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前往南京這個古都念書的日子已滿三年,這是第一次離開爸媽去異地,在南京生活中發現許多看似華麗又樸實的一面,看似平凡又感動的一面,都讓我激蕩的思緒在寫作中宣泄,透過各種標題去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崛起潛藏的真實情感,我的二十四歲南京蛻變。
一. 手
這是第一次如此緊緊的牽著爸媽的手,過去的我,從來沒發現這就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幸福,或許人往往最難發現眼前的幸福,而在遠方才能發現它的美好,我去南京念書,媽對爸說:是該放手的時候了,這是第一次爸媽放開我的手讓我飛翔,與爸媽相隔兩地的三年里,隔著海峽的距離使我們的心更加緊密,透過時間與距離,我們都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各自的生活方式,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們一家三口總是無時無刻黏在一起,不曾分開生活,感情好得像波蘿蜜果實的黏膩,讓果肉很難從母體拔出,相反的,也很容易為了一點雞毛蒜事大吵一架,我們的關系如同一窩喜歡和彼此靠在一起的刺猬,分開了覺得冷,一旦靠近了又會刺傷彼此。如今三年后,我又再度牽著他們的手,這次我知道幸福的流露是多么的簡單和自然,體會到和爸媽相處在一起的時間是多么的寶貴和幸福,不一樣的是,我不再是個被牽著的小孩,而是牽著他們走向未來的大人。爸媽的手在時間的齒輪下,殘酷地留下痕跡,這兩雙手有著樹皮般的皺紋,有著一顆顆粗糙的厚繭,以及像飛蛾翅膀上紋理的老人斑,我看到了時光飛逝留下的證據,摸到了二十四年來四季的摧殘,頓時間,我的心像是被雷劈開的大樹,回蕩在沉沒的痛之中。這兩雙手輕輕的安撫了我的痛,溫暖地帶我回到了寧靜的現實,母親說:我的手就是她年輕的倒影,修長的手指,厚實的掌心;隨著歲月的侵蝕,她手的膚色不再白皙,質感不再細嫩,手掌與手指間多了大大小小的繭,她說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歲月的那雙如來神掌。此時,媽媽說了一個故事,十九歲那年,有個對手相頗有研究的朋友幫她看手相,斬釘截鐵的說她二十歲那年就會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子,當時她聽了覺得很荒謬,不可置信!心想,現在生活那么苦,哪來的錢買房子,事隔一年,她真的辦到了,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子!媽說她十八歲開始做生意,年紀輕輕就歷經商場的險惡和風浪,經過幾次挫折和困境,二十歲那年事業才慢慢走上巔峰,讓她白手起家買到了人生的第一間房子,她說人生只要肯用雙手咬牙打拼就會成功,她給我看她掌紋中那道深深的事業線,并且拍拍我這雙年輕的手笑著。此時我的目光轉移到爸爸手上,爸爸有著極為厚實的手掌和粗大的手指,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好像萬事都可以被他掌握,爸爸說他這一生只牽過兩個女人的手,一個是媽媽,一個是我。父母給他的感覺一直是既陌生又遙遠,甚至只有他們忙碌的背影,爺爺奶奶都是商場上的強人,他們威嚴且不善表達對子女的感情,所以爸爸自有記憶以來沒有牽過爺爺奶奶的手,碎片般的記憶中只有數不清個保姆的老手。爸說他最喜歡緊緊的牽著我和媽媽的手,因為這種最真實的幸福是可以看得見的,摸的到的,他和媽媽這雙牽了三十多年的手打造了一個溫暖且美滿的家。我看著自己的掌紋,事業線中的一道清楚的分岔,媽媽說這或許是象征我人生的大轉變,從英文系轉到中醫系,這兩者確實很懸殊,換跑道的路上,起頭必定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把吃苦當吃補,將來要學以致用,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我一定會努力克服一切,以成為一名醫術精湛的醫生為目標,突然間,我想起了南京的學姐們,他們利用寒暑假在安徽山區作義診,山區的資源匱乏,唯有針灸和推拿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他們說:身為學生能為山區居民做的不多,但是還是想用雙手盡力去解決他們的病痛,哪怕只有一點點,這樣就值得了!看到學姐的執著和自信,我很欽佩,將來,我也想用雙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造就別人更多的幸福。
二. 路
曾經有兩個人告訴我,“每條路,永遠必須靠自己走出來!”當時我無法體會他們所說的話,經過三年,我領悟到這其中的涵義。其實人生的旅途上會經歷各種道路,光明寬敞的康莊大道、崎嶇巔坡的山路、難以行走的泥巴路、令人疑惑的十字路、無盡頭的小路、回轉的路……等等,而我的人生像是繞了一大圈之后,發現自己又回到最初的起點,這更使我的人生有了大轉變,我是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的學生,回想三年前,我還是個應用外語科五專部的畢業生,這個科系間的轉換的確南轅北轍,意外的是,我的人生又回到了當初所向往的醫學領域,記得在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時,沒考上第一志愿五專護理系而感到很絕望和遺憾,自從初中一年級時,外公和媽媽相繼動了大手術,我陪他們在醫院里的那段時間看盡醫院的冷暖,而母親自從動了心導管手術之后,性情大變,變得悲觀,變得膽小愛哭,更變得依賴醫院,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媽媽也有這么脆弱的時候,自此讓我大受打擊,立志成為一位醫護人員,沒想到五年后,我進入了醫學的領域學習。很感謝那些在我彷徨時支持我回轉的父母和師長,而人生又好比不斷轉動的俄羅斯輪盤,一次比賽的失手,不代表下次沒有射中紅心的可能。命運的道路上有時走上巔峰,有時不得不下坡,但是站在頂峰的人也有下山的時候,而山下的人也有攻頂的時候,自從轉讀醫學系之后,許多師長和朋友都說我走了條光明的路,因為能投身服務社會是一種偉大的精神,這次回到臺灣,我也發現五專的好友們紛紛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最特別的是娜娜選擇去當自愿役士兵,看她剪了男生頭穿著軍服,我大感吃驚,因為過去的她總是走在時尚尖端,離不開時髦的發型和裝扮,震撼程度如同芭比娃娃變身花木蘭,她說自愿役士兵是個穩定有保障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她相信自己的選擇。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不管是怎么樣的路,都要勇敢走下去,即使遇到挫折的當下彷徨,流淚,但是想哭的時候就放聲哭,哭過了,就雨過天晴,勇敢解決眼前的困難,學習如何與壓力相處的態度,克服困境的心魔,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的命運擁有千百種通往不同道路的鑰匙,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積極樂觀的開啟每一扇光明大道,成為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幫助社會,投身醫療志工的行列,珍惜以及尊重生命,孝順父母,友愛人群,每一個年輕充沛的靈魂都匯聚國家和父母最高的期許!
注:作者系中國臺灣省人,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大四學生。
責任編輯 裴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