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華都市雖遠離葡萄莊園,卻無妨城市酒莊的興起,
其中不乏Chateau du Touginas這樣的佳作。
在香港,名字都港味十足的釀酒廠8號酒廠以“本土釀造”為標簽,
勢要打造出“香港波爾多”。
葡萄酒愛好者未必喜歡城市,因為那里沒有葡萄園及酒莊。不過,此話也許要被今日先進的物流系統(tǒng)所打破,因為城市的中心亦可以設置酒莊、生產葡萄酒了。
“香港釀造”概念受捧
香港怎可能出產葡萄酒?相信這是所有人聽到香港有釀酒廠之后的第一個想法。然而,香港是個神奇的城市,本地的第一家釀酒中心the 8th Estate Winery(8號酒廠)兩年前已悄悄落地生根。這間位于鴨洲工業(yè)區(qū)一棟工業(yè)大廈里的酒廠,與周圍的環(huán)境并未格格不入。踏進酒廠辦公室,擺放的除了辦公用品,就是放置葡萄酒用的木箱。只是,當酒廠負責人圖莎(Lysanne Tusar)帶我走進存放釀酒用陳年木桶的單位,氣氛完全改變了,仿佛游走在歐洲的某個酒窖。
“其實在北美洲,城市釀酒廠(Urban Winery)的概念及創(chuàng)建程序已經很成熟,甚至誕生了一些著名的城市釀酒廠。葡萄酒愛好者對這種城市酒廠的出品亦不陌生。我們覺得香港及鄰近地區(qū)都沒有類似的釀酒廠,而香港的葡萄酒業(yè)發(fā)展得很迅速,所以選擇在香港開設釀酒廠。”酒廠的股東之一圖莎如是說。事實上,她不是香港人,亦非歐洲人,老家在加拿大的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
圖莎的家族生意是經銷葡萄酒,耳濡目染下,她對葡葡酒認識很深,亦自然成為一位葡萄酒愛好者。經過3年籌備,圖莎跟拍檔一擲過千萬設廠于香港,還邀請到意大利著名釀酒師吉安尼·森米納瑞(Gianni Seminari)合作,勢要打造出 “香港波爾多”。就連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009年出席香港-加拿大商業(yè)論壇(HKCBA)的午餐例會演講時,也提及過這間酒廠。
酒廠名字的來由,也令人感到港味十足。其命名為“8號”,一方面因為酒廠位于街道上的8號,兼名字夠“發(fā)”,而在港生活差不多3年的圖莎還跟我解釋:“我們覺得8這個數(shù)字跟葡萄、酒桶堆在一起的形狀很相似,亦同時希望別人認得出我們是一個以亞洲地區(qū)作基地的品牌,所以最終選了the 8th Estate Winery作為名字。”
圖莎對釀造葡萄酒的原則是“以人為本”,因為她深明葡萄酒經長途跋涉的運送其實隱藏很高的風險。要覓得好酒,就要在最鄰近的地方尋找,就如只有去到日本的筑地市場,才能吃到最新鮮最美味的壽司。空運抵港的貨色,往往已遜一籌。所以,酒廠直接向葡萄農買來葡萄,而釀酒、壓榨、過濾、入桶至裝瓶的全部生產過程都在香港進行。
至于釀酒師森米納瑞的日常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選購新鮮葡萄。他們于2008年選用了冷門的美國華盛頓葡萄釀酒,另一批即將到港的葡萄則來自意大利。圖莎表示,每年9至10月,當葡萄在產地收成后,隨即以急凍技術在采摘后的30分鐘內迅速冷凍保鮮,而約于1月抵港之后再在廠房內進行解凍。
在8號酒廠內,可以找到紅酒、白酒及甜酒。目前全部已裝瓶出售的,就包括5款白酒如Sauvignon Blanc(長相思)、Gewurztraminer(瓊瑤漿)及Chardonnay(霞多麗)。至于甜酒就分別有帶有草莓味的Prelude(序曲香檳)、帶有桃味的Affair 及帶有熱情果味的Passion。紅酒主要為Rhone(隆河)系的Shiraz(西拉)與Bordeaux(波爾多)系的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Merlot(梅勒)、Cabernet Franc(品麗珠)。全部葡萄酒均索價300港元以下,算不上很便宜,但因標榜不加防腐劑及本土釀造,或可值回價錢。
酒廠每年的產量只有約十萬瓶葡萄酒,其中四成還會留下作陳年之用。而要購買他們的葡萄酒,只可以電話或網上訂購。除裝瓶銷售外,他們也會按客人要求釀制葡萄酒,就連陳年時間亦可按要求,但必須以原桶購買。
另類城市酒莊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去理解何謂城市酒:首先,來自位處城市之中的酒莊,真正于都市之中釀酒,如8號酒廠;其次,就是酒莊從葡萄園買來葡萄、葡萄汁或正在發(fā)酵的酒液,加工釀造,或者特別混合,造出自家品牌而推出市面的,亦可稱為城市酒,來自法國波爾多地區(qū)的圖吉娜(Chateau du Touginas)是這類城市酒莊的代表。
前一陣子,我就開了一瓶Chateau du Touginas 2005,質量不錯,順喉而不澀口,酒香帶紅果味,而梅子味亦算突出,丹寧偏輕,余味較短,屬于開瓶后不可久放的酒釀。可是,來自著名釀酒區(qū)的它,售價不及100港元,令人樂于一試。
行內人都知道,在城市地區(qū)入樽的葡萄酒通常較便宜,卻不代表質量一定比擁有自家葡萄園的酒莊要差。在Chateau du Touginas 2005瓶身的標簽上,就可以清楚閱讀到它的來處。一般人對城市酒投不信任票,正是因為它沒有寫明所用葡萄的來歷,而這瓶酒的標簽上不單寫上了法定產區(qū)是波爾多,還說明了所用的葡萄品種:50%的梅勒,50%的赤霞珠。
在法國,像Chateau du Touginas股東這樣的酒商(négociant)在釀造城市酒上甚為活躍。Négociants就是會向葡萄農訂購葡萄來釀酒,或者只是購買發(fā)酵中的葡萄汁來加工的人。他們生產自家品牌的葡萄酒,形式不一,沒有受到很多的規(guī)范,所以偶有佳作。當然,在眾多由négociant生產的葡萄酒里,不一定都有詳盡數(shù)據(jù)解釋葡萄或葡萄汁的來源,所以想知道哪家酒商擁有的酒莊是專門揀選靚葡萄,還是親自試飲才能找到最合自己心水的“城市酒”。
對于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補充,請發(fā)郵件至xincaifu@p5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