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應選用抗逆性強,既適于圈養,又可在低山丘陵區放養,食性廣,食量大、肌胃發達、消化能力強的品種。
二、放養時間。根據果園內飼料資源情況,果園養鴨分為以放養為主時期和以圈養為主時期。最適放養時期為園內動植物繁衍生長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時園內牧草生長豐茂,果樹副產品殘留多,鴨子可采食各種青草、野菜和落地花、葉、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種蟲卵、蛹、爬行昆蟲和近地表飛蟲等動物性食料。成年鴨全年都可以放養。
三、園地選擇。凡是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主干較高或老齡的蘋果、梨、杏、山楂、柿樹、核桃等園地均可放養。放養的鴨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鴨糞可為果樹提供優質肥源。這是改造雜草叢生、管理粗放、蟲害嚴重、適齡不結果或低產低效果園為優質高效園地的一項有效措施。
四、棚舍建造。果園放養是以圈養為基礎的新技術,同樣需有棚舍,以備晚上補飼、飲水、產蛋時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遠離放養園的情況下采用依山靠崖、舊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鴨舍。應以6~7只/平方米計算棚舍建筑面積,棚前要圍圈出一定的活動場地,并在場地內放置料槽和飲水器。
五、放養密度。根據放養鴨的大小、強弱決定放養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則。一般平均每667平方米果園放養成鴨20~30只,百畝園放養2000~3000只。
六、按時補飼。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飽晚喂足的原則確定補飼量,并逐減喂飼次數和數量,促使鴨自由采食。隨著雛鴨的生長,可根據放養鴨啄食雜草、野菜、昆蟲情況決定放養鴨的補飼。以放養為主時期,晚上回舍棚后進行補飼,并備足飲用水。春天幼齡雛鴨放養前,要先進行適應外界溫度變化的鍛煉,逐漸進入放養園。
七、加強監管,嚴防鼠害。放養鴨要嚴防山貓、黃鼠狼等的侵害。侵害鴨的獸類都懼怕網具,因此采用尼龍網圍圈放養區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養多少只,也不管面積大小,都要用網圍圈,并要固定專人管理。特別是放養幼齡鴨,防鼠害更為重要。
八、防疫滅病。放養鴨的防疫同樣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要按照常規防疫程序,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做好防疫滅病工作。
九、防止中毒。放養園的果樹嚴禁噴劇毒農藥。應使用低毒高效農藥或低濃度低毒的殺菌劑農藥。在噴藥期間,實行限區圍欄放牧,以避免因亂放而中毒。
271500
山東省東平縣畜牧局家屬院
如何預防雞群產蛋率突降
朱廣凱
一、減少應激。季節的變化和災害性天氣的發生,會導致溫度濕度的急劇變化,若雞舍保溫效果不理想,將會對產蛋雞群產生較大的應激,導致雞群產蛋量突然下降。所以在季節變換、天氣異常時,應及時調節雞舍的溫度,改善通風條件。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等,可減緩雞群的應激。
二、科學光照。雞舍哭然停電,光照時間、強度失控,都不利于雞群的正常產蛋。產蛋期間應嚴格遵循科學的光照制度,避免不規律的光照。產蛋期間,光照時間每天為14~16小時。
三、保證飲水。應做到經常檢查飲水系統,發現漏水或堵塞現象應及時進行維修。
四、科學用料。應選擇安全可靠、品質穩定的全價飼料,日糧中要求有足夠的蛋白質、蛋氨酸和適量的維生素及磷、鈉等礦物質。同時要避免突然更換飼料。如必須更換,應采取逐漸更換法,即先換1/3,再換l/2,然后換2/3,直到全部換完。全部過程以4~5天為宜。
五、保持衛生。每天及時進行打掃和清理工作,以保證雞舍衛生狀況良好。每周進行l~2次常規消毒,如有疫情要每天消毒1~2次。可用消毒劑對雞舍頂棚、墻壁、地面及用具進行噴霧消毒。
六、注意日常觀察。注意觀察雞群的采食、糞便、羽毛、雞冠、呼吸等狀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通常雞舍內的適宜溫度為18.3℃~23.9℃,相對濕度控制在55%~65%。同時應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以人進入雞舍感覺不刺眼、不流淚、無過臭氣味為宜。
七、產蛋期不要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應在雞的育雛及育成期進行,產蛋期也不要投喂大量的預防性藥物,
八、減少異常聲音刺激。盡量減少異常的聲音刺激,防止狗、貓、鼠、鳥類等竄入雞舍。
461434河南省太康縣遜母口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