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肖 磊 本報特約記者 赫 曉 本報記者 劉 揚
“一家美國加州小公司告了中國政府和7家PC制造商”。5日,這家名為Cybersitter的軟件公司在洛杉磯的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中國互聯網過濾軟件“綠壩”盜取了它的軟件密碼,要求賠償22億美元。對于這一指責,開發“綠壩”軟件的中國公司早在2009年6月就曾澄清,但這家美國公司不但不肯作罷,還自稱此案將成為“在國際范圍內保護美國知識產權的分水嶺”。不過對于這場官司,就連美國法律界人士都認為贏的可能性不大。中國專家表示,不排除美國公司借機炒作的可能。
據美聯社6日報道,Cybersitter是SolidOak軟件公司的子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海岸城市圣巴巴拉市。它生產的軟件用來幫助家長過濾網上不適合孩子觀看的信息。該公司代理律師格雷戈里·非亞稱,中國的軟件開發者可能從Cybersitter服務器上下載了程序并拷貝了3000多行代碼,然后再整合到中國的“綠壩”程序中。
此外,7家PC廠商(索尼、聯想、東芝、宏基、華碩、明基和海爾)還被指控在中國分銷5600多萬張該程序的盜版軟件。Cybersitter稱,這些PC生產商在知道“綠壩”軟件涉嫌代碼抄襲后,仍然繼續分銷“綠壩”拷貝。Cybersitter指控它們盜取商業機密、不公平競爭、侵犯版權以及進行串謀活動,違反了美國《經濟間諜法》和《商業機密法》。
格雷戈里·非亞高調指責稱:“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明目張膽的偷竊。”據美國彭博社報道,在該律師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他表示,“這一訴訟的目的就是打擊外國軟件開發商和分銷商習以為常的行動。因為他們認為侵犯美國小公司的知識產權不會被美國法院繩之以法”。他甚至揚言,這一案件將成為“在國際范圍內保護美國知識產權的分水嶺”,“從Cybersitter這樣的小公司到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我們提供給世界的產品都要得到保護”。據報道,這家公司所涉及軟件的售價為每個拷貝39.95美元。但它們對中國的索賠高達22億美元。
事實上,CyberSitter公司就“綠 壩”軟件對中國的糾纏已達半年之久。Cybersitter的母公司SolidOak去年6月就曾表示,“綠壩”涉嫌代碼抄襲,當時就稱要起訴中國公司。但美國法律界人士認為,要打贏這場官司可能不大容易。開發“綠壩”軟件的中國公司也立即回應稱,“綠壩”與美國公司軟件的黑名單地址庫確有“類似之處”,世界上知名的色情網址是所有上網過濾軟件都屏蔽的,但“我們沒偷他們的軟件代碼”。中國公司負責人認為,“對綠壩的負面評價和攻擊是別有用心的”。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牛新春研究員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這本是一起普通的經濟糾紛,完全沒有必要上升到政治層面。這一案件是否會達到該公司代理律師所說的“在國際范圍內保護美國知識產權的分水嶺”的高度還很難說,不排除他們有借機自我炒作的可能。
目前,該案所涉及的聯想、索尼等公司均拒絕對這起訴訟作出評論。彭博社稱,中國工信部發言人也表示,他還不能立即就此事進行評論,因為還沒有看到這一訴訟。
牛新春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此事也存在著積極的一面。目前,在互聯網領域,對于哪些資源是共享的,哪些資源是存在知識產權問題的存在爭議。通過一些具體案例可能會有助于在這些尚屬模糊的領域形成規則。▲
環球時報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