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斌
無領導小組面試高分攻略
■戴 斌

“無領導小組面試”是一種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對考生進行的集體面試的考察方式,考官可以通過考生在給定情景下應對危機、處理緊急事件以及與他人合作的狀況來判斷該考生是否符合崗位需要。目前,“無領導小組面試”主要運用于“公務員招錄面試”、“公選面試”及部分“外企面試”中。
傳統的“結構化面試”,一般是命題者根據職位招考的能力要求,設置各種面試題型,以測查考生的個人能力?!敖Y構化面試”共有五種常見的面試題型,都是單獨針對其中一種能力要求而展開的:
熱點話題評析題,考察對社會問題的分析能力,面試考官主要測查考生能否運用相關的公共管理知識,正確理解社會問題發生的背景、根源及矛盾,并能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機關事務題,考察考生對機關事務處理原則的把握。面試考官主要測查考生在工作過程中能正確地理解機關原則,高效率地完成本職工作,兼顧協調好工作中的細節問題。
人際關系處理題,考察考生對機關人際關系的處理。面試考官主要測查考生如何兼顧各方利益,正確處理與領導、同事及行政相對人三者的關系。
組織活動協調題,考察考生對相關活動的策劃和組織能力。面試考官主要測查考生對活動流程、潛在問題及經費使用等細節的處理能力。
應急處理題,考察考生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面試考官主要測查考生在面對情況時能否穩定自己及同伴(同事)的情緒,兼顧最緊要的利益,并能在事后吸取教訓。
而“無領導小組面試”一般是案例分析為主,通常是給出一個公共案例,下設若干個面試題目。考試方式主要是個人陳述與小組自由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盁o領導小組面試”與“結構化面試”有兩點不同:
首先,考察的模式不一樣。“結構化面試”一般是每種題型測查一種能力要求。而“無領導小組面試”往往是通過一個完整的“團隊協作”過程,綜合地去考察考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無領導小組面試”過程中,考官需要有更強的觀察力,才能對考生作出針對性的判斷。
其次,考察的能力范圍不同。“結構化面試”是在個人面試的背景下展開的,其只能測查考生的個人能力,無法測查考生實際的團隊協作能力。而無領導小組面試則是在集體面試這樣一個背景下,用個人陳述這樣一個方式去測查考生的個人能力,用小組自由討論的方式去測查考生實際的團隊協作能力。相對而言,測查的范圍更廣。
首先是愿為團隊“吃虧”,敢于率先發言。
一般來說,在集體性的討論過程中,第一個發言的人是比較吃虧的。因為沒有“前人”的觀點作為鋪墊,無法綜合其他人看法。同時,后面發言的面試者,往往可以綜合“前人”的發言,規避一些“錯誤觀點”,甚至可以針對前面發言者所存在的觀點失誤,進行針對性的反駁。
但是,這樣淺顯的道理,任何一個面試考官都是明白的。所以,考生切記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在團隊協作過程中,“愿意為集體犧牲”的團隊成員,往往最為可貴。所以第一個打破沉默,甘為他人做“嫁衣裳”的面試者,必然在“氣度”上已經超越了其他的面試者。
當然,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即使是愿意率先發言,在發言前也需要對自己的觀點深思熟慮后,有把握時才進行個人的觀點陳述。
二是言簡意賅,觀點明確,條理清晰。
“無領導小組面試”過程中,往往有多位考生共同參與。因此,在討論過程中,你一言,我一語,往往很容易產生觀點混亂的情形。這時,面試者參與討論的過程中,一定要觀點明確,不能模棱兩可,否則很容易招致考官的反感。其次,發言時,所有觀點需要排列成若干個“短篇幅”的觀點,有條理地將羅列出來,遣詞造句需要言簡意賅,不能長篇大論。
三是觀察團隊需求,出現在團隊最需要的位置上。
很多時候,“無領導小組面試”過程中,考生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必須成為討論過程中的“領導者”才有機會獲得高分。其實不然,要獲得高分,關鍵不是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而是能否扮演好團隊最需要的角色。
這樣你在“位置”的選擇上就反而占有優勢,在集體中的地位反而更加重要了。
四是寬以待人,耐心聆聽,善于補充完善他人的觀點。
雖然,在面試過程中,小組的其他成員是你的競爭對手,但是考生切記,一定要尊重對手。當別人發言時,我們應該用目光注視對方,認真傾聽,不要有下意識的小動作,更不要因對其觀點不以為然而顯出輕視、不屑一顧的表情。否則會被考官認為是氣度不足。
五是善于引導團隊分析新的思路方向,糾正錯誤的分析思路。
這一點是最難的。因為在討論過程中,團隊很容易圍繞“一個方向”做出過多的延展和討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迅速地發言,提示小組成員,還存在其他的“討論方向”需要進行討論。比如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的“弊端”時,我們可以引導團隊思考這個問題的“可取之處”。因為面試考官,往往會比較欣賞“全面化”的分析。
同時,還存在一種風險是,小組討論過程中,由于很多考生可能對素材不夠熟悉,會出現“離題”、“偏題”的情況,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應該立刻指出,并引導小組成員轉向討論題目規定的內容。
六是把握“發言時機”,力求點中要點。
由于時間與討論人數的限制,其實平均下來,每位考生的發言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考生應該珍惜每一次的發言機會,爭取每次發言都給考官帶來“亮點”,這就要求我們合理地把握“發言的時機”,在遇到討論進入“矛盾”的關鍵環節時,就要大膽地搶先發言,讓考官更多地觀察你的分析能力,這樣就比較容易獲取考官的青睞。
以下是2010年5月21日吉林省公務員招考無領導小組面試真題:
背景資料:(節選)《養老機構管理辦法》頒布后,因缺乏細則和監管,一些民辦養老院存在安全、衛生、服務、環境等系列問題,有些養老院缺乏防火防疫證照,不符合規定,給老人生命安全帶來隱患,還有些養老院缺乏資金支持……
C市某養老院發生火災,幾名老人葬身火海,群眾質疑養老院消防設施不完善,民政部門監管不力。
有群眾接受新聞媒體采訪時激憤地說:“有規定不執行比沒有規定更可怕!”
