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郵報》1月26日文章,原題:美國隱現的中國挑戰 一場危險的風暴正在太平洋上空醞釀。美中很可能進入了自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來兩國關系最為緊張的十年。
本月圍繞互聯網引發了最新沖突,1月中國試射了一枚新型導彈。同時,另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又火上澆油:對臺軍售。但誰能因此責備臺灣呢?在過去10年間,大陸在臺灣對岸部署了數百枚彈道導彈系統。令美軍擔心的是這些導彈威脅的不僅是臺灣,還有游弋在海上的美軍戰艦———(中國)最先進的導彈系統更是瞄準了美軍通信及控制衛星。此外,中國的黑客每天攻擊美軍網站及其他通訊軟件:一旦發生真正的危機,美國陸海空軍會發現自己在“失明”中作戰。多年來,五角大樓一直警鐘長鳴,但政策制定者們更傾向選擇忽視它們。
美國政府認為,隨著中美經濟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兩國關系只會變得越來越好。中國專家也告訴美國,中美正變得越來越相似,在全球化方面甚至是堅定的合作伙伴。而且,以美元計算,中國的軍事預算還不到美國的1/7。誠然,中國國防預算在過去10年里已翻倍,但要想趕上世界頭號軍事強國,還需要數十年時間。
如今,結果是,當我們在下跳棋時,中國卻在玩象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軍、潛艇部隊及世界第三大的空軍,再加上日益復雜化的導彈武器庫,擁有所有這些,可能并不會賦予北京為所欲為的能力,卻讓北京培養了拒絕的力量:阻絕我們在軍事上支援臺灣及日本;阻絕我們進入東亞大陸及地區主要戰略要塞;阻絕我們通過印度洋往返亞洲;甚至阻絕我們進入自己的衛星及通訊網絡。這使中國成為美國絕對不可忽視或冒犯的對手。
美國的亞洲合作伙伴認識到這一點。上月,印度與日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舉無疑是為了計劃如何應對潛在的中國對手。日本已改變了長期以來要求關閉駐日美軍基地的路線。新首相現在認為將美軍沖繩基地遷至關島的計劃可能是個錯誤。關島距離東京路途遙遠———離中國也同樣很遠。
遺憾的是,美國正在朝相反方向前進。當中國大規模建設軍力時,美軍卻在削減艦船、飛機、核武和戰略武器項目。美海軍打算將航母從11艘減為10艘,并承諾用超過半數的資金建造新型高科技瀕海戰艦。這些戰艦對付海盜和恐怖分子很方便,但在對付中國潛艇和導彈時毫無用處。
與此同時,奧巴馬的國內政策令中國日益主導我們的經濟。美國日益依賴中國作為自己的經濟和財政救世主,這注定要引發彼此長期的怨恨和猜疑。最好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成為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美國人又愛又恨的經濟挑戰者。最壞的情況下,一場讓中美關系轉為對抗的巨變可能已在醞釀之中?!ㄗ髡邅喩ず章f譯)
環球時報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