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邱積敏
無為縣基層財政改革追蹤
■本刊記者 邱積敏
“糧食直補84.5元、種子直補45元。”現如今,無為縣的每一位農戶都會如期收到一條手機短信。“把錢打到老百姓卡里時,就會通過短信平臺給老百姓發條短信,第一時間把財政補助資金的名稱和數額告訴老百姓。”當無為縣財政局局長李作果向記者講述無為縣惠民直達工程的新舉措時,在百里之外的省城合肥,安徽省財政廳加強基層財政建設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正在密集出臺;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財政部對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也是愈發重視。
“全面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重點在基礎,關鍵在基層。”7月27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的話擲地有聲。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目前的基層財政呈現出一番怎樣的景象?循著謝部長的余音,記者來到了地處長江岸邊的無為縣。

隨著國家支持“三農”力度的加大和惠農政策的不斷出臺,各項直接針對農民的補貼逐年增多,基層財政不可替代地承擔了這些資金的實施和兌付落實工作。以無為縣襄安鎮為例,2009年,該鎮直接辦理發放涉農補貼資金830萬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55.3%。
老百姓有沒有從涉農補貼中得到實惠,便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基層財政部門需要著力解決的一道重大課題。
為此,2008年5月,安徽省財政廳在蕪湖、滁州等5個地區啟動了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從改革試點個案調查來看,無為縣并未進入安徽省試點縣行列。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把無為縣作為調查樣本。從實際情況來看,無為在惠民直達方面同樣做了很多的探索。
也是在2008年,無為縣政府辦印發了后來被安徽省財政廳在全系統轉發的《關于進一步明確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管理和發放工作責任的通知》,該文件明確了惠民補助各環節中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加強了惠民補助資金的管理。
比如,為防止鄉村干部收取農戶存折集中到信用社取款,無為縣財政局明確規定,第一次取款的農戶,要本人帶有效證件在信用聯社修改初始密碼。
從2009年開始,無為縣開展了對惠民直達工程補助對象基本信息采集工作,補助對象涉及到35萬多戶農村居民,近130萬人。談到這項工作,無為縣財政副局長胡衛星深有感觸:“為了能夠把各項補助資金到賬信息通過手機短信及時告訴老百姓,我們要收集群眾的手機號碼,這個工作量極大。之前我們只與移動公司簽訂合同,但如果這樣,不是移動用戶的老百姓就收不到信息,后來又與中國電信等服務商簽訂合作協議,問題已解決。”
鄉鎮財政所是財政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體現著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最終成效。在涉農補貼具體操作上,鄉鎮財政所承擔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一卡通”發放機制的建立,鄉鎮財政所在核實享受對象、公示補貼名單、逐戶兌付落實等環節需要傾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受鄉鎮財力的限制,鄉鎮財政所的辦公條件普遍比較簡陋。為此,財政部、安徽省財政廳多次提出要改善鄉鎮財政所的辦公設施。
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就提出,要強化縣級財政對鄉鎮財政的指導和管理,大力支持鄉鎮財政所的工作。加強對鄉鎮財政干部和農村財務人員培訓,提高其能力素質。加快鄉鎮財政信息化建設,逐步改善鄉鎮財政用房、交通、設備等基本辦公條件。
在去襄安鎮采訪途中,記者見到新的財政所辦公用房正在興建。項目主體工程預計9月底結束,其中為民服務大廳有140平方米。
