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1月8日報道,原題:中國引領全球票房收入一路走高 本周多個因素不約而同地反映了中國電影業與日俱增的影響力,特別是正以驚人速度收獲票房佳績的好萊塢大片《阿凡達》。該片正朝著《2012》創下的4.6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沖刺。《建國大業》去年的票房收入約為4.15億元,成為目前為止中國國產電影中最成功的影片。
中國電影業的迅速崛起預示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北美曾是電影市場的主要陣地,近來這里的電影人已將重點放在如何贏得海外市場上。中國現代電影業的發展對社會產生了日益重要的影響,在本周也得到進一步凸顯。
美聯社1月8日報道,原題:2009年中國票房收入猛增44% 來自中國電影宣傳機構的消息稱,200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猛增44%,達62億元人民幣。
中影集團發言人說,中國2009年新增了600塊銀幕,使銀幕總量達4700塊,其中數字銀幕1800塊,3D銀幕近800塊。中國票房收入在過去6年平均每年增長30%。盡管受到多種限制,好萊塢電影在2009年也表現強勁,刷新兩項票房紀錄。
盡管中國總票房收入仍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2008年美國為97.9億美元,但其極快的增長速度及好萊塢影片在華的受歡迎程度,使美國的電影制作機構渴望北京能放松對外國影片的限制。
香港也深切感受到來自內地電影市場的巨大影響。香港曾是華語電影制作中心,以生產城市動作片而聞名。近些年來,許多導演和演員卻紛紛從這塊英國前殖民地擁入內地謀求發展。▲(曾鏵譯)
環球時報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