的總狀花序側生于去年生枝條上;而檉柳的總狀花序則生于當年的枝條上,組成頂生圓錐花序,隨著植株生長不斷有花序產生。另外,兩種檉柳其它生長時期也有少量開花現象,如檉柳整個生長期都有,短穗檉柳在8月初,我們也觀察到枝條頂端少量的小花。
2.2平茬檉柳和扦插苗生長發育期觀察
對不同栽培條件下生長的檉柳進行觀察(表1),觀察結果表明,自身儲存營養多少狀況對檉柳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平茬后檉柳由于根系貯有豐富的營養,比無根的扦插苗萌芽期、開花期、種子成熟期提前,葉變色期與落葉期基本一致。比普通栽培植株進入花期和種子成熟期晚,但落葉期基本一致。不同栽培措施條件下檉柳落葉期基本一致是由于冬季寒流和低溫作用的結果。
2.3不同種檉柳的新梢生長動態的研究
通過對兩種檉柳屬植物的新稍生長量的觀測,繪制了新梢生長動態曲線(圖1)。從圖1可見,4月7日開始,檉柳新梢的生長速度比短穗檉柳快,后期差距越來越大;檉柳的新稍生長停止期比短穗檉柳晚,檉柳為10月15日左右,短穗檉柳為9月29日左右。此外,檉柳和短穗檉柳新梢生長曲線也存在差異,檉柳在開花期前,就進入新稍生長迅速期,隨著進入花期,新稍生長減慢;而短穗檉柳開花后,新稍才進入較快生長期,新稍生長沒有受到生殖生長的影響。
2.4平茬檉柳當年生長動態研究
通過對平茬檉柳生長量的觀測,繪制了生長動態曲線,見圖1,從中可以看出,平茬檉柳的株
高生長曲線和干莖直徑生長曲線相似,在3月24日至6月24日,檉柳處于營養生長期,植株高度和干莖直徑都迅速增長;在6月30日至8月28日期間,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植株高度和干莖直徑基本上處于停止生長;當檉柳種子成熟后,檉柳的株高和莖粗又緩慢增長,隨著氣候溫度降低,植株高度和莖粗停止增長。
2.5檉柳利用價值探討
由于短穗檉柳越冬后有部分抽條和死亡的現象,所以本試驗只對檉柳進行部分利用價值的探討(表2),結果表明,平茬后的檉柳莖不定芽萌發能力很強,會有數十個不定芽生長,但由于不定芽間的營養競爭及生長空間的限制,一般可形成2到10個枝條,且都可長到1 m長以上,是很好的編筐材料和能源材料,且隨著樹齡的增加,成枝數量或枝條粗度還會增加。地被試驗表明,當年扦插苗成活后3個月就可覆蓋整個地面,密度小時修剪1次效果更好,扦插苗每平米需4株,1年生苗2株即可完全覆蓋地面,對鹽堿荒地的綠化有實際意義;檉柳作為灌木造林,容易成活,可用于庭院或水邊栽植,定植當年即可成型并開花,每年會有一定的生長量,且開花3次,小枝下垂,樹形美觀,觀賞利用價值較高;綠籬栽培扦插苗3個月就可成型,根據不同要求綠籬可高可低,可寬可窄,及時修剪,枝葉致密翠綠,能保持較好的效果;檉柳喬化栽培技術要求難度大,我們2年的實驗表明,2年生可長到3.5 m左右,1年生平茬后留獨枝亦能長到2.5 m左右,預計3年可長到4 m以上,4年可作為行道樹用于鹽堿地綠化,此試驗仍在進行中。
3討論
通過對檉柳和短穗檉柳連續兩年的觀測,揭示了檉柳和短穗檉柳栽培條件下的生長發育規律。檉柳和短穗檉柳雖為同屬植物,但開花特性完全不同,檉柳的花芽當年形成,當年開放;短穗檉柳的花芽當年形成,第二年春開放。檉柳的年生長量比短穗檉柳大,這與有關文獻記載內容是一致的,檉柳自然條件下灌木或小喬木,而短穗檉柳自然條件下為灌木[1]。
我們觀察發現,短穗檉柳容易發生抽條現象,夏季新梢生長迅速,但根系很淺,易發生倒伏,這都導致短穗檉柳難以長成喬化植株。檉柳的集中開花期長,花量大,而短穗檉柳的開花期短,只有半個月左右,花量小。以上比較表明,在天津地區,檉柳比短穗檉柳具有更強適應性,更高的觀賞價值。
觀測表明,1年生檉柳植株,第二年春季平茬,一個生育周期株高高的可達2.8 m,干徑2.2 cm,可見檉柳更新復壯能力強。綠籬栽培檉柳,4~5年后易出現光腳現象,進行平茬更新后,當年即可重新形成新的綠籬。同時,在生產管理中,一些株型不好的檉柳,可對其進行平茬更新,選留理想的株型。另外平茬后可為編筐、薪碳和苗條等利用提供大量材料。
大田直接扦插的檉柳成活率高、生長快,株高平均值達1.5 m,當年還可觀賞到鮮花盛開,因而檉柳可扦插繁殖或直接扦插造林。
試驗表明,檉柳在鹽堿地上造灌木林、綠籬種植的效果很好,但喬化檉柳的實用意義更大,可以在中國北方喬木樹種無法綠化應用的重鹽堿地上直接進行種植,不用或減少換土,大幅度降低重鹽堿地綠化成本。然而,自然生長和普通栽培條件下不易獲得喬化的檉柳苗木,因此,我們認為進一步開展檉柳喬化技術研究,對于鹽堿地綠化極為迫切且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任憲威.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243-244.
[2] 林棲鳳.耐鹽植物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87-288.
[3] 張立賓,宋曰榮,吳霞.檉柳的耐鹽能力及其對濱海鹽漬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3):5424-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