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建言觀點摘編

我每月要來杭州好幾趟,到杭州最頭痛的要數是交通不暢,如遇上下班高峰期間,堵車成了家常便飯?,F在許多老百姓條件好了,都在買汽車,城市道路建設趕不上汽車每年的增速。對此,我想浙江“十二五”規劃中,對杭州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設,既是杭州市政府的事,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件大事,如何使杭州市的城市交通成為來“行得通”,去“走得了”,便捷暢通無阻。
在“十二五”解決城市交通作為“暢通工程”來抓,爭取在“十二五”解決杭城行路難的大問題。本人的設想是,要從“挖、疏、接、架、搭、引”等立體手段來強化、建設交通。“挖”:開挖地下交通軌道,最好兩條前后同時進行開挖,使杭城在“十二五”期末爭取建成投入運行多條地下交通軌道?!笆琛保簩τ行┢款i路段堅決下大決心將其疏通?!敖印保河械穆放c遠端的路不相連通的,要創造條件與其連通?!凹堋保菏沁x擇可行路段,實施架設天橋交通運行道路。“搭”:經常容易堵塞的十字路口,設法搭建人行天橋,以實現人、車分流?!耙保杭哟笮麄髁Χ?,引導廣大居民盡可能座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城市空氣污染。
(建言人:趙印觀等)
政府提供優質“公共交通產品”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所必需的條件。“公交信息一體化”多年之所以未成功執行的關鍵點在于利益問題,現在有些城市公交“割據”厲害,私人(線路承包經營管理者)賺錢、國家(投入)虧錢、司機不稱心(指標考核霸王車投訴等)、乘客不滿意(公交不快捷、不方便、不舒適)。
“公交信息一體化”改革的前提是理順利益機制。在信息化時代,公交作為社會公共產品應該避免壟斷,公交線路之間的惡性競爭浪費資源非常嚴重,壟斷行業的管理崗位必須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的廣泛監督、審計和競爭,即“公共產品行業壟斷和管理崗位的全面競爭”相結合。利益機制理順了,技術不再是難題。
(建言人:馬軍建)
杭州市作為世界級的風景旅游和休閑城市,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當今減排降壓、大力推行低碳的情況下,解決城市霾灰污染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為此,對位于半山的杭州鋼鐵廠,提出如下建議:一是要下定決心徹底停產下馬?,F正是全國經濟結構積極調整的時候,杭鋼在全國排不上大中型鋼鐵企業,應采取下馬停產,有其積極意義。二是有計劃的搬遷,解決杭州的城市環境問題。三是在調整產能結構的同時,保留軋鋼、薄板等部分較急需、經濟技術又達標的產品。
(建言人:葉洪生)
綠化,不能停留在綠了就好,希望能夠有體現提高經濟效益的規劃設想。成片的薪炭林,用材林當然應該建。而路邊公園、墳山、河港等植樹雖是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為目的,但是總有更新的時段,不可能全是上百年地留養。應有更新利用提高經濟效益,為后續綠化備有一定的經濟來源的規劃設想。樹種應先有考慮,經濟可歸劃區所有。
垃圾分類應加大推廣和不定期的檢查力度,成為城鄉一體化的一個部分??梢杂米髡託獬氐脑戳蠎獙R涣粲茫镜叵瑴p少外運。對人們不再需要的生活用品,衣褲襪鞋等應研究再利用。規模化的畜場,應把糞便利用規劃作為飼養規劃的一部分。
(建言人:戚良才)
社會發展離不開道德建設,制定五年規劃,就是確定五年內要實踐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保證目標的實現,就需要調整人們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各種關系,要規范人們行為的準則。因此,需要加強黨的建設、法制建設,同時也必須加強道德建設,法制與道德之間有互補的功能,但不可相互替代。
(建言人:唐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