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會帶來新的投資機會,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的推出代表著中國股市升級換代,標志著中國股市新時代到來。
金融業是經營人性的產業,它以實體經濟作為支點,用貨幣為杠桿,金融家玩的就是杠桿率。有了支點和杠桿,杠桿率的高低決定金融業的經營水平和風險等級,所以是在經營人性的風險偏好差異。在虛擬經濟中,金融交易的基礎不是差異化的需求和分工,而是不同群體的風險偏好。人們的理性決策,從實體經濟的成本/收益分析轉變為虛擬經濟的風險/回報分析,風險就和財富畫上了等號。
股票市場必然要在適當的時候提升杠桿投資的等級,而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是兩大基礎性的杠桿投資工具。我們對全球37個股票市場的研究表明:21個市場在股指期貨出臺之前推出融資融券,6個市場在股指期貨出臺之前已經有了看跌期權,3個市場是在隨后不久即推出了融資融券。全球只有5個股票市場是融資融券滯后于股指期貨的,而且正是由于較長期的滯后,這5個市場都在股指期貨推出后發生了市場的劇烈震蕩。因此,中國股市會在股指期貨之前率先推出融資融券業務的試點。迄今為止,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和主要期貨公司進行的股指期貨模擬操作的時間已達3年之久,融資融券的試點方案已經過了多次討論修正。現在融資融券既已開始試點,股指期貨的正式推出時間也不遠了。
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推出,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刺激股市中的大盤藍籌股,因為試點方案中的可投資對象已被限定在滬深300指數的構成之中。從股指期貨看,模擬交易的品種是滬深300指數,從融資融券看,合格的可質押股票在試點期間一定是大盤藍籌。兩項改革的推出,以滬深300為基礎的指數基金產品會擴容,掛鉤滬深300的理財產品也會增多。如果指數基金被允許質押融資,還可將持有的基金產品質押放大交易的規模和頻率。這些創新性的交易機會,將提高大盤藍籌股票的流動性和融資率,會在2010年的藍籌股行情中推波助瀾。
在全球金融海嘯發生后,衍生證券市場導致了金融危機的加深與擴散,不少人對衍生證券和杠桿投資增加了更多的懷疑和恐懼。內行人能理解證券市場的內在機制,不會因噎廢食,外行人會舍本逐末,把金融危機歸因于衍生證券市場。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由于金融海嘯而暫時擱置。今年股市不會重復2009年的“v型驚艷”,投資人正在尋找借口來啟動新一輪的上漲,深化改革的傳聞因此成為聚攏人氣的借口,使投資人的關注和資金的流向聚焦到大盤藍籌股。所以,我們建議大家關注直接受益于制度變革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行業的龍頭股,以及持有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股權的上市公司。
新年伊始,蓄勢待發。2010年的股市將在泡沫化的復蘇中逐漸化虛為實,間接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實體經濟的復蘇,核心波動將在滬指3000—4000點(5-10%的越界),主基調將是:穩健,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