“改善辦公條件并不是說要享受,主要是便民服務。我們最主要改善的是便民服務大廳。”李作果告訴《決策》,“目前我們正在設計放置在財政所大廳里的觸摸屏,老百姓通過觸摸屏,只要輸入名字就可以查閱方方面面的相關信息,比如說‘一卡通’問題,享受到哪些補助等等。”
“目前,財政工作有兩大目標,一個是公共服務的目標,所有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公共財政帶來的實惠,另外一個目標就是追求資金效益最大化。”毫無疑問,無為縣財政的各項工作也是圍繞這兩大目標展開的。
早在2003年,無為縣就啟動了部門預算改革,時至今日,無為縣的部門預算已細化到基層預算單位和具體事項,每分錢都有具體用途。2010年4月,無為縣以無政[2010]33號文發布了《全面推進鄉鎮財政工作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方案對此作了如下表述:項目預算要明確到項目的具體內容、實施時限和目標績效。
今年,無為又被安徽省財政廳納入預算支出績效考評試點縣。談及績效考評,李作果告訴《決策》:“現在資金給部門要規定目標,比如規定你要修多長的路,如果最終沒有完成,就要追究部門的責任。”
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為例,襄安鎮財政所所長周根發介紹說:“村里修路,事前、事后都需要拍照,而且要選擇同一角度拍照,以便日后比對。這樣,財政獎補資金有沒有得到有效運用,通過照片一目了然。”記者在襄安鎮財政所看到,每項工程的兩張照片都黏貼在一起,整理得清清楚楚。
實質上,這正是財政精細化管理的最直接體現。而實踐也充分證明,財政科學精細管理是各項惠民政策有效落實的重要抓手,是管好用好大量惠民資金的體制機制保證。
2009年7月,襄安鎮被確定為巢湖市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聯系點;2010年3月31日,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建立“百名鄉鎮聯系點”工作制度的通知,明確指出襄安鎮財政所為全省17個聯系點之一。
“我們現在搞的績效考評,通過國庫集中支付,還有部門預算編制,所有的目標都是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最大化。”李作果進而對《決策》分析說,“通過加強鄉鎮財政建設,無為縣鄉鎮財政實現了從收入型到支出管理型、從預算管理型向核算管理型、由維持保障型向發展服務型的三大轉變。”
2009年,安徽省財政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財政管理的指導意見》,實行縣級財政對鄉鎮財政機構垂直管理,穩定鄉鎮財政機構和人員,加強鄉鎮財政統一管理和業務指導。
根據指導意見,無為縣在全縣鄉鎮財政系統內試水崗位績效考核。2010年5月28日,無為縣財政局制定了《無為縣財政系統工作考核實施方案》。方案根據鄉鎮財政職能和承擔事務,設置財政結算員、核算會計、涉農補貼資金專管員、家電下鄉專管員等20個工作崗位,涵蓋財政事務方方面面。
由于鄉鎮財政所人員有限,一人兼數崗的現象普遍存在。以襄安鎮財政所為例,該所實際在崗只有6人,從所長到一般人員,每人平均要承擔3個崗位。
無為縣根據各崗位的工作特點,配套出臺崗位考核細則,明確崗位考核目標,硬化考核量化指標。以家電下鄉專管員考核細則為例,該崗位分為補貼資金兌付率、補貼對象抽查回訪率等7項考核內容。在補貼資金兌付率考核里,明確規定每月家電補貼資金兌付率95%得基礎分2.5分,每多一個百分點加0.3分,每月滿分為4分,每少一個百分點扣減0.5分,每月最多扣減4分。
作為崗位考核的配套措施,無為縣財政局拿出20余萬元資金,對財政綜合考核和單項崗位考核排名前列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連續三年考核排在末位的給予通報批評。
李作果介紹說,工作考核已經覆蓋到財政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甚至包括環境衛生。記者在查看綜合性崗位考核細則時得到了驗證,該細則規定財政所內及周邊區域衛生狀況差的扣10分;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惡劣,辦事推諉拖拉,被群眾舉報經查實的,每起扣4分,發現吃拿卡要一次扣4分。
“現在財政是服務型財政。以往我們的服務對象范圍很窄,就是享受財政的各級人員和享受民政低保的一些貧困群體。現在全縣140多萬人全部與我們打交道,所以我們要轉變觀念,樹立為民理財的服務理念,樹立‘大財政’的觀念。”李作果告訴《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