有新聞記者提出兩方面的質疑:首先,我們的監管部門是否監管不力?其次,我們有沒有切實有效的措施去保障養老機構規范化地運行?
題目要求:假如你們的身份是C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請與小組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討論制定《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具體實施細則,并與小組成員達成一致。
【參考答題要點】
(1)針對“防火”問題。敬老院應配置必要的防火設施,各種物資歸類保管,供電線路要定期檢查維護,易燃物品專人保管,嚴禁倒床吸煙和臥室生火,注意隨時熄滅火源。
(2)針對“防盜”問題。敬老院要建立值班制度,來人來訪登記制度,無關人員不能隨便進出,晚上檢查門窗關閉情況,財務和物資儲存室要有防盜門窗,防止財產被盜,保證集體財產和服務對象財產的安全。
(3)針對“食物中毒”問題。敬老院要嚴格按照食品衛生規定的程序操作,食品要新鮮、衛生,嚴防傳染病和中毒事件發生。
(4)針對“意外事故”問題。敬老院要嚴格各項規章制度,落實責任人,對衛生間、公共浴室、公共活動場所等地方,都要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5)針對“衛生管理”問題。敬老院衛生間應經常沖洗,保持干凈整潔,無異味、無糞便、無蚊蠅,定期消毒。敬老院居室的家具用品設置要統一、整潔、干燥、衛生,無蚊蠅、無蟑螂、無鼠害。每周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并開展檢查評比。
(6)針對“經費不足”問題。應該從以下方面拓寬老人供養經費的來源:財政轉移支付的五保供養資金;各級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接受社會捐贈收入;院辦經濟收入;已故五保對象遺產;其他合法收入。
【注意事項】
在與組員討論的過程中,應該先“宏觀性”地分析材料中潛在的各種問題,先將問題的“面”鋪開,即先引導組員確定討論的對象及范圍(答題要點中所涉及的六個問題),然后針對每一個個性化的問題,逐個擊破,最后再匯總討論的成果。
問題二、針對新聞記者的2點質疑,進行答復,并與小組成員達成一致。
【答題思路分析】
這道題目,其實是一道陷阱題。陷阱在于“是否承認我們的監管部門監管不力”。這里應該是“不下結論”。因為我們的無領導小組面試題,是一個“虛擬的場景”,我們無法去“實際調研”。所以從情景反應上看,我們只能回答:“需要深入調查后才能準確答復記者,我們單位會將相關的調研報告進行公示”。
另外,對于記者的第二個質疑,小組討論應該圍繞“對策”展開。參考對策如下:
(1)采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市區內的老人院加強督查力度。(2)提升準入門檻,避免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3)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4)構建并落實相關的責任機制。
問題三、輪流就群眾提出的“有規定不執行比沒有規定更可怕”,談談你的看法,每人2分鐘。
【參考答題要點】
(1)制度建設是重要的,制度不嚴密,就會出現牛欄關貓的現象。但是,有了制度,更要認真地執行制度,才能真正發揮制度的作用。否則,所謂的制度就是毫無意義的一紙空文,就是紙老虎。正如哲人培根所說:沒有執行的制度,比沒有制度更可怕。
(2)對某些問題缺乏“規定”,說明問題的根源僅僅在于“立法”的角度。如果出現“有規定不執行”,則屬于明知道有問題,同時解決方案也是“早有準備”,但是卻“故意”不去解決。這樣一來,問題就更為可怕了。因為,問題的根源不僅僅在于“立法”,而且延伸到了“執法”環節。如果“立法的缺失”屬于“無意為之”,那么“執法的缺失”則是“有意而為”。從維護政府權威性的角度出發,顯然,后者的破壞力遠大于前者。因此,“有規定不執行比沒有規定更可怕”。
【注意事項】
這一部分屬于“自我陳述”環節,考生如果要獲得考官的青睞,在有限的陳述時間內,一定要“拔高”話題的“高度”,即應該從個性化的現象,延展到共性化的社會問題,并嘗試提出一些哲理性的觀點。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從面試者中脫穎而出了。
(作者為公選公考培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