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科協組織如何把科技融入農村生產生活中,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1月18日,恰逢河南省科協七屆三次全委會議召開之際,記者對省科協主席、黨組書記李建中進行了采訪,
“河南作為全國第一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多的糧食2009年我省糧食總產1078億斤,同比增長5億斤,連續4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為此,省科協作出了很大的努力。2009年夏糧生產遭遇罕見的特大干旱、病蟲害重發疊發。秋糧生產遭遇大風暴雨、低溫寡照等嚴重自然災害省科協及時組織有關專家制訂科學抗旱保豐收方案,廣大科技人員面對面地指導農民合理澆水施肥、科學抗旱防蟲……從而在大災之年獲得了糧食豐收,實現了糧食生產預期目標、”李建中談起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省人民齊心協力戰勝特大自然災害取得了糧食大豐收一事,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
“目前,我省有7000多萬農民,如何使他們早日致富奔小康,一直是河南最大的問題,近年來,省科協始終把幫助全省農民靠科技致富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連續五年組織1萬多名科技專家服務‘三農’,舉辦科技培訓,推廣先進技術,培養農村科普帶頭人,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共有83個縣、6783個農技協和4277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參與到‘三創一帶’(創建先進科普示范市、縣,創建先進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創建先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帶動農民科技致富奔小康)活動當中,承擔縣級以上科技項目1719項,推廣新技術新品種16463個,在整合農業資源、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帶動農民使用先進技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中國科協和財政部聯合開展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中,我省共有33個農技協、16個科普示范基地、23名農村科普帶頭人受到表彰,共獲得中央、省級財政獎補資金2960萬元?!崩罱ㄖ袑θ】茀f組織及廣大科技人員為促進“三農”發展所作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
在河南省科協七屆三次全委會議上,李建中向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他希望大家認真落實科技強農惠農政策,深入推進科技服務“三農”工作。
一 要全面深化“三創一帶”活動。“三創一帶”活動是統籌城鄉發展、帶動農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要及時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的普及推廣,提高他們的科學生產、生活能力。圍繞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繼續扶持一批特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科普示范基地,發展一批科普帶頭人,引導農民積極調整種植、養殖等生產結構。引導他們由家庭經營向生產集約化方向發展,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發展新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帶領更多農民共同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 要加強農村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在鄉村進行科普宣傳站、欄、員建設,在全省農村新建500個科普宣傳站,10000個科普宣傳欄,組建10000名科普宣傳員隊伍,做好農村基層科普服務工作幫助“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受表彰單位和個人建設科普惠農服務站,建立常態化惠農服務窗口。開展科普大篷車進千村(校)活動,把全省16輛科普大篷車作為流動的科技館,開往農村,利用展品和科普展板及時向廣大農民宣傳科技知識,同時,開展科普電影放映、專家義診活動。
三 要大力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根據農民的需求,及時對他們進行科技培訓,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對農民進行種植、養殖、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一批種養能手,促進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近年來,綠色生產和生態農業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要對農民進行健康安全農產品生產和農村生態保護方面的培訓,提高農民防災減災能力和生態文明意識根據加快城鎮化進程和適應非農就業的需求,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就業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民持續增收。
采訪結束,李建中滿懷深情地說:幫助全省農民靠科技致富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認真落實省委書記盧展工同志提出的“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要求,依靠科技的力量,盡快地使我省農業更加進步,農村更加富強,農民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