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奇平

一談起經濟學,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門枯燥的學科,但本書所講的經濟學并不枯燥,假如生活是精彩的,那么經濟學也應該是精彩的。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就讓經濟學來為你實現吧。不是經濟學家也可以知道經濟是怎樣影響到你的,如何運用經濟學常識以便過得更好,這本書會給你帶來全新的放眼世界的方式,為你提供實用的理財建議。如果你對經濟學抱有偏見,覺得經濟學對于普通人來說就是乏味的學科,認為經濟學只跟脫離日常生活的事情打交道,那么在閱讀本書時,你將會體會到快樂和驚喜。
現在很多媒體和博客都在報道和討論經濟學,有關經濟學的信息和資料隨處可見,因此對信息的有效處理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人們常常會忘記經濟學其實主要是一門技術和一種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數據的累加。因此,理解經濟學,尤其是知道如何使用經濟學,將會成為你的優勢。
我們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有關經濟的錯誤觀點。第一種通常認為,政府在經濟問題上總能作出正確的決策,我們可以相信政府的這些做法,政府至少意圖是好的;假如經濟環境變差,那么政府肯定是在處理經濟問題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對此,本書指出,“相信政府的意圖是好的”這個觀點在政府的行為和最終的結果上來看都是不現實的。因此,本書為你開了一劑“良藥”:是到了摒棄這個觀點的時候了!有時政府采取某些經濟政策是為了幫助經濟體中的少數人。例如美國政府限制白糖的進口純粹是為了幫助美國的制糖業,而不是為了普通大眾的利益。有時政府的意圖雖是好的,但導致的結果卻很壞,例如對紐約城市房屋租金加以控制。第二種錯誤觀念就是“經濟衰退”是遲早的事。人們害怕經濟最終會走向蕭條,生活水平(甚至是人類文明)將會下降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雖然這些假設在邏輯上有可能發生,但可能性實在太低,所以你不用過度擔心。經濟大蕭條不會卷土重來,因為政府和中央銀行比我們更加懂得經濟,更何況它們已經從大蕭條中學到了很多,知道什么環節會出現問題。毋庸置疑,它們會積極應對,防止經濟大蕭條再次發生。股市也不可能跌到零點,因為股價的基礎是建立在對上市公司業績表現的預期上,而這些表現最終還是來自于本國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物質資產(工廠、辦公樓、農田、機器及設備等)、技術、勞動力以及人力資本(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員工),還有由這些資源帶來的生產力。
經濟學是助你作出最優決定的向導,也是對你來說最優的選擇。經濟學會告訴你如何把握住身邊的機會,增加自身優勢,這些優勢的取得意味著你又朝目標邁近了一步。經濟學所倡導的是選擇一條最有效率的路來實現目標:付出相同的代價,得到最多的優勢;付出最少的代價,得到某些給定的優勢。就像你花1000美元買一臺平板電視,當然是越高級越好;或者你僅想買一臺最適合你的電視,當然是花錢越少越好。
你先確定一個目標,假如你是一個商人,你的目標就是獲得更多利潤;假如你是一個消費者,你的目標就是從你的消費中獲得盡可能多的滿足。就好像買車一樣,當你決定要買某種型號的車以后,你的目標就是花最少的錢得到這輛車。經濟學在這時肯定能派上用場。買(賣)車需要不斷地進行討價還價,本書會教你如何有效地討價還價。
當把經濟學用一種生動有趣并且切實可行的方式呈現出來時,它就會變成有趣且實用性很強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這是因為本書有兩個特點:第一,所有的章節都以問答形式展開,這些問題都跟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第二,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于跟你一樣的普通人,頭腦敏捷但又不是經濟學家,并且想從一些跟日常生活有關的經濟學知識中獲益。
書中的每個問題都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按順序閱讀本書,甚至不需要按順序閱讀每一章的內容。如果你只是想要知道某些特定的話題,可以直接翻到相應的章節挑選出你感興趣的問題即可。
透過本書,經濟學不僅向你展現迷人的一面,又可以作為一個實用的工具,幫助各行各業的人們作出最優的決定,從是否為家用電器延長保修期到該不該支持對香煙提高征稅等。當然,經濟學并不是無所不知,也不會讓你無所不能,經濟學代表著一種更清晰準確的思維方式,是幫你作出最優決定的一種工具,僅此而已。
中國新時代 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