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1月11日公布反導試驗的消息后,在世界引起不同的反應。有的重新鼓吹“中國威脅論”,美國會專門為此召開國防聽證會;有的關注中國反導針對目標,從美國到印度猜了個遍。而美聯社15日一篇報道卻注意到中國這次公布消息的及時性較以往大幅提高,稱“中國反導試驗贏得稱贊”。
報道稱,中國在反導試驗結束數小時后就向外界公布,說明中國政府正在提高軍事透明度,并將軍事與政治、外交提到同等透明的高度。“盡管透露細節不多,但單是及時公布進行導彈攔截試驗一事,已經讓中國成功避免像2007年1月擊落失效氣象衛星時那樣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批評”。美聯社認為,與上次反衛星試驗不同,這次反導試驗后中國新華社在當晚進行了簡短報道,次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又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此事。除表明這次試驗純屬防御性質,姜瑜還表示試驗沒有造成可能威脅衛星安全的碎片。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協會高級研究員菲利普·桑德斯表示,“這樣的做法說明中國從制度上已經從上次的被動中汲取教訓,改善了官方機構間的協調性,這在過去始終是中國政府的弱項。”桑德斯還說,這樣的試驗即便是在中國本土上空進行,也無法做到完全保密。“中國已經認識到,這樣的攔截試驗會被其他國家觀測到,如果不對此公開,中國會遭到國際社會的批評。”
不過對于這次反導試驗,美國軍方依然非常關注。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中國問題專家格雷高里·庫賴基透露,五角大樓正在起草的“美國太空評估報告”中會對中國的導彈攔截試驗以及反衛星試驗加以考慮,它將直接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太空政策和近期戰略。美國《防務新聞》說,這份報告可能將推遲發布。庫賴基說,“這次試驗清楚表明,在中國完成導彈攔截技術開發并走向部署之前,就導彈防御和反衛星問題同中國談判已經變得非常重要。”▲(司 古)
環球時報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