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期待的新“西行漫記”
歷史有的時候不但讓人感到神秘,而且還會讓人心生敬畏。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葉,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后,根據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該書第一次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進行了客觀評價,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誰也料不到,時空轉換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另一群西方人也在以另一種方式踐行著他們的“西行漫記”。
一批世界五百強企業正在向中國的西部地區挺進,和七十多年前的斯諾帶著好奇心前往中國西部不同,今天的這些西方企業是帶著創造奇跡的主觀能動移師西部的。
今年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周年,十年前,作為新世紀中國的第一個重大戰略部署,西部大開發全面啟動,它標志著中國經濟向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轉變。
改革開放頭二十年,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迅猛。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逐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成為政策的著力點之一。據相關統計,為加大投入,重點扶持,西部國家重點工程總投資達2.2萬億元,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轉移支付超過3萬億元;能源及化學工業、優勢礦產資源開采及加工業、特色農牧產品加工業等六大產業,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區GDP年均增長為11.9%,高于全國同期增速,占各地區GDP加總數比重從17.1%上升至18.5%。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2009年,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國經濟增速前五位的省份有四個在西部,西部經濟增速高于東部2.8個百分點。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司有關負責人指出:“西部地區經濟的大發展,不僅大大改變了西部貧窮落后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全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增強了全國經濟發展的后勁。”
當我們在如火如荼地開發西部時,在華跨國公司也在圍繞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實施新的戰略布局,在產業方向、技術提升、區域選擇等方面,緊鑼密鼓地排兵布陣,旨在全面參與中國經濟的一個新周期。
“中國正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這不僅將給本國企業帶來機遇,也給全球跨國公司帶來一個新的投資周期。”美中商會負責人的這番話充分表明,隨著中國西部開發第二個十年的揭幕,在華外企將在中國廣袤的西部上演一部更加引人入勝的“西部大片”。
主編 華小瑜
中國新時代 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