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是靠不住的》,2010年初,奧巴馬政府連連對中國發難,讓人不由想起十多年前的這本暢銷書。原本以為奧巴馬上臺后,中美關系能夠一改常規,高開高走,但奧巴馬今年以來的所作所為,很讓中國老百姓失望。
一年多來,奧巴馬對中國說過不少客氣話,送給中國人一些笑臉,在對華交往上做足了禮數。現在,他卻力挺谷歌挑戰中國法律、持續對臺軍售、還準備見達賴,讓人不得不懷疑很特別的“奧式微笑”背后另有玄機。很多中國人都會問:現在的中美關系是不是比布什政府的后期更糟糕了?
最近幾次中美風波,把中國人帶回大國博弈的現實主義中。百年來,美國是中國人給予理想主義情結最多的西方國家。即便在帝國主義時代,美國還是被認為是“美麗的帝國主義”和“有點良心的強盜”。
當然,在上世紀中葉,中美也經歷了完全敵對的“冰河期”,但與“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相比,當代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小布什第二任期到現在,《環球時報》歷年“中國人如何看世界”的調查中,美國都在“中國人最喜歡的國家”中名列前茅。這種親近感是中國持續不斷發展中美關系的社會基礎,也是兩國關系過去雖有起伏但保持基本穩定的重要保證。
但是,對美國有好感,絕不意味著中國人會放棄本民族文化的復興使命,也不意味著中國人愿意成為美國價值觀的附庸,更不代表中國人愿意聽美國總統的擺布。奧巴馬應當記住,民意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果想要繼續搞好美中關系,就必須呵護來之不易的中國人感情。
無視中國人的感受,背信棄義、不計代價地惹怒中國人,到頭來,受傷害的不會僅僅是中國。中國人民對政府時而有抱怨和不滿,但沒有中國人想要經歷類似東歐國家的社會動蕩,甚至重回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時代,更沒有幾個中國人相信美國政府現在的教唆是在真心誠意幫助中國。環球網最近的調查顯示,88%的投票者不相信希拉里的講話是真心推動中國的網絡進步。
美國應該放棄在中國民間和政府之間挑撥離間的任何企圖,就像美國大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最新著作中所說:“如果美國人對中國過于傲慢,只會自取其辱,而且所有意見甚至都不會被考慮一下。”中國歡迎外國人善意的批評和建議,但是奧巴馬及希拉里最近涉華的言談舉止離善意越來越遠。
過去30多年的中國崛起進程,已經充分證明中國不是1914年的德國,不是1926年的日本,不是1947年的蘇聯。美國為中國的合理發展留下必要的空間,從長計議地支持和鼓勵中國發展,只會有助于美國的長遠利益。
現在,奧巴馬的對華政策中,動輒注入兩岸制衡、自由化、培植反對勢力等對抗性因素,有人據此判斷,中美要開始進入“溫戰”時代了。不是冷戰,不是熱戰,但是,溫戰畢竟也是“戰”。或許事情沒有這么嚴重,但中美關系確實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都是美國總統壓著國內的激進反華勢力,而谷歌事件不一樣,更像是美國總統和國務卿煽動美國公司跟中國鬧。
整整六個月前奧巴馬在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上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的任務是要開辟出一條造福子孫后代的通向未來的道路,防止缺乏信任或不可避免的一時分歧使這條道路被雜草堵塞。”現在他應該想想,是否背叛了自己的這些話。▲
環球時報2010-01